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数据之灾,软盘的二次危机 (第1/2页)
风扇停转的声响还在耳中回荡,陈帆把书包从桌角拎起,手指习惯性地探进侧袋。五张软盘整整齐齐排在硬壳套里,其中一张边缘微微翘起,像是被什么压过。他轻轻按了下去,没多想,拉上拉链。
外面天已经黑透,走廊灯一格一格亮着,照得瓷砖泛青。他快步下楼,回到家里时母亲正收拾厨房。老式电脑摆在客厅角落,主机箱嗡嗡响着,散热口积了一层灰。
他坐下来开机,屏幕闪了几下才亮。D盘根目录下的“FinanceSys”文件夹还停留在昨晚的状态。明天要交参赛材料,光有电子表格不够,评委要看完整数据链和操作记录。他得把这三周的所有校验日志、模型推演过程全部打包,不能有任何遗漏。
先从备份开始。
他从抽屉取出三张新买的软盘,包装纸上印着“高密度防磁”,比之前那批贵不少。插入第一张,资源管理器跳出来,他右键点击“复制”,将整个文件夹拖进软盘图标。进度条缓慢移动,卡在百分之六十七处停住。
“读取错误。”
他拔出软盘,翻了个面再试,还是不行。换第二张,前两百兆顺利写入,第三段开始频繁弹出警告。最后一张倒是完成了导入,可退出时驱动器发出摩擦声,软盘卡在里面,他用力拽出来,发现外壳有点变形。
不能再用这种办法了。
他打开机箱侧板,用棉布擦了擦光驱镜头,又检查了数据线接口。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重新分卷压缩。这次每张软盘只写一百五十兆,确保不超负荷。前两张顺利完成,第三张写到一半,窗外一道闪电劈下来,紧接着雷声炸响,屋里灯光晃了一下。
母亲在厨房喊:“关窗户!”
他起身去窗边合拢玻璃,回来时电脑屏幕已变蓝,死机了。
强制重启后,系统提示“磁盘未格式化”。他试着修复,失败。再插回去,软驱转动几秒,弹出错误:“无法访问指定设备。”
最后一张软盘废了。
他坐在椅子上盯着那台老旧主机,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现在手头只剩四张原始备份盘,都是三天前做的轮换版本,而最新数据——包括陆家嘴实证后的全部修正记录——全存在刚损坏的这张盘里。重做一遍?时间不够。手动录入一条条核对?至少需要十个小时。
他拆开报废软盘的塑料壳,镊子夹出里面的圆形磁片。表面有一道细痕,像是刚才强行弹出时刮到的。他用眼镜布轻轻擦拭,换另一台电脑试读,依旧识别不了。
桌上散落着五块方形塑料片,像一堆沉默的残骸。这些日子熬过的夜、反复校验的数据、一条条手动输入的成交记录,全都系在这几张薄片上。要是明天拿不出完整资料,别说参赛,连“金融洞察系统”的可信度都会崩塌。
他拿起电话,拨通林悦家号码。
听筒响了三声,她接了起来。
“是我。”他说,“我可能……没法参赛了。”
那边安静了几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