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他口中的未来 (第1/2页)
进入奥本山宫殿之前,徐凌并不知道他即将目睹一场多么精彩的比赛。
他得到了名人的待遇,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找他签名,请求拍照。
当第十个人出现时,徐凌拒绝了。
“我们该找个保镖。”
徐凌回头对罗德里克·克雷格说。
“我来安排。”
克雷格点头应道。
“也许要两个。”徐凌说,“就像2-3联防一样,他们可以守护住我的两翼。”
“没问题。”
整场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都显得波澜不惊,尤其是进入第四节之后,活塞队始终保持着领先。优势虽不算大,但他们始终牢牢掌控着比赛的节奏和走向,仿佛胜利已是囊中之物。
然而,就在骑士队几乎要窒息的关键时刻,勒布朗·詹姆斯在经历了将近五场比赛的摸索后,终于彻底觉醒——他清晰地意识到,一旦自己彻底放开进攻,眼前的这支活塞队,根本无人可以阻挡自己。
他开始了疯狂的个人表演,连续进攻得分,以一己之力撕开活塞铁桶般的防线。并在常规时间结束前的最后一刻,强行杀入篮下,以一记势大力沉的暴扣将比分硬生生扳平!毫不夸张地说,是他凭一己之力,将球队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亲手将比赛拖入加时。
徐凌坐在媒体席上,原本只是抱着一场普通的季后赛观赛心态而来,却万万没有想到,竟在现场亲眼目睹了那个即便在自己穿越之前,也已久违多年的全力詹。
与徐凌同行的罗德里克·克雷格愣愣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世界上可能有人比MJ更伟大!”
徐凌白了他一眼,不过可以理解,如果是前世的自己,看见老詹有这样的发挥恐怕都得真心实意地喊一声GOAT,但现在嘛...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燃起的竞争欲望让他像目睹了樱木隔扣牧绅一的流川一样心里想——这种程度,算什么嘛。
有趣的是,坐在他们前面的记者是活塞队的随队记者,看到詹姆斯以这样的方式挽救骑士,他不由得说:“我只是想说,我们最好祈祷骑士队输掉这场比赛,因为如果勒布朗成功拿下比赛,他的信心会像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的MJ一样无限膨胀,那他将无人能挡。接下来的10到12年里,东部都将被他统治。我们就他妈完蛋了!”
听完,徐凌笑出声来。
因为这记者还真说对了。
詹姆斯确实统治了2010年代的东部,虽说大部分年代都是三巨头抱团打别人,但你就说统治没统治吧。而且,人家也不是没单核带队过,统治了抑郁期的德罗赞、巅峰期的奥拉迪波、新秀塔图姆难道不是统治吗?别说水平低,竞争差,那年的东部就是这样,大环境如此,能说人家吃红利吗?有天命的人是这样的。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进入加时赛后,詹姆斯依然决定独自解决一切。
他的队友再也没摸过球。
只凭詹姆斯持球进攻,对抗活塞全队,双方打到最后,进入第二个加时。
然后,詹姆斯继续进攻,并在第二个加时的最后2.2秒飞身上篮准绝杀活塞。
当终场蜂鸣器响起,活塞队错失最后一投,勒布朗·詹姆斯仿佛正从大峡谷边缘坠落,陷入漫长的自由落体。他筋疲力尽,几乎无法站立,身体前倾,双手撑住膝盖,低头凝视着奥本山宫殿球馆的地板,如同一尊被抽去灵魂的雕塑。
徐凌常在网上看到“詹黑”们说,他们最难以接受的,就是球迷用“霸气”形容詹姆斯。作为一个纯粹的反杜兰特主义者,詹姆斯从不选择“最艰难的道路”。他精于规划、步步为营,将人生计算的精确性带进了篮球,仿佛每一个回合,都必须在数据上实现效益最大化。
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让他在生死相搏的比赛中往往显得犹豫、权衡、患得患失。可一旦他抛却所有算计,真正进入那种“去他妈的我跟你爆了”的模式时,他所迸发出的能量,又会强大到令质疑者都感到陌生。
这一夜,正是勒布朗·詹姆斯第一次真正走进世界视野的比赛,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场堪称伟大的个人表演。
巧合的是,徐凌曾亲眼目睹过他最后一场伟大比赛的直播——2018年总决赛第一场,詹姆斯面对不可一世的“宇宙勇”狂砍50分。那本是那年骑士最接近胜利的一战,然而在JR·史密斯犯下那个足以跻身“总决赛历史最匪夷所思失误”俱乐部的操作之后,詹姆斯怒极之下一拳砸向更衣柜导致手指受伤,局势急转直下。骑士最终惨遭横扫。原本可以媲美01年艾弗森的孤胆英雄传奇,却在岁月中被不断解构。最终,他成了篮坛的乾隆、处处成全他人的宋公明,AI换脸视频里的乐邦·詹士。
怎么说呢?徐凌会记住今晚,记住这场最初的伟大表演。
当他缓步走出那片仍回荡着欢呼与惊叹的球场,早已守候多时的记者瞬间蜂拥而上,闪烁的镁光灯几乎将他吞没。一位记者奋力挤到最前,高举话筒急切地问道:“伊莱,你如何评价这场史诗级的比赛?”
徐凌停下脚步,目光沉静却明亮,他缓缓答道:“这就是我们热爱体育的原因。我们准时守候每一场比赛,就是期盼能见证一些特别的、足以被铭记的时刻。所以我们记住了乔丹的‘流感之夜’,科比的81分。很多年之后,我依然会记得这一夜——我会记得,我亲临现场观看的第一场NBA比赛,就是这样一场载入史册的伟大对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