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烟火岁月 > 第十一章 迎来送往

第十一章 迎来送往

  第十一章 迎来送往 (第1/2页)
  
  早晨,当林秋水随着上班人流,踏入烟厂大门的时候,那股浓烈而独特的烟草气息,就像欢迎老友一样,热情地扑面而来。
  
  厂区东南角,那根高耸的烟囱,夜以继日地向天空吐出灰白色的烟雾。每当看到那高耸的烟囱,不知怎么的,林秋水就会想起老家房背后、耐火砖厂的大烟筒,不管离家多远,只要看到它,就等于看到了自己家,看到了希望。
  
  有一次,林秋水陪着税务局专管员,去车间参观。
  
  还没有进入制丝车间的大门,那机器的轰鸣声就如海浪般涌来。巨大的制丝设备整齐排列,像一群永不疲倦的钢铁战士,奋力奏响出卷烟工业时代的奋进之歌。车间工人们身穿灰色的工装,女职工头戴工作帽,把长发安全盘在里边,既安全,也卫生。工人们在流水线旁站立操作,动作娴熟,眼神专注,心无旁骛。每一道工序,都衔接得严丝合缝;每一个环节,都传递得流利顺畅。
  
  烟叶进入制丝回潮工序。巨大的回潮设备,就像一个温暖的婴儿睡袋,将干燥的烟叶轻轻包裹起来。湿气如细雾般拂面而来,烟叶在恒定的温湿度中神奇变化,那形状,从枯黄变成油亮,从卷曲变到舒展,仿佛从泥土中苏醒的植物,破土而出,扩枝展叶。
  
  通过传输带,烟叶进入切丝机。锋利的刀片高速旋转,将烟叶精准地切成宽窄一致的烟丝。切好的烟丝色泽金黄,如黄金般光鲜,大小均衡,宽窄匀称,散发着令人熟悉的香气。
  
  烟丝通过振槽,进入烘丝设备。长长的烘丝管道内,温度与流速,都被精确设定把控。烟丝在温暖的气流中匀速前行,水分被均匀蒸发,色调被进一步凝练。那浓郁的气息,愈发浓烈,愈发缠绵,弥漫在整个车间上空,让人惊叹不已。
  
  来到卷包车间,进入卷接包工序。一排排卷接机高速运转,通过机器的运转,像变戏法似的,迅速卷成松紧适度的烟支。然后烟支与铝箔结为一体,标签与烟盒粘合一起,烟盒又进入条盒的怀抱,形成条烟。刚才还是你是你,我是我,这时候,迅速变成一个整体。就像夫妻一样,本来不同的生活轨迹,不同的独立个体,一旦结婚,就变成了亲密无间的家庭,从个体变成了共同体。所以,人们也常戏言,烟丝与烟盒结婚了,就生下了无数个孩子,那就是盒装卷烟。只不过,人类的子女面貌区别很大,烟丝与烟盒的孩子,繁衍数量无限,看上去却一模一样。
  
  成品烟支经过检测,进入下一环节。当时,卷包生产线,还做不到自动装箱。这就需要临时工们,把条烟人工装入烟箱,通过叉车,进入成品库。这些卷烟,再通过烟草公司的网点,带着烟厂的温度和汗水,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原来烟是这样造出来的!”税务局专管员赞叹道。
  
  林秋水也是第一次完整观看卷烟生产工艺流程,内心也很惊奇,不过,虽然没有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常听车间的人们说起卷烟过程,林秋水大概也知道一些皮毛。因此,在税务专管员面前,他还充起了内行,煞有介事地当起了卷烟生产讲解员。
  
  在林秋水看来,自己到烟厂工作,不过就是找到了一个谋生的地方,身心安放的地方,可对村里的亲戚和老乡而言,这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那时候,村里能在省会太平市工作的人,本来就廖若星辰,稀罕少见,而林秋水不仅在市里上班,还恰好在烟厂紧挨着发往月光县的长途汽车站,离市中心人民商场也只有两站地。这位置,简直就是家乡人理想的落脚点,满意的栖息地。说他是村里人的黄金客栈,一点也不为过。
  
  “林书记家的老三,在省城烟厂上班啦!”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在村里、乡里、县里传开了。
  
  从此,林秋水的宿舍和办公室,就成了家乡亲友的义务接待站、中转加油站、免费吃住店。每天中午前,操着家乡口音的人们就会陆陆续续找上门来。他们眼神热切,满怀期待,仿佛林秋水是他们在市里的又一个居住处,找他去,就像进自己儿女的家,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来的人五花八门,有来买嫁妆的,有出差路过的,有从外地倒车特意来看他的。他们嘴上说着顺道看看你,可心里都打着同样的算盘:蹭顿饭,买几条便宜烟,最好还能白拿几盒。
  
  “秋水啊,你最近身体可好?”来人先是寒暄。
  
  “挺好的。”林秋水礼貌回应。
  
  “我这次来,是给俺舅舅家的闺女买嫁妆的,你得帮我买几条灵参烟,结婚等着用。”来人一点也不客气,单刀直入。
  
  林秋水始终记得父亲的叮嘱:“千万不能得罪村里的人。有些人觉得你对他好是理所当然;可你要是得罪了他,他能满村子说你坏话,连累家里人的口碑声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