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316天下桑香续:云间桑暖融新雪

316天下桑香续:云间桑暖融新雪

  316天下桑香续:云间桑暖融新雪 (第1/2页)
  
  第一章 倒春寒里的守护
  
  清明刚过,乌蒙山的暖意还没焐热桑园,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就席卷了群山。昨夜还是淅淅沥沥的春雨,今早醒来,天地间已是一片雪白,枝头的桑芽裹着冰棱,温室的油纸被寒风刮得哗哗作响,刚孵化的第一批春蚕在蚕房里瑟瑟发抖。
  
  “不好了!温室的炭火快烧完了,桑苗要被冻坏了!”阿亮顶着风雪冲进绣坊,棉帽上的积雪簌簌掉落。他刚从桑园回来,手里攥着一根冻得发脆的桑枝,枝头上的嫩芽已经发黑。
  
  风澈正在和阿雅核对西洋游客的接待清单,闻言立刻起身,抓起墙角的棉袄就往外跑:“快,把学堂的孩子们都叫过来,先给温室加柴,再检查蚕房的保温!”
  
  此刻的温室里,温度已经降到了一丈以下,刚冒芽的云蜜桑苗叶片蜷缩,边缘结着薄冰。陈老伯正带着几个匠人用稻草加固温室支架,看到风澈赶来,急得直跺脚:“炭火只够烧两个时辰了,山下的柴火还没运上来,这可怎么办?”
  
  “用桑枝!”风澈指着桑园边堆积的桑枝废料,“把去年修剪的桑枝都搬过来,桑枝耐烧,还能给温室增温。孩子们,跟我来!”
  
  桑蚕学堂的孩子们听到消息,纷纷背着小竹筐跑出教室。小石头的棉鞋里灌满了雪水,却跑得最快,他和几个男孩钻进桑园,把捆好的桑枝一根根扛出来,堆在温室门口;小娟带着姑娘们,用剪刀把桑枝剪成小段,方便塞进炭火盆里。
  
  蚕房里,阿竹正带领村民们用棉被包裹蚕匾,在蚕房四角点燃炭火盆。刚孵化的蚁蚕通体发白,趴在桑叶上一动不动,眼看就要冻僵。“快把岩蜜水加热到温热,喷在桑叶上!”阿竹喊道,“温热的岩蜜水能给蚕宝宝补能量,还能提高蚕房温度。”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阿雅把绣坊里的棉花拆下来,做成小棉垫铺在蚕匾底部;老绣娘玛莎则带着几个妇女,把家里的木炭都拿了出来,一个个炭火盆在蚕房里燃起,橘红色的火焰渐渐驱散了寒意。
  
  风澈踩着积雪穿梭在温室和蚕房之间,棉袍上结了一层薄冰。他发现温室的油纸有几处破损,寒风正从破口处灌进来,立刻让孩子们把家里的旧床单、旧棉袄拿来,一层层糊在破损处,再用竹条固定好。“大家再加把劲,只要熬过今天,明天太阳出来就好了!”他搓着冻红的手,给众人打气。
  
  可风雪并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越下越大,山下的运输队被堵在了半路,柴火和粮食都送不上来。“风澈哥,我们的桑枝也快用完了,温室的温度又在下降了。”小石头抱着最后一捆桑枝,小脸冻得通红。
  
  风澈看着温室里的桑苗,心里焦急万分。这些桑苗是春天第一批产叶的希望,要是冻坏了,春蚕就会面临桑叶短缺的危机。他突然想起京城学到的温室保暖方法,立刻说道:“把蚕房里的炭火盆挪两个到温室门口,用木板搭一个通道,让热气能流进温室里!再把孩子们制作的蚕茧保温垫铺在桑苗根部,既能保暖,又能保湿。”
  
  蚕茧保温垫是孩子们之前用废弃蚕茧制作的,把蚕茧碾碎后混合稻草,缝成薄薄的垫子,原本是用来给小蚕宝宝保暖的,没想到此刻派上了大用场。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保温垫铺在桑苗根部,又搭建好热气通道,温室里的温度慢慢回升了一些。
  
  傍晚时分,风雪终于小了些。山下的运输队也终于赶到,带来了充足的柴火和粮食。村民们围着温暖的炭火盆,喝着热气腾腾的岩蜜桑茶,看着温室里安然无恙的桑苗和蚕房里重新活跃起来的蚁蚕,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风澈哥,你看,蚕宝宝又开始吃桑叶了!”小石头指着蚕匾里蠕动的蚁蚕,兴奋地说道。
  
  风澈点点头,眼里满是感动:“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第二章 西洋游客的桑蚕奇遇
  
  倒春寒过后,乌蒙山又恢复了生机。桑园里的云蜜桑苗抽出了新的嫩芽,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蚕房里的春蚕长得白白胖胖,正大口啃食着新鲜的桑叶;绣坊里,阿雅带领绣娘们赶制着给西洋游客的纪念品,空气中弥漫着丝线和染料的清香。
  
  “风澈哥,布朗先生带着第一批西洋游客到山下了!”阿黑骑着马,飞快地冲进村里,脸上满是兴奋,“他们一共来了二十多个人,还带着相机和画板,说是要好好记录高山桑蚕文化!”
  
  风澈立刻带着众人去村口迎接。远远地,就看到一队马车沿着新修的山路驶来,马车两旁插着五颜六色的旗帜,上面印着“云间桑香”的logo。布朗先生坐在第一辆马车上,看到风澈等人,立刻热情地挥手:“风澈先生,我们来赴约了!”
  
