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我用红枫染流年 > 第4章 想说爱你是那么不容易

第4章 想说爱你是那么不容易

  第4章 想说爱你是那么不容易 (第2/2页)
  
  父亲和老师们在旁边的菜地上种了许多蔬菜,吃的时候在种的菜地上随便弄点青菜什么的,或摘一个南瓜什么的,这样一周的生活很快就应付过去了。吃了晚饭,与一帮同学到三桥的小河去洗澡,三五成群地嘻嘻哈哈,天南地北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当然,大家更多的是担心参加高中的入学考试。
  
  自我掂量一下,我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不是我不努力,也不是我不想学习,更不是没有进取的动力,而是自己对这数理化有天然的恐惧症。每每上这些课时,心里都是忐忑不安,乱得很呢,生怕老师提问答不上呢。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每每提问都会问到我,都以老师的批评性评论而结束。
  
  我也主动反思了自己为何不能适时数理化老师的教学,自己的思维为什么总与老师不合拍?别人为什么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我给自己的结论是天资太愚,孺子不可教也。
  
  老师说,学习是需要方法的,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在高中毕业之前,我几乎没有思考过如何去掌握记忆方法、学习方式。而老师们呢?他们只提出了这类问题,却没有提出解决措施。也许他们总结过,只是我没有去领悟而已,这是我学习上的一个极大的失误。
  
  我一直以来有自知之明,读书从来就不是我的强项,每每看到别的大侠们在期末都有一张大红奖状,心里就特别羡慕。但我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它,每每想到这些,我感觉对不起老师和父母。
  
  当然这不意味着我在老师上课时我私下有什么小动作,本来就属于老师们不被待见的学生嘛,我岂敢造次?我知道自己从来也都是可有可无之人,也非常非常不起眼,就像一棵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没有繁花一片,只有寂寞的内心。
  
  我时常感叹世事无常,“既生瑜,何生亮?君未归,孤何安”?老天你既然让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为什么又如此的不公平呢?你赋予了他们灵活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和无与伦比的自信,为何单单让我如此孤寒?总让我显得比同学们慢半拍而被他们戏弄?老天啊,你咋是如此不公,你枉为老天!
  
  多年后,直到中年后,我还一次次在梦中红着脸,那么无助地站在座位上。在同学们的同情、嘲笑和叹息中坐下来,站起来,再坐下。我恨不得有一条缝让无颜的我立刻钻进去,永不回头。我一直期盼着某一天,有一位大神给我指明智慧之路,解救我于苦难之中。
  
  我想这种失意、痛苦、不甘沉沦而又期盼创造奇迹的心态,只有我最懂这切肤之痛吧。为着我的童年、少年的不谙世事,我想用血汗的代价换取我最后的蜕变,但那也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知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千年前的曹大师,你莫非早就知道了我是如此不堪?可我既出身贫寒之前,从来没有性乖张,更不会寻愁觅恨。那您又如何让“我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这年暑假的一天,父亲早就回到老家去了,学校还要补课,于是一个人住在小学的宿舍。下午放学后,感觉身体有些不太舒服,一个人早早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头有些昏昏的,吃了一颗感冒药就昏昏欲睡。朦胧中我被一位官人叫醒,那人高声道,余秀才听令,今州府张大人有请,请即刻上轿前往衙门接受张大人会见。
  
  我一听心中一惊,我有何德何能,能让名倾一时的张大人挂念?一个小小的草民竟然惊动了张大人,是不是传错消息了?来的衙役见我有些不相信,笑着道不会有误,来时大人反复交代过,你跟着去就是了。十有八九你小子今日走了狗屎运,要行好运啦。
  
  急急到了衙门,又被引进一个似会客的去处,张大人已经恭候多时了。张大人在太师椅上正闭眼养神,也没有理会我的到来。旁边一位师爷模样的人,正在看着一堆公文,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冷冷思考,根本没有理会我的到来。直到衙役张捕头提醒请的人已经到了,师爷才慢吞吞地停止下来,说:“来的可是余秀才?”
  
