082 分布式抓取3.0版 (第2/2页)
“可以。”李阳迅速修改代码,“再加上随机休眠,每次请求间隔设为800毫秒到2.3秒之间的浮动值,再混入一些无效点击事件,伪装成真实用户操作。”
新一轮测试在凌晨四点四十六分重启。这次,系统不仅成功绕过所有验证码拦截,还在北交所的加密接口中完整提取出逐笔成交明细。主控屏跳出统计报表:总请求数三千二百次,失败十九次,最终成功率99.3%。
“成了。”张远低声说。
陈帆没有立刻回应。他调出网络流量图谱,观察各节点之间的数据流转情况。七台设备形成了网状连接,任意两点均可直连或中继转发,主控机不再承担唯一调度职能。即使人为切断其中两台,剩余节点仍能在十秒内重建通路。
“心跳检测也正常。”李阳指着一段日志,“离线节点被自动剔除,任务重新分配给了其他活跃单元。”
“QoS得调一下。”张远忽然皱眉,“刚才测试时实验室另外两台办公电脑断了网,应该是带宽全被采集任务占满了。”
“加限速策略。”陈帆下令,“非核心业务流量压到最低,优先保障行情通道。你去跟校园网管打个招呼,说明我们在做高频数据实验,争取把IP段加进白名单。”
“我已经提交申请了。”张远打开邮件客户端,“用了王教授之前批的那个项目名义,附上了设备清单和用途说明。”
“还有压缩率。”李阳翻看传输日志,“原始数据包平均大小是原来的三倍多,虽然速度快了,但网络压力也大了。”
“改用增量同步。”陈帆快速输入几行命令,“只传变化字段,不动的部分用哈希校验跳过。另外,所有节点统一启用LZ4压缩,体积至少能压下去六成。”
李阳立即着手优化。十分钟后,新一轮测试启动。这一次,系统在保持99.3%成功率的同时,单次传输体积减少62%,局域网负载下降至安全区间。
清晨五点十二分,最终部署流程开启。陈帆站在主控台前,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
“准备好了。”李阳摘下耳机,退开一步。
“节点全部在线。”张远确认着连接状态,“心跳正常,任务队列清空,等待初始化指令。”
陈帆按下回车。
屏幕逐行刷新:
[INFO] 加载P2P网络协议栈……
[INFO] 广播发现信号,等待节点响应……
[SUCCESS] 接收到7个有效注册请求
[INFO] 分配初始任务区块,启用动态路由表
[SUCCESS] 分布式抓取引擎v3.0启动
主控台中央的大屏缓缓展开一张三维节点图,七个光点在虚拟空间中彼此连线,不断交换数据流。实时监控显示,系统正同时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拉取最新行情,每0.8秒更新一次深度盘口,延迟稳定在毫秒级。
李阳靠在副机旁闭目休息,耳机还挂着未读消息提示音。张远往杯中倒最后一口凉茶,目光锁定在“成功率:99.3%”的绿色标识上。陈帆坐在主位,双眼微眯注视着跳动的数据流,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等待第一轮跨市场同步完成。
服务器风扇低鸣,指示灯规律闪烁。新系统已全面接管数据采集任务,静候下一个信号。
此时,主控台右上角突然弹出一条摘要信息:“情绪指数监测模块触发红色预警——中小市值个股抛售强度异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