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首战告捷,6.2%的验证 (第1/2页)
陈帆把报纸从收发室的铁皮柜里抽出来时,手指在“陆家嘴”三个字上停了一瞬。版面右下角,600663的收盘价印得清楚:8.25元。他没翻第二遍,直接合上报纸,转身往教学楼走。
走廊尽头的风从窗口灌进来,吹得纸页哗响。他把报纸夹在腋下,另一只手摸了摸书包侧袋——软盘套还在,硬纸壳边缘有点翘起,但没裂开。
教室门开着,几个同学正围在后排说话。王浩站在中间,手里捏着一张对折的纸,看见陈帆进来,几步跨过来:“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陈帆说。
“我刚去营业部查了结算单,”王浩声音压不住,“五百块买了六百股,今天全卖了,净赚三百零二。你说八块二毛五,一分不差。”
陈帆点头,走到自己座位前拉开书包,把报纸塞进笔记本里。封皮上用钢笔写着一行字:金融洞察系统V0.1——首项实证记录。
“你怎么算出来的?”王浩追问,“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我爸炒了三年股,从没见谁提前说得这么准。”
“不是消息。”陈帆翻开笔记本,抽出一页带表格的纸递过去,“这是三周来的数据校验表,每一笔都核对过。我做了个趋势推演模型,基于波动率和换手率的变化规律。”
王浩盯着表格看了半天,抬头:“这玩意儿……真能管用?”
“这次是第一次验证。”陈帆指了指最后一列,“预测涨幅区间是6.0%到6.4%,实际是6.2%。误差在可接受范围。”
话音刚落,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凑过来:“那你明天能不能算算别的?比如太极实业?”
“样本量不够。”陈帆把纸收回来,“单一案例不能代表系统普适性。”
“别装了,”另一人笑,“你要是真有这本事,干嘛还天天蹲机房录数据?早该去券商上班了。”
陈帆没反驳,只是合上笔记本,放回书包最里层。他知道这些人不信,也理解。三天前那份被撕碎的纸条,早就没人记得了。
下午第一节课是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题,陈帆低头翻Excel文件。屏幕上的K线图已经更新,最后一点落在8.25的位置,与预测线完美重合。他拉出公式栏,检查了一遍条件判断逻辑——没有漏洞。
课间铃响,他起身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时发现座位周围又围了几个人,班主任站在门口,眉头微皱。
“陈帆,来办公室一趟。”
办公室里光线暗了些,窗外树影晃动。班主任坐在桌后,手里拿着一张打印的股市行情截图。
“王浩刚才去找了年级组长,说你预测了一只股票的涨幅。”班主任抬眼,“学校不允许学生参与证券交易,更别说公开传播这类信息。你解释一下。”
“我没有推荐任何股票。”陈帆站直了,“我只是做了一个数据分析练习,用历史价格和成交量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回归模型。王浩的投资是他个人决定,我不知情。”
“那这个?”班主任指着图上圈出的8.25元。
“是模型输出的结果。我在验证它的准确性。”
“用真钱验证?”
“不是我用。”陈帆平静地说,“而且金额很小,属于个人行为。我的重点是系统本身,不是赚钱。”
班主任盯着他看了几秒,最终叹了口气:“行吧。但以后别在教室谈这些,影响不好。”
“明白。”
走出办公室,走廊已经空了。他快步回教室,刚坐下,林悦从门口探头:“校长找你,现在就去。”
校长办公室在三楼拐角。门虚掩着,里面有人说话。陈帆敲了两下。
“进来。”校长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