  我心一惊,有些吃惊,说是呢,小民刚到,请师爷指点迷津。师爷也没理会我说的话,也没有让我坐下。
  
  师爷说:“近日我家大人梦到一位余姓秀才文章超群,故请远近闻名的大仙占卦。大仙说此才子在东南方的一个山间,那里云雾缭绕,透着难得的仙气,原是老孙去火焰山留下的杰作。故我等按图索骥把你寻来,还望余秀才不惜笔墨才是。”
  
  我一听有些心宽,如果是写文章的话,难不倒我。但如果还考数理化的话,那对我而言就难比登天了。想了一下,既来之则安之,就按师爷说的办,成败在此一举,功名利禄就在这张大人和师爷的话语里了。
  
  我对师爷道:“感谢张大人和师爷对草民的挂念,小民不才,还望大人和师爷宽恕才是。”
  
  师爷道:“秀才不必紧张,这是我家大人对你的抬举,还望秀才好好表现才是。”
  
  我有些受宠若惊,表示请师爷放心,小民必尽洪荒之力,以报效大人和师爷对我的恩情。
  
  于是,师爷摇头晃脑,给我出了一道以《梅》为题的诗句,让我写几首赞梅的诗句。我随口一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师爷点头称是。
  
  师爷说桃花美,美桃花,他家的大人很喜欢桃花,还是写一首赞美桃花的诗吧,以《桃花》为题。我也随手拈来:“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情。”念毕,我瞅着一看,正在假寐的张大人脸上露出喜色。
  
  张大人终于出场了。他从太爷椅上站了起来,似乎有些漫不经心地走到不远的窗台处,凝视着远山的云雾,云雾在山间缭绕,仿佛给山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它们时而聚在一块,时而随风飘扬,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
  
  张大人此时内心居然有那么一丝丝宁静,仿佛在这云雾间找到了久违的自由与静谧。突然间有了无限的思绪与遐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他有些感叹地说,今天这云里雾里美极了,那以此为题,请秀才写一首关于云雾的诗如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未及大人的话落,我随口把诗说了出来。
  
  此时张大人已经完全被我的诗所打动,连说妙妙妙。看来今天的面试我已经稳操胜券了。
  
  旋即,他说他从小就很喜欢竹,喜欢它的风骨和高雅,那就请秀才做一首以《竹》为题的诗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张大人拍手称妙。
  
  写了几首诗,我看张大人很开心,脸上绽放的微笑让我紧张的神经略有放松,他示意进入今天的主题。师爷见大人有令,就抽出一张卷子,让我在两个时辰之内完成这篇针对时弊的文章。
  
  此乃小菜一碟,这类文章我私自演示了无数遍,洋洋洒洒万言书一气呵成。这磨刀不误砍柴工,今天也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赶得巧,我似乎看到这乌纱帽在向我招手,这功名利禄唾手可得也。
  
  我撸起袖子提笔如行云流水,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并借鉴西洋先进制度理念对权力加以制衡,
  
  不到一个小时,这篇针对时弊的文章展示在师爷和张大人面前,张大人看后连连点头。他说我的文章立意新颖,论据充分,既不回避问题,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每每切中问题要害,针对性极强。乃是一篇恢宏的治国蓝本,他一定要向皇上报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我好生感动,这张大人日理万机,居然还与小民探讨国家大事,有这样的人在朝廷,国家岂有不发达之理?这张大人对小民真有再造之恩,今生不论做牛做马,也要紧随这体恤民意的伯乐张大人。我的眼眶有些潮湿了,再看看张大人,他淡淡的微笑给我这脆弱的小心心彻底吃了定心丸。
  
  于是,大人令手下安排午宴,以表祝贺之意。当日,大人还让人把附近有名望的文人骚客请来,大家欢聚一堂,好不热闹。其间,李秀才连拼几杯后,舌头有些不听使唤,胆子也长了三分。
  
  李秀才道:“大人,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家作几首诗为大人助兴如何?”张大人笑眯眯道,甚好甚好,不过这诗要豪放,要有帝王之气,把凌云壮志表达出来。否则,他要罚酒三杯,还要永不录用。于是,众人皆道既是李秀才提议,那第一首诗就请李秀才一展风骚了。
  
  李秀才趁着酒兴,说好说好说,请张大人出题如何?张大人随即以《待我》为题,让李作题。
  
  李秀才舌头打卷,如何做这得出这题?急得挠着头皮,脸红得像关公,不停地说待我,待我。拖了半天最后终于说了句:“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国色天香,有幸成双,不怕苦乐人生短。”惹得众人大笑,也算过了这一关。
  
