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米其林大佬秀翻全场,可惜他遇到了我 (第1/2页)
当安托万·李走入那片由冷色调金属和纯白灯光构筑的开放式厨房时,整个“墨园”的气氛都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彬彬有礼的餐厅主人。
他是一位即将登台的指挥家,不,更像是一位即将开始一场精密外科手术的主刀医生。
整个厨房,就是他一尘不染的手术台。
陈品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饶有兴致地看着。
他见过街头巷尾满身油烟气的老师傅,也见过电视里油头粉面的明星厨师。
但没有一个,像眼前这位。
安托万的厨房里,每一件工具都像军队的武器,陈列在泛着精密冷光的卡槽里。
他站在那里,仿佛不是要烹饪,而是要解剖艺术。
【哼,装模作样,把厨房搞得跟个停尸间一样。】
脑海里,小馋猫的声音响起,但这次的鄙夷中,似乎少了几分底气,多了丝好奇。
陈品没理她,目光被安托万接下来的动作牢牢吸引了。
只见安托万从恒温储藏柜里,抱出了一个……
一个平平无奇的冬瓜。
就是菜市场几块钱一斤,朴实到不能再朴实的青皮冬瓜。
陈品微微一怔,随即乐了。
哦豁。
这是冲着我来的啊。
他瞬间就明白了。
在《一勺定乾坤》的舞台上,权叔那道返璞归真的“水晶冬瓜盅”,拿下了史无前例的99分,被他奉为“近神之肴”。
安托万·李,这个“假洋鬼子”,这是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他,也向权叔所代表的传统烹饪哲学,发起一场无声的宣战。
他要用同样的食材,截然不同的理念,来证明谁,才是美食的真理。
安托万将冬瓜稳稳放在操作台上,手中出现了一柄细长的、刀身薄如柳叶的雕刻刀。
下一秒,他的手腕动了。
那不是切,也不是削。
而是一种近乎于“抚摸”的动作。
银色的刀光如同月华流转,贴着冬瓜的表面无声游走,一片片薄到近乎透明的冬瓜,便如同蝶翼般,悄然从瓜身上分离,落在一旁的冰盘上。
陈品的瞳孔微微收缩。
每一片冬瓜都薄如蝉翼,光线可以毫无阻碍地穿透过去,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对面厨房背景的轮廓。
这刀工,确实是艺术。
很快,安托万将这些处理好的冬瓜片,连同一种看不出成分的清澈高汤,一同封入真空袋中,放入一台精密的低温慢煮机里。
“用西餐的手术刀,来解剖中餐的灵魂么?”
陈品摩挲着下巴,眼神变得凝重起来,“有点意思,但光是低温慢煮,还不够格叫板权叔。”
果然,安托万又起了一个小小的铜锅,锅里是某种浓稠的、色泽如墨的酱汁。
他没有用猛火,而是将铜锅置于一旁,用主灶台传导过来的余温,进行着一种极其缓慢的“煨”。
一个追求极致精准的现代科技。
一个讲究火候意境的古老法门。
两种截然不同的烹饪方式,在此刻的安托万手中,诡异而和谐地并存着。
陈品彻底确定了。
这个男人,就是要用这道冬瓜,来与权叔那碗登峰造极的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决。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
终于,安托万关掉了所有的火。
他从低温慢煮机里取出真空袋,小心翼翼地剪开,用一双长长的镊子,将那些已经变得晶莹剔透、仿佛一碰即碎的冬瓜片,一片片地“请”了出来。
摆盘开始了。
巨大的纯白瓷盘,被当做画纸。
安托万手持酱汁瓶,手腕轻抖,一道浓淡相宜的墨色痕迹,便在盘底一挥而就,如同国画中的写意笔触。
接着,他将那些柔软的冬瓜片,或卷,或叠,或铺,看似随意地摆放在那道“墨痕”之上。
形态飘逸,宛如山间的云,林中的雾。
最后,他用小勺,在“云雾”之间,点上了几滴颜色翠绿、质地清亮的油。
大功告成。
当侍者将这道菜端到陈品面前时,陈品甚至有片刻的失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