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造个系统做金融 > 033 中期验收的危机:模型的漏洞

033 中期验收的危机:模型的漏洞

  033 中期验收的危机:模型的漏洞 (第2/2页)
  
  他放下手机,手指在桌沿划过,触到还温热的笔记本电源线。没时间了。他拔下硬盘备份口的数据线,合上电脑,直接塞进背包。窗外夜色浓重,楼道灯闪了一下,像是感应到了他的动作,亮了起来。
  
  第二天八点五十分,陈帆推开会议室门。冷气扑面而来,长桌两侧已坐满评审专家。林悦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记事本,笔尖悬在纸上。他朝她点了点头,把笔记本放在投影接口旁,插上电源。机器启动时发出轻微的提示音,屏幕亮起蓝色登录界面。
  
  专家组组长翻了翻材料,抬头说道:“开始吧。”
  
  陈帆打开演示文稿,调出风险评估模块的核心架构图。刚讲到第三页,专家A抬起手打断:“你这个模型用的是哪一年的数据?”
  
  “主要基于一九九七年的市场波动率和企业财务指标。”
  
  “那你知道今年一季度央行降准了多少次吗?”
  
  陈帆顿了一下,“两次。”
  
  “国债发行规模同比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六,外汇储备结构调整已经开始,这些政策信号有没有体现在你的参数里?”
  
  会议室安静下来。陈帆感觉到后背渗出一层薄汗。
  
  专家B接过话头,语气更直接:“还有一个问题——杠杆。你现在计算个股风险敞口时,有没有考虑融资行为带来的放大效应?如果没有,那你测算出来的最大回撤值就是虚的。”
  
  陈帆的手指微微收紧。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对的。当前版本确实没纳入杠杆因子,因为本地券商尚未开放融资融券试点,相关数据也未公开披露。但模型不能永远停留在假设中。
  
  “目前缺乏实时杠杆数据支持。”他回答,“但我们设计了扩展接口,一旦有新变量接入,可以动态调整权重。”
  
  “这不是借口。”专家B摇头,“一个风险模型如果连基础结构都静态化,谈什么智能辅助?它只是个统计工具。”
  
  专家A补充:“****环境的预测,等于空中楼阁。我不反对技术探索,但我必须提醒你,这个项目如果拿不到最终验收通过,后续资金不会追加。”
  
  陈帆喉结动了动。投影画面停在一张回测曲线图上,理论值与实际走势之间的偏差肉眼可见。他正准备解释,余光瞥见林悦在笔记本上迅速写下几个字,然后举起纸页。
  
  四个工整的字:加入政策。
  
  他心头一震。
  
  几乎同时,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过去几个月都在优化数据采集效率,却忽略了最核心的问题:金融市场从来不只是数字游戏,它是政策驱动下的动态博弈。
  
  他深吸一口气,当着所有人的面关闭演示模式,直接打开了开发环境。
  
  “我现场修改模型。”他说。
  
  鼠标点击进入风险因子配置文件。原有的七个变量中,波动率、市盈率、换手率等依旧存在。他在末尾新增两行代码:
  
  `policy_index_fiscal = 0.68`
  
  `policy_index_monetary = 0.74`
  
  下面附上注释:根据一九九八年前三个月公开政策文本量化得出,包含降准幅度、财政拨款方向、国债发行节奏三项加权。
  
  接着,在风险计算公式中引入联动系数:
  
  `risk_score = base_risk * (1 + 0.3 * policy_index_fiscal + 0.25 * policy_index_monetary)`
  
  这只是一个初步框架,无法做到完全自动化更新,但足以体现政策影响的传导路径。
  
  他重新加载测试数据集,运行最新一轮回测。
  
  进度条缓慢推进。会议室里没人说话。空调出风口发出细微的气流声。
  
  结果弹出时,拟合度从原来的百分之七十八跳升至百分之八十五。
  
  专家们低头查看打印出来的对比图表。原模型误差集中在二月中旬以后,正是政策密集出台阶段;而新版本明显贴合了市场真实波动轨迹。
  
  专家B皱眉看了许久,终于开口:“财政指数是怎么量化的?”
  
  “我们人工整理了发改委、央行、财政部在一月到三月发布的二十一条政策文件,按刺激强度分级打分,再结合资金落地周期赋予权重。”
  
  “那杠杆呢?”
  
  “目前无法获取个体账户融资数据,但我们可以通过交易所公布的保证金总额变化趋势,构建代理变量。我已经在计划下一步接入路径。”
  
  专家B没再追问。他转头看向组长。
  
  组长沉默几秒,点头:“条件通过。但最终验收前,准确率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而且要证明系统能持续更新外部变量。”
  
  散会铃声响起。人们陆续起身离开。陈帆没有动,他还在操作界面中导出修改后的参数表,保存到本地加密分区。屏幕上跳出完成提示,他顺手在待办清单里添了一条:“政策变量每日人工校准。”
  
  林悦走过来,把一杯热水放在他手边。“你刚才……改得很准。”
  
  “差一点就扛不住了。”
  
  “现在呢?”
  
  “还得再压一遍代码,把这次新加的模块独立出来,方便后期替换数据源。”
  
  她点点头,没再多问。两人一起走出办公楼。天色已经暗下来,路灯逐一亮起,照在教学楼外墙的瓷砖上,反射出淡淡的黄光。
  
  陈帆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实验室所在的楼层。窗帘拉着,但某个窗口透出微弱的蓝光——那是服务器指示灯的颜色。他知道设备还在运转,等待下一次任务。
  
  “系统不能只快。”他低声说,“还得懂这个世界的规则。”
  
  林悦看了他一眼,忽然问:“你还记得最早做数据库的时候,是怎么处理ST股票的吗?”
  
  “先分类,再单独建模。”
  
  “现在的政策,其实也是一类特殊股票。”
  
  陈帆怔了一下,随即明白她的意思。政策不是噪音,而是结构性变量,必须被当作独立资产类别来对待。
  
  他打开手机备忘录,新建一条记录:“建立政策资产库,按发布机构、执行周期、影响行业三级标签归档。”
  
  输入完毕,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城市灯火。车流在主干道上拉出长长的光带,像一条流动的数据总线。
  
  回到实验室已是晚上七点。他重新连接笔记本,加载最新的系统镜像。主控台左侧是爬虫管理器,右侧是风险模型调试面板。他点开后者,找到刚刚添加的两个政策指数输入框。
  
  手动填入今日更新值:财政指数上调至0.71,因下午传来基建项目加速批复的消息;货币指数维持不变。
  
  按下回车,系统开始重新计算全市场风险评级。
  
  进度条走到一半时,警报突然响起。
  
  他眯起眼,盯着弹出的异常报告。不是数据超限,也不是连接中断,而是某只蓝筹股的风险评分骤降,降幅超过百分之四十。按常理,这只股票近期并无重大利好,也不在政策扶持名单内。
  
  他调出计算明细,逐层展开公式链条。
  
  最终发现问题出在一个隐藏关联项上:该股所属行业的“政策受益概率”被自动调高,原因是今天某份会议纪要中提到了“产业升级支持”,尽管未点名具体企业。
  
  模型在自我推理。
  
  陈帆靠在椅背上,盯着屏幕不动。这个功能他从未写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