  张秀才见状,说这题出的真乃神来之笔也,待我道来吧。于是吟诵一首:“待我功成名就,许你立地成佛;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天上人间;待我黄袍加身,许你江河万里。”众人被酒催得昏昏沉沉,舌头都直不起来了,皆眯着小眼睛道好好,此诗甚好。
  
  王秀才快言快语:“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对酒当歌。待我了无牵挂,许你四海为家。”众人一听,感觉不出有什么异样,见张大人笑哈哈的,众人皆喜。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蓝秀才随口而出,当即又把一杯酒一饮而尽,众人皆说好好好,真丈夫也。
  
  见气氛极浓,为讨张大人高兴,我当即挥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众人欣喜,说余秀才的诗最霸气,豪气壮志信心满满,今后前途无量。听到众人的称赞,心中甚是窃喜。
  
  张大人也甚是开心,说诸位今日不醉不归,一醉方休才是。
  
  当晚怎么回家自己全然不知,只知道就这几日便有喜讯。这权倾一时的张大人要提携我这穷秀才,他说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乃当世奇人青年才俊,他日前途不可估量,一定早早提携鄙人,好好效忠国家。
  
  大人让我不要远行,以免误了良辰吉日。张大人之吉言,让我打了兴奋剂,感觉热血沸腾,真乃神明显灵。秀才我立马就要青云直上,富贵功名尽在我眼前,如此美事,岂不快哉!我一时忘了自我,眼前又出现了大花轿,娘的,八抬大轿!敲锣打鼓直送我到州府衙门,自己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
  
  谁知昏昏睡到次日晌午,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来人高声道:“秀才快跑,大事不好,昨晚你们几位秀才喝酒吟反诗的事被人捅了出去,州府张大人正在召集捕快要抓捕你们向上表功。快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我一听酒顿时被吓走了一半,全身颤抖着,一时竟然站立不稳。昨晚还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不料早上就东窗事发。原来这老儿张大人为向皇帝老儿表忠,设计了这个局,让我们酒醉狂欢,引导我等豪放往里面钻。我等穷秀才本以为张大人识才重义要提携我们,不想他竟然为了自己升官设计害我们。
  
  远处一帮捕快高声道:“不要放过反贼余秀才,抓住他赏赐黄金百两,官升三级。谁敢放走这厮诛灭九族。”这一急,我竟然醒了,口水流了一地,才知是南柯一梦。
  
  初中升学考试对于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绝对是人生路上的转折点。如果能考上高中的话,那又将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路口。而且,这路口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在这趟通往人生旅程之行中,一路的风景,一路的繁华。有的人已经在中途早早下了车,列车上的乘客已经越来越少,远处的风景注定有很多人无法顾及。
  
  上高中的比例极低,这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这一个环节上,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如高中毕业后可以有机会上中专、大学,毕业之后自然就可以吃皇粮了,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时刻。
  
  其实高中毕业选择的机会确实不少。当时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很多方面的人才,但由于资源所限,一时又不能培养那么多的人才。因此,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培养,成了当时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高中毕业后还可以选择招工、招干,还有可以考师范类学校。而且非农户口还可以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说是考,因为需要的技术类工种多,基本上也就是走走程序而已,毕业后国家直接安排到国有企业工作。
  
  至于说招工吧,当时大量的厂矿、企业需要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招工考试也是走走程序,它成了获取工作的一个绝好的渠道。
  
  当时国家政策规定,非农户口还可以顶班参加工作。所谓顶班,就是在一些国有企业当中,父母退休时,其子女可以顶替其参加工作,成为正式的国企员工。由于审批权限低,一些企业甚至成了一些人的家族企业,这在当时看来是极为正常的事儿。
  
  这项制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最为盛行,接班的年轻人中,以返乡知青人数为盛。这些城市的子弟,享受了父辈们的红利,以最低的成本迅速完成了角色转换,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他们所关注的就是就业单位的性质,能进国营单位就不会进大集体单位,能进大集体单位就不进街道小集体。
  
  高中毕业直接参加招考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在我看来多少有些无奈,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味道。因为实力不允许,上不了中专大学,但却是曲线救国的一个绝好方式,诸位是否觉得鄙人有些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感觉?
  
