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行长的考验:实战的预测 (第2/2页)
他顿了顿,“现在的情况是,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下滑,基础货币投放趋缓,而审批周期明显拉长——这三点都在指向信贷扩张动能减弱。”
“可我们看到的是项目申报激增!”研究部主任提高音量,“各地都在报新计划,银行排队放款都来不及,你怎么得出收缩结论?”
“申报不等于落地。”陈帆说,“资金拨付进度滞后于立项速度。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速只有2.1%,远低于国民经济产量名义增速。这意味着很多项目还没拿到钱,银行自然无法放贷。”
会议室再次安静。
有人低头翻资料,似乎在核对数据。有人交换眼神,神情复杂。
林国栋一直没说话。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着桌面。
片刻后,技术部的一位工程师开口:“你说的审批周期……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我统计了华东六家分行的平均处理时间。”陈帆打开明细表,“去年四季度平均是七天,今年三月延长到十一天。流程变慢,反映的是银行内部风控趋严,也说明信贷资源正在收紧。”
“那你这个模型……能实时更新吗?”
“可以。”他点击刷新按钮,图表自动加载最新数据,“今天早上刚录入的三月份工业增加值修正值已经纳入计算,预测值仍维持在4.8%。”
有人凑近看屏幕,喃喃道:“这玩意儿居然是个网页?还能动态查数据库?”
“ASP写的。”陈帆说,“部署在独立服务器上,支持局域网访问。”
议论声渐渐响起。
研究部主任脸色不太好看,但没再反驳。他转头看向林国栋:“林行,你怎么看?”
林国栋缓缓起身,走到投影幕前。他盯着那条红色虚线看了很久,才说:“数据来源需要进一步核实,方**也有待评估。不过……”他回头看了陈帆一眼,“敢于提出不同判断,本身值得肯定。”
他坐回位置,“记录员,把刚才这位同事的观点记下来,作为参考意见附录。”
记录员迟疑了一下,翻开纪要本,在末尾添了一行小字:“另有观点认为Q2信贷增幅可能低于5%。”
会议继续进行。
后续议题转向其他方向,但气氛变了。有人时不时瞄一眼角落里的笔记本,有人低声讨论那个4.8%的预测是否过于极端。
四十分钟后,会议结束。
人们陆续起身离席,收拾文件,收笔关机。没有人主动和陈帆说话。有人走过他身边时多看了两眼,有人干脆避开视线。
他合上电脑,把电源线绕好塞进包里。
正准备离开,身后传来脚步声。
林国栋走了过来。
他站在陈帆面前,一只手搭上他的肩膀。
“下周,来我办公室一趟。”他说。
陈帆点头。
林国栋转身走向电梯间,步伐平稳。电梯门打开,他走进去,身影被金属门隔断。
陈帆提着包,往楼梯口走去。
他没有坐电梯。
一层层台阶往下,脚步声在封闭空间里清晰可闻。走到三楼拐角时,他停下,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屏幕亮起,没有任何新消息。
他重新放回兜里,继续向下。
银行大厅灯火通明,客户在柜台前排队,工作人员低声应答。他穿过旋转门,走入街头人流。
阳光照在脸上,有些刺眼。
他眯起眼,抬头看了眼银行楼顶的标志牌,然后迈步向前。
右脚刚抬起,左肩突然被人拍了一下。
他猛地转身。
一个穿工装的***在后面,手里拿着一块电路板。
“修电脑吗?”那人问,“主板烧了也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