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备份危机:U盘的替代方案 (第1/2页)
钢笔尖在纸页上顿了一下,陈帆把最后一行修正记录写完,合上笔记本。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跳到23:17,房间里只剩下机箱风扇低沉的嗡鸣。他拔出那枚灰色U盘,指尖蹭过外壳上的磨损痕迹——这东西救不了命。
三天前老师没收了他真正的U盘,理由是“考试作弊嫌疑”。从那以后,所有数据只能存在电脑本地和这个模拟盘里。一旦系统崩溃,三周的核对工作就全白费。
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关机起身。
第二天一早,他揣着王浩给的五百块钱去了城西电子市场。摊位挨着摊位,吆喝声混成一片。他在第三排找了个安静点的柜台,问老板有没有能存数据的小设备。
“软盘?”老板抬头打量他,“现在谁还用这个?”
“要五张。”他说,“不同牌子的。”
老板耸肩,从抽屉里拿出几个盒子。陈帆挑了索尼、三菱、东芝、国产双子星和一张没听说过的杂牌,每张都检查封口是否完好,然后放进贴身衣袋。
回家路上,他把书包抱在胸前,手一直按在内袋的位置。
晚饭后,他打开电脑,翻出旧教材里关于磁盘存储的章节。老机器配的是1.44MB软驱,读写速度慢,容易出错。他先把数据按日期拆成五段,每周一段,文件名标得清清楚楚:stock_week1_98 到 stock_week5_98。
第一张是索尼盘。他擦干净手,插入软驱。进度条刚走到一半,屏幕突然跳出提示:“无法访问磁盘,请确认磁盘已正确插入。”
他退出,重新插了一遍,这次等了几秒才点继续。数据写进去后,他试着打开,发现最后二十条记录读不出来。
第二张是三菱的。写入顺利,但在读取时卡了三次才成功。他记下问题,把这张标记为“可用但不稳定”。
第三张双子星盘一次通过。第四张东芝的也正常。最后一张杂牌盘,连识别都没识别出来。
他把能用的四张单独放一边,第五张留作备用。
凌晨一点,他终于完成全部备份。五张软盘整齐地摆在桌角,像一排小型盾牌。他用硬纸壳做了个保护套,外面缠了胶带,确保不会弯折。
第二天清晨六点四十,他提前到了学校。
机房门还没开,走廊空无一人。他靠墙站着,书包放在脚边,手指时不时碰一下侧袋里的软盘套。
七点整,管理员来开门。他道了声早,直奔角落那台状态最好的电脑——上周他观察过,这台机器软驱反应最快。
第一张,顺利读取。
第二张,等待七八秒后弹出文件列表,点击打开,数据完整。
第三张时出了状况。软驱发出轻微摩擦声,屏幕显示“正在读取”,进度条几乎不动。他没动,也没重启,只是轻轻扶住机身,防止震动。
两分钟后,表格终于加载出来。他快速扫了一眼关键字段:日期、收盘价、成交量,全都对得上。
第四张是最慢的一张。读到一半卡住,他拔出来吹了口气,重新插入。这次用了近一分钟才完成加载,但内容无误。
第五张备用盘没测试,直接收好。
他坐在椅子上缓了会儿,才把五张盘依次收回保护套,塞进书包最里层的夹袋。那里靠近书脊,不容易被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