  马车停下,西洋游客们陆续下车,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背着背包,有的拿着相机,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色。当看到漫山遍野的桑园和古朴的吊脚楼时,大家都发出了惊叹声。
  
  “这里太美了!就像一幅东方画卷!”一位名叫莉莉的女游客,举起相机不停地拍照,镜头对准了枝头的桑芽和远处的雪山。
  
  风澈笑着上前迎接:“欢迎大家来到乌蒙山箐口村,我是风澈,接下来的几天,我会带大家体验高山桑蚕文化,希望大家能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阿雅带着几位绣娘,给每位游客送上了一个小小的桑蚕挂件——用高山蚕丝绣制的蚕宝宝,栩栩如生,深受游客喜爱。“这是我们亲手制作的纪念品,希望大家喜欢。”阿雅用不太流利的西洋话说道,引得游客们阵阵掌声。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带着游客们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桑蚕活动。在桑园里,游客们跟着阿竹学习采摘桑叶,莉莉不小心把桑叶摘碎了,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阿竹笑着安慰她:“没关系,第一次采摘都这样,你看,要捏住桑叶的根部轻轻一拽,就能摘下来了。”
  
  在蚕房里,孩子们给游客们演示如何喂蚕宝宝,小石头把一片新鲜的桑叶放在蚕匾里,看着春蚕慢慢爬过去啃食,游客们都凑上前,小声地议论着:“太可爱了!它们吃得好认真啊!”
  
  一位名叫马克的画家,坐在蚕房里,拿出画板,仔细地描绘着春蚕啃食桑叶的场景。“这些小生命太有活力了,是最好的创作素材。”马克说道,他的画板上,春蚕的姿态栩栩如生,桑叶的脉络清晰可见。
  
  在绣坊里,游客们跟着阿雅学习刺绣。莉莉拿着绣花针,笨拙地绣着蚕宝宝的轮廓,虽然绣得歪歪扭扭,却非常认真。“这太难了,你们的手艺太神奇了!”莉莉看着阿雅绣出的精美图案,由衷地赞叹道。
  
  阿雅笑着说:“只要多练习,就能做好。刺绣就像种桑养蚕,需要耐心和细心。”她手把手地教莉莉如何运针,莉莉学得格外认真,临走时,还把自己绣的小蚕宝宝图案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美食体验环节更是让游客们赞不绝口。王奶奶带着几位妇女,给游客们制作了桑果蜜饯、岩蜜桑茶、桑叶糕等特色美食。马克尝了一口桑果蜜饯,眼睛一亮:“太美味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甜点!”
  
  布朗先生则对桑果酒情有独钟,他端着酒杯,品尝着醇厚的桑果酒,说道:“这酒既有桑果的香甜,又有酒的醇厚,太独特了!我要带几瓶回去,送给我的朋友们。”
  
  游客们还体验了桑蚕民宿的生活,晚上住在用桑蚕丝装饰的房间里,盖着柔软的桑蚕丝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桑香,睡得格外香甜。“这里的夜晚太安静了,能听到风吹过桑园的声音,太治愈了!”莉莉说道。
  
  第三章 文旅融合的新探索
  
  西洋游客离开后,带来了巨大的反响。他们在西洋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在箐口村的经历,发布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漫山的桑园、可爱的春蚕、精美的绣品、美味的桑香美食,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布朗先生也发来消息,说已经有很多西洋游客报名参加下一批的桑蚕文化旅游团。
  
  “没想到文旅能带来这么大的效应!”阿黑看着手机上的订单信息,激动地说道,“下一批游客有五十多个人,比这次多了一倍!我们的民宿和体验项目都要升级才行。”
  
  风澈召集大家开会,商量如何优化桑蚕文旅项目。“游客们反映,我们的体验项目虽然有趣,但不够深入,比如刺绣只能学个皮毛,养蚕也只能看个大概。”风澈说道,“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更系统的体验课程,让游客能真正学到东西。”
  
  阿雅提议:“我们可以开设‘桑蚕技艺体验营’,分短期和长期课程。短期课程教游客制作简单的桑蚕手工艺品,比如蚕茧摆件、桑叶书签;长期课程则教游客嫁接桑苗、培育蚕种、刺绣等技艺,结业后还能颁发证书。”
  
  陈老伯点点头:“我可以教游客制作小型的缫丝机模型,让他们了解缫丝的原理。再教他们用桑枝制作小家具,比如桑木小凳子、小桌子,既有纪念意义,又实用。”
  
  阿竹则说:“我们可以在桑园里开辟一片‘游客体验区’,让游客亲手栽种桑苗,体验浇水、施肥、采摘的全过程。等游客下次再来,就能看到自己种的桑苗长成大树,结出桑叶。”
  
  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立刻行动起来。阿雅和绣娘们编写了《桑蚕手工艺品制作教程》,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陈老伯绘制了小型缫丝机模型的图纸,准备了制作材料;阿竹则带领村民们在桑园里开辟了体验区,划分出一个个小地块,插上了写有编号的牌子。
  
  桑蚕学堂的孩子们也积极参与进来,他们制作了详细的导览手册,上面有桑园、蚕房、绣坊的介绍,还有体验项目的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小石头还主动报名当小导游,每天放学后都跟着阿黑学习讲解词,希望能给下一批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