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周婷模型显威力 (第1/2页)
鼠标左键轻点,光标划过待审核框的瞬间,陈帆收回了手指。
屏幕上的申请条目还亮着,李阳提交的“南方冶金网”数据源静静地悬在队列第一行。他没有点击通过,也没有驳回,只是将页面最小化,切回系统主监控界面。行情数据流平稳滚动,几只科技股小幅震荡,市场整体处于休整状态。但他的目光没有落在K线上,而是停在左侧一个刚刚启用的子模块窗口——情绪指数实时评分表。
“刚才那个申请,先放一放。”他说。
张远从座位上抬头,“怎么?又出问题了?”
“不是数据源的问题。”陈帆调出过去三周的异常交易记录,“我们上周清掉了一批边缘爬虫任务,合规是做到了,可也丢了一些信号。你看‘东大软件’,财报前两天突然放量上涨,技术模型没预警,等我们反应过来,主力已经拉完第一波。”
李阳凑近屏幕,“这种票我们以前靠论坛热度和新闻突增能提前半拍发现……现在采集规则收紧,这类信息进不来了。”
“所以得换个方式。”陈帆转向门口,“周婷,你上次做的那个情绪模型,能不能跑个实盘测试?”
周婷站在白板边,手里拿着一支记号笔,闻言点头:“可以。我已经把原始算法优化过了,剔除了低信噪比的数据源,只保留三个核心维度:公开媒体情感倾向、投资者社区发帖密度、机构调研提及频率。权重也重新分配过。”
“别光说参数。”张远插话,“它到底能不能判断真假消息?现在市场上吹概念的太多了。”
“不能百分百,但能识别异常节奏。”周婷走到副控台,调出一组对比图,“比如‘华芯科技’,三天前有自媒体说它拿到国家大基金注资,股价跳空高开。我们的模型当时评分冲到8.7,但注意——机构调研频次没变,主流财经媒体零报道,说明热度来自单一渠道。第二天我们就降到了4.2以下,提示风险积聚。”
陈帆盯着图表,“清华紫光”最近几天的情绪评分曲线正缓慢爬升,今天早盘突然跃升至6.9。
“这票呢?”他问。
“昨晚开始,‘芯片封装’关键词在中小投资者论坛出现频率上升320%,多家地方财经号同步推送类似标题。但深交所互动平台上,公司未回应相关提问,券商研报也没有新增覆盖。”周婷指着数据流,“评分上升全靠舆情驱动,基本面支撑不足。”
李阳皱眉:“可它今天开盘就涨了两个点,资金流入明显。”
“那是试盘。”陈帆低声说,“如果只有技术面信号,我们会误判为趋势启动。但现在加上情绪评分——高而不稳,热而不实——更像是有人在造势。”
他转头看向周婷:“把模型接入预警系统,设成自动提醒,阈值定在6.5以上触发警报。”
“已经连上了。”她打开后台,“从今早九点起,每十分钟刷新一次评分,超出阈值会弹窗并记录日志。”
话音落下不到五分钟,主屏右上角闪出一条红色提示:
【情绪异动预警】
标的:清华紫光
当前评分:7.1(高位波动)
主要驱动:社交媒体集中炒作,消息溯源模糊
张远盯着那串数字,语气变了:“还真动了……”
“还不止。”李阳快速切换数据面板,“Level-2行情显示,买一封单量突然增加,但成交回报里大单占比不足三成,多数是五十万以下的散单拼凑起来的假强势。”
“典型的舆论推升+散户接盘模式。”陈帆站起身,“准备应对方案。”
“要不我们跟一波?”张远试探道,“反正模型能预警退场时机,快进快出,吃个短差。”
“不行。”陈帆摇头,“我们现在不是找机会,是在验证模型。而且一旦进场,就会干扰数据反馈。先观察,不做动作。”
三人沉默下来,紧盯屏幕。十点十七分,清华紫光股价被一笔两千手的买单直接拉起,涨幅瞬间突破5%。交易室里几个社团成员闻讯赶来,有人提议立刻建仓。
“消息都传开了,说是下周要签战略合作,搞先进封装。”一名成员语气兴奋。
“谁传的?”陈帆问。
“好几个公众号都在发,还有微博大V转发。”
“有没有正式公告?或者交易所问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