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谁说科技没有魂?我用一个名额,定义华夏美食的未来! (第2/2页)
“我还是坚持我的选择,凌峰。”
安托万率先开口。
“他的‘完美油条’,是用engineering(工程学)的思维,解决了传统烹饪的痛点。这种将经验转化为数据的能力,才是行业真正需要的‘进化’。”
“我也支持凌峰。”
苏月禾附和,
“他的模式,具备极强的可复制性和商业前景。这不仅是一道菜,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型。”
“我反对!”
陶德正一拍桌子,
“凌峰那孩子的东西是好,但它太冷了,没有魂!白云飞师傅的‘龙须凤巢’,那才是真正有温度、有传承的手艺!那一手‘炸’,是几十年功力沉淀出的智慧!”
“不错。”
简承望大师点头,
“白师傅的菜,吃的是手艺,品的是风骨。凌峰的菜,赏的是技术,看的是数据。境界不同。”
二比二!
又是一个无可撼动的二比二平局!
最后的生杀大权,再一次,交到了那个一直翘着二郎腿看戏的男人手上。
评议室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着陈品,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陈品难得地没有立刻开口。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敲击着,似乎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许久,他才缓缓坐直了身体。
“白师傅的‘龙须凤巢’,技艺卓绝,巧思过人,96分,当之无愧。他代表了我们华夏传统面点匠人,能达到的最高技艺水准。”
陈品的第一句话,先是向传统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这让陶德正和简承望两位大师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但是……”
这个转折,让所有人的心又悬了起来。
“我有一个问题。”
陈品看着两位传统派大师。
“这门手艺,除了白师傅本人,还有几个人能做到?要学多久才能出师?十年?二十年?”
“这种依赖于个人天赋和漫长时间积累的技艺,美则美矣,但它的传承之路,太窄了,也太苦了。”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凌峰那张“完美油条”的照片上。
“而凌峰,他做了什么?”
“他用低温慢煮机、无铝膨发剂、PID温控探针,将炸油条这门手艺,变成了一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可以复制的标准化流程(SOP)。”
“你们觉得他冰冷,没有魂。但在我看来,他恰恰是为传统美食的‘魂’,找到了一个最坚固、最现代、最有可能流传下去的‘身体’!”
“白师傅的手艺,是艺术品,独一无二。而凌峰的模式,是教科书,能让千千万万的人,都有机会做出接近完美的油条。”
陈品站了起来,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一道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有多好吃,更在于它能走多远,能影响多少人。”
“所以,如果说梁师傅代表了传统的‘极致’,林默代表了概念的‘颠覆’,那么这最后一个名额,我希望留给——”
“科技的‘传承’!”
陈品拿起笔,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那决定命运的一票,投给了凌峰!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正式诞生!
梁文韬、林默、凌峰!
结果宣布的瞬间,全场爆发出巨大的掌声。
虽然有遗憾,有惋惜,但这个结果背后的逻辑,清晰、深刻,令人信服。
陈品看着镜头,露出了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容,为这场神仙打架画上了句号。
“这一季,没有弱者,只有神仙。”
“今天,我们有幸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同时看到了华夏美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节目圆满结束。
后台的专属休息室里,林菲踩着高跟鞋,满脸红光地走了进来。
“品老师!辛苦了!太精彩了!您最后的总结,简直是神来之笔!”
她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同时,双手递上了一张通体漆黑、泛着磨砂质感的卡片。
“这是您的酬劳,已经全部打进去了。”
陈品毫不客气地接过黑卡,在指尖掂了掂,满意地揣进兜里。
“林大制片客气,拿钱办事,天经地义。”
“对了,”林菲神秘兮兮地凑近了些,“节目效果爆了!热搜前十,咱们占了八个!广告商的电话都快把我的手机打爆了!”
“下一期的主题,我们已经开始策划了。”
她眨了眨眼,故意卖了个关子。
“保证比这次的,更刺激,更颠覆!”
“哦?”
陈品挑了挑眉,
“什么形式?”
林菲做了个“嘘”的手势,红唇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天机,不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