  “支招”不仅可以为家庭节省不少的读书费用,而且直接绕过几年苦读就能弯道超车,拿着令人眼红的吃国家粮的“红本本”。不过,当时还没有想这么多,因为此时自己心智还不太成熟,对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尚未到思考自己前途命运之时吧。
  
  这是很重要的人生一搏。如果不能读高中的话,我们当中很多同学都要回到原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运气和莫大的创业勇气,那么这一辈子的命运就有些悲催了。
  
  人们说命由心生,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在上帝那里早就安排好了。又说性格决定命运,格局决定高度。可有些人不用去拼搏,只需要躺在父辈身边,家里就有无尽的财富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有些人终其一生,吃尽了世间的苦难,却永远不能成为人上人,这就是命。
  
  这次升学考试,事实上是进取功名利禄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而我有幸考上了阳光高中,而其中一部分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他们又回到了农村。如今的这五十来个同学,绝大多数人已经没有联系了,有的甚至数十年没有声息。如今他们的姓名、模样我已经渐渐模糊,世界就是这么大,也是那么小,估计这辈子也不会再遇见了吧。
  
  我们班上那个S同学,他如愿初中毕业,自然考不上高中,最后凭关系到新乡农中读了一个高中,这是一个农业技术的职业学校。大家都羡慕他命好,不用他去拼搏,自有他当官的父亲罩着,成绩好差似乎与他没关系。
  
  而家在农村的这帮同学则没有这样幸运了。他们在考试完毕,知道自己前程没戏了,想补习的话,家里不一定同意。而且他们大都习惯了农村生活,于是一咬牙卷起铺盖,拿上自己的随身简陋的物品,回老家去了。从此天各一方,五十来个补习班的初中同学基本失去了联系。
  
  记得一个家住W镇仁村姓吴的同学,我们班的劳动委员,人非常老实,学习也非常刻苦,对同学老师都很有礼貌。二十多年后在S县城偶然遇到一次,他的夫人居然是我们村一蒋姓邻居,让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世界就是这样神奇,我们依辈分还可以扯上表亲,这转来转去,和这位同学居然还成了表亲。
  
  还有一位卿姓女同学,她的命也比较好。初中升高中后我们都分到了S县高中六十班,只是我去了一个多学期就被调到了五十八班学文科。她高中毕业后到了一个师范学习,然后与一起学习的一位陆同学恋爱、结婚生子。由于她的家公是当时的县里某局的一把手,所以,她的命运从此改写。
  
  有意思的是,她的老公以后又调到了县里一个司法机关,而且后来又从事追诉犯罪的工作。而我在县司法机关刑事部门当科长,由于经常与这隔壁公司打交道,这样我们又成了好兄弟。他的酒量惊人,似乎千杯不醉,我们都很佩服他酒量好为人实在,做事也敢想敢闯。他后来投资建设了几个电站收益颇丰,也算一个成功人士了吧。再后来,他夫妇通过我把他的女婿调到了城区,终于与他们的女儿团聚了。
  
  有些人注定要交织在一块,不管多少年,也不管远隔重山还是漂洋过海,总有一丝丝联系和牵挂。而有些人注定在天各一方永不相见,不管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这世界就是如此离奇。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被命运这只神奇的无形巨手摆布着,你挣扎也罢抗拒也罢都无法脱离命运的掌控,这就是变幻莫测的人生,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有的老师早去了天堂,到了一个没有伤痛没有痛苦的地方,也应当是一种超然的解脱。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来来去去,生生死死,努力过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最后静静地离开,一切皆是天意,天意不可违。没有谁可以管住阎王的催命符,这生死不由人,我们还是顺天意尽人事才是人生的智慧,开心过好每一天,才能不辜负这没有返程票的美丽人生。坐上这列注定无法返程的单程列车,一路欣赏美丽的风景,品味着这美味佳肴,直到走向人生的尽头。
  
  人生最大的贵人是自己,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把握自己,做强自己,不能听命于自己者,早晚只有听命于人。要学会自强自立勇敢面对挑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只有依靠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和果敢的行动,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初中同学,你们还好吗?他们大都在农村生活,如果头脑灵活,又敢闯敢干,又有经济头脑的话,应该在农村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如此天各一方,聚一下几乎成了一个奢望了吧?不管怎样都要祝福家乡的你,平安幸福,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活出人生的精彩。但愿我们的后代,能拾起我们没有完成的梦想,健康快乐地坐上人生这列单程列车,欣赏一路的繁花美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