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反复无常之人 (第2/2页)
琼斯在一旁插嘴:“迈克,别吓唬菜鸟了。”
徐凌当然知道孟菲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城市的特性是固定的,人力难以改变,他相信一件事,如果灰熊队再次成为一支能够赢球的球队,球迷自然而然就来了。
要知道,在他的前世可是经历过两段灰熊队的巅峰期,分别是兰多夫、小加索尔、康利和托尼·阿伦这核心四人组的“坚韧不拔”时代,还有枪王莫兰特的时代,一支有看点的球队绝不会缺乏死忠,而一旦球迷成为死忠,就会长期追随下去。
如果保罗·加索尔时期没能形成这样的球迷社群,那只能说明,那时的灰熊确实未曾给这座城市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
不过,徐凌仍然由衷感谢迈克·米勒愿意坦诚相告。
“谢谢你,迈克,”他诚恳地说道,“我会留意的。”
当晚的聚会气氛融洽,众人相谈甚欢。唯独凯尔·洛瑞显得有些沉默——他的出现本身就已令人意外。毕竟就在几小时前的对抗赛上,他还俨然是盖伊的头号支持者,恨不得每一次传球都献给鲁迪。而现在,他却主动坐在徐凌这一桌,尝试与这位新核心拉近关系。
这一幕自然没能逃过在场众人的眼睛。徐凌的朋友罗德里克·克雷格表面上仍维持着礼貌,内心却早已嗤之以鼻。
吃饱喝足,众人各回各家,徐凌和罗德里克·克雷格本想回家,但洛瑞跟了过来。
“凯尔,有事吗?”
克雷格很是不喜欢洛瑞这样的二五仔,但面上还是保持了相当的友善。
“我想和伊莱聊一聊。”洛瑞直说道。
克雷格看向徐凌,徐凌只是点点头,他对洛瑞的看法和其他人不同,因为他知道洛瑞是未来的全明星球员,也知道对方的性格还不错,只是世道艰难,如今他只是个首轮末还不被球队看重的球员,可不得见风使舵吗?
于是洛瑞上了车,他发现车上不只有徐凌,还有他的保镖。
“不用在意,凯尔,想说什么就说吧。”徐凌的态度让洛瑞稍稍安心。
“伊莱,”洛瑞谨慎地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今天一直给鲁迪传球只是因为我想让你们之间分出胜负,这对我们球队有好处。”
“我知道。”
“我不是鲁迪的人,我和他甚至算不上朋友。他有自己的圈子,而我......我在队里还没有真正的朋友。”
徐凌一愣:“这我倒是不知道。”
原来像洛瑞这样可以和“我有抑郁症”时期的德罗赞交心的人,如今在灰熊竟会孤独到连一个朋友都交不到吗?
这就是徐凌这样刚刚踏出校园的年轻人最容易陷入的误区。看多了热血电影和体育动漫的男孩们,总以为成年人的职业体育也是那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理想世界。
可现实呢?赢得三连冠的OK视彼此如仇寇,赢得两次三连冠的乔大和皮二在对方遭遇丧父之痛的日子里连一个慰问电话都没打过,号称兄弟篮球的热火三巨头的解体同样直接说明了那些关于兄弟情的叙事只是个屁。韦德主动降薪,詹姆斯却不告而别,仅以一封矫揉造作的信表示情义永存,可真是太有永存了,以至于他老人家为了打高尔夫喝葡萄酒连韦德的名人堂入选典礼都不参加,这样的好兄弟到底要上哪找啊?
这才是职业体育赤裸的现实。许多运动员更习惯于生活在一种分层明确的结构里,如同置身于一个可随时移动的泡泡之中。与和同行建立深厚友谊相比,这种泡泡显然更受青睐。大多数球员都有自己的随行团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念旧,更因为这些人会围着你转:每天去你想去的地方,吃你想吃的东西;当你走进俱乐部,你会享受国王般的礼遇。这一切都被视为理所当然。
你当然偶尔也会和队友一同外出,但纯粹的平等主义?那从来就没什么吸引力。更何况,这些自视为“国王”的球员往往各有各的算计。而这个“可移动的泡泡”却永远触手可及,它不断告诉你:你比队友更出色。可你的队友从不承认这一点,他们反而总想夺走你手中拥有的一切。
真是一群可恨的家伙。
“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不会站在你的对立面。”这便是洛瑞的用意,“我会尽全力帮助你。”
就算洛瑞今晚没来赴宴,赴宴之后没有找自己话疗,徐凌也不会对他有额外看法。
除了像盖伊这种根本无法沟通的人,他不会主动去敌视任何人,但洛瑞主动过来对他说这些,也表明一个球队轮换次序末尾的人想要生存下去须得付出多少努力。
“我明白了。”徐凌无悲无喜地说,“在这个联盟里,‘帮助’本身往往就是一种最稀缺的诚意。我接受你的心意,凯尔。”
他没有说“我相信你”,也没有表现出热烈的接纳。他的回应更像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留有分寸的认可。
“今晚就到这吧,训练场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