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牧区传星火与小盒破寒霜 (第1/2页)
2025 年 4 月的杭州,星桥科技的厂房里飘着新焊锡的味道。陈默蹲在地上,正用王师傅给的旧铝壳改装 “星桥小盒子”—— 巴掌大的设备里塞着微型传感器和太阳能板,外壳上贴着小妍画的星星,边角被砂纸磨得圆润,避免牧区孩子磕碰。“高原低温会让电池掉电快,” 他把万用表往零件盒上一放,金属壳子磕在 2024 年的手工频谱仪上,发出轻响,“得把旧手机电池拆了并进去,再贴层保温棉,不然到了青海牧区,设备撑不过两小时。”
林野背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小老师培训手册 —— 封面是小宇和森森的合照,两人举着 “星桥小老师” 的红绸带,背景是淳安康复中心的院子。“徐总帮咱们联系了青海玉树的牧区小学,”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是牧区校长才让发来的照片,“那里有六个脑瘫孩子,卓玛最可怜,三岁时摔断了脊柱,到现在还不能自己抓东西,她阿爸说孩子天天抱着玩具羊哭,盼着能自己摸一摸。”
苏晚正给小宇和森森收拾行李,包里塞着巷口便利店老板煮的茶叶蛋,还有两件厚棉袄:“牧区早晚温差大,你们俩别冻着。对了,才让校长说当地只有卫星信号,我在‘小盒子’里加了离线语音包,藏语和汉语都有,方便你们教孩子。”
小宇怀里抱着那辆红色玩具车 —— 车身的漆掉了两块,却擦得锃亮,车底还贴着 2024 年第一次测试时的贴纸:“林叔叔,我把车带上,卓玛妹妹要是怕生,我就用它教她,像当初你教我一样。”
森森攥着个奥特曼,另一只手紧紧抱着本图画本,上面是他画的 “设备使用步骤”,每一步都配着简笔画:“我把写字的技巧也画在上面了,卓玛妹妹要是看不懂,我就比给她看。”
出发去青海的火车上,陈默还在改 “星桥小盒子”。窗外的景色从稻田变成草原,他突然想起 2024 年在民房里改小脑环的日子,那时候只有一台设备,现在却能带着便携款去牧区,心里踏实得很。“到了玉树,咱们先找个信号好的地方测试,” 他把改好的小盒子递给小宇,“你试试能不能控制玩具车,要是信号弱,就用太阳能板充电,别硬撑。”
小宇接过小盒子,按了下电源键 —— 淡蓝色的指示灯亮了,他集中注意力,玩具车慢慢在过道上走了起来,引来旁边乘客的好奇:“这是啥设备?还能用意念控制?”
“是帮脑瘫孩子的,” 森森骄傲地举起奥特曼,“我以前也不能自己写字,用了这个,现在能写自己的名字了!”
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再转三小时的越野车,终于到了玉树牧区小学。才让校长带着几个孩子在门口等,卓玛躲在阿爸身后,手里抱着个破旧的玩具羊,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小宇怀里的红色玩具车。
“路上不好走吧?” 才让校长搓着手,把他们往教室里让,“这里晚上温度能到零下,设备要是冻坏了,咱们就用牛粪炉子烤烤,别嫌弃。”
陈默赶紧拿出 “星桥小盒子”,接通电 —— 指示灯闪了两下就灭了!“坏了!低温让电池休眠了!” 他拆开设备,发现旧手机电池的接口冻松了,“得找个暖和的地方重新焊,不然没法用。”
卓玛阿爸赶紧把他们带到自家的帐篷里,点燃牛粪炉子。帐篷里瞬间暖和起来,卓玛抱着玩具羊,坐在炉子旁,偷偷看小宇手里的玩具车。小宇看出她的好奇,把车递过去:“你试试?等设备修好了,咱们就能用意念控制它跑。”
卓玛慢慢接过车,手指轻轻摸着车身,突然抬头看着小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我…… 我怕控制不好,它会坏。”
“不会的,” 小宇坐在她身边,掏出自己的测试记录,“你看,我第一次控制时,车只走了十厘米,现在能跑五米呢,多练几次就会了。”
陈默在炉子旁重新焊接电池接口,王师傅给的旧焊锡丝在高温下慢慢融化,他的额角渗着汗,却不敢分心 —— 卓玛的眼神太期待了,像 2024 年小宇第一次见小脑环时的样子。“成了!” 他按下电源键,指示灯稳稳地亮着,“能测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