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打算 (第1/2页)
回到堇苑,邓妘褪下外面的翠云裘,只着里头柘黄的裙裳,捧着随珠坐在窗前不说话。
赵媪见邓妘脸色不好,将一众婢女打发了出去。
屋中熏了雀头香,骤然从湿冷的外面进来,暖香打头,叫人直犯晕。
松枝摩挲着尚未捂热的蜜蜡手串,迟疑一下,还是从腕上脱下来,捧去邓妘面前。
“夫人,奴婢哪配这等好物,还是由您戴着更好。”
邓妘看她:“不过一个手串,既给了你,你留着便是,我若拿了来,像个什么?”
“不是夫人拿,是奴婢自知不配,不想辱没了它。”松枝将手串捧得更近些。
鸡油红的珠子停在带了黄色薄茧的掌心,好像连带手串都被染上什么令人作呕的味道。
邓妘忍不住皱了皱眉。
想到这双手早晨还帮她涂脂抹粉,顿觉脸上也腻歪起来。
松枝捧着手串跪得笔直,“奴婢能伺候夫人已是天大的恩赐,怎敢再肖想其他?郡公之所以赏赐奴婢,不过是怕杖责了柏叶,惹夫人不快,也怕旁人瞎揣测,对夫人不好。”转而又面向赵媪:“赵媪,我的心思您最该知道!”
见松枝如此坚持,邓妘松了口。
“赵媪,你先替她收着吧。”
不咸不淡的一句,松枝却是把心放回了胸膛里。
赵媪收起手串,又叫松枝去瞧一瞧正在外院受罚的柏叶。
待屋子里只剩她二人,赵媪才开口,“自打出了乌园,夫人便一直闷闷不乐。”
邓妘默默一叹,低头打开手中的匣子,瞧着里头价值连城的随珠,心情复杂。
“你说他待我不好吧,这样珍贵的宝珠说给就给了,你说他待我好吧,却又急着让我回来,绝口不提——”
说到这儿,邓妘咬住嘴唇,实在说不出‘圆房’二字来。
赵媪耷拉着眼皮,思索一番,问道:“夫人初次听闻这门婚事,心里作何感想?”
“初次?”邓妘脸热了起来,手指绞着,“那自然是欢喜的。”
“为何?”
“这......”邓妘难为情。
赵媪跪坐下来,直言道:“因为出身比郡公好的,相貌不如他,相貌比他好的,才学不如他,才学比他好的,品行不如他,这么一瞧,别说在建康城了,就是整个大梁也未必再有比郡公更称心的婚配人选了,对么?”
邓妘红了脸,没否认。
赵媪又问:“说到品行,夫人最在意哪一点?”
邓妘两颊的温度渐渐退了下去,心也跟着静下来,认真说道:“家中的几个兄弟,成婚之前,谁没有几个通房,纵使后来娶妻纳妾,外头仍旧有交好的小郎君,风流韵事就没断过。”
言说至此,赵媪也明白了七八分。
邓妘继续道:“据我方才观察,那个沉鱼能跟着他这么些年,想来除了他念旧之外,也是因为跟前没有能近身的人。”
赵媪沉默不语,内心并不以为然。
“赵媪?”见人沉默,邓妘有些无措。
赵媪低低一叹:“既然夫人这么认为,那不如——”她眼珠微动,附上邓妘的耳朵,小声说道:“在宫中有一种......”
邓妘凉下来的脸,再次烘热起来,羞臊得攥紧了手中的随珠,又好像攥的不是随珠,而是她胸膛里那颗蠢动的心。
直到邓妘汗流洽衣,赵媪才退开去。
瞧着面皮红透了的邓妘,赵媪又道:“夫人既已嫁做人妇,日后服侍郡公时,便不可再这般扭捏。”
邓妘看一眼手中的随珠,掌心沁出汗,“这样主动......会不会太心急了?我不想叫他看轻我,不如再等等?”
赵媪叹了口气,苦口婆心道:“公主让老奴陪着夫人出嫁,便是担心夫人年纪小、面皮薄,遇事犹豫不决。夫人心中所想的风花雪月纵然美,可到底明月不常圆,好花容易落,您与其追寻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早日诞下子嗣,坐稳这宣城郡公夫人的位置!”
邓妘沉思细想,仍觉不妥,“还是再等等吧,你不是也说,来日方长,他总会瞧见我的好?”
*
天出奇得蓝,檐上的积雪融化,晶莹剔透的水珠滴滴答答滚落,夹杂着湿意的冷风吹动衣袖,凉飕飕的。
“景和,你这无缘无故的,为何忽然要请辞?”
听到慕容熙说要请辞,皇帝萧越很是意外。
慕容熙躬下身,“回陛下,换季之际,臣旧疾复发,恐难担当大任。”
萧越今日心情不错,盯着慕容熙细细瞧了一会儿,不知在琢磨这话的真伪,还是在打量他的身体。
须臾,他半真半假开了口,“朕是有些日子没见你了,若真是旧疾复发,倒也无需担心,朕命太医给你悉心调养便是。朕听说你与邓妘相处得不错,景和,你莫不是娶了美妻,便要挂冠而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