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宫廷影响力 (第2/2页)
都不用她去寻找。
柳青再次着手准备新的补充材料。
杜教授论文中关于嘉靖三十七年柳承宗和“灵龟献寿纹”的记载,着重突出标识。
印证历史存在的省博物馆藏柳编提盒照片和鉴定证书,再加上工坊对“龟背纹”技法的完整记录和奶奶的《百样图》以及活态传承现状。
证据链已经很充分。
柳青在材料中,以根据家族口传秘闻及相关史料线索的方式,隐晦地指出明代御用监《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可能存在相关记录。
她按照柳承宗说的,描述了大致内容和格式。
这份证据确凿,逻辑严密的材料再次提交后,评审进程异常顺利。
“龟背纹”柳编技艺,终于正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省级非遗扩展名录的正式批文下来那天,清河村全村轰动。
不仅如此,省报做了深度的报道后,旋即引来了国家级媒体的关注。
先是央视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组下来,拍摄柳青带领乡亲们将“老手艺”变成“金饭碗”的故事;紧接着,以制作精品纪录片闻名的《探索·发现》栏目也派出了团队,要深度挖掘“宫廷柳编”的奥秘和解码“龟背纹”的编织密码。
工作间成了临时摄影棚,镜头对准了爷爷苍老的手、李阿婆专注的眼神、柳条在指尖翻飞的轨迹、以及那枚珍贵的“御用监造”铜扣。报道播出后,效果是核弹级的。
工坊的网站一度瘫痪,淘宝店所有商品瞬间被秒光,后台未读消息爆满。电话更是响个不停,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咨询、合作请求,甚至投资意向,汹涌而至。许多订单指名要“御用同款”、“嘉靖同款”的麻柳龟背纹产品,开价惊人。
周明和张磊面对电脑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字,既兴奋又手足无措。
“青姐!我们接不接啊?”
“这个天成精品说要订一百个龟背纹礼盒,预算没上限!”
“这个画廊问能不能定制大型龟背纹艺术装置!”
工坊里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忙碌,只有爷爷,看着院子里堆放的昂贵礼品和门外好奇张望的人群,眉头越皱越紧。
晚上,他把柳青叫到跟前:“青丫头,这阵风,刮得太猛了。咱柳家祖上是在宫里做过事,但说到底,咱是编筐的。手艺是根,名头是叶,别让叶子晃花了眼,忘了根往下扎。”
柳青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拼搏了一年多,第一次少了些内忧外患的压力,很想得瑟一下。
现在被爷爷一敲打,立马头脑清醒了。
她让张磊在所有平台发布公告,老产品价格维持不变,龟背纹杯垫永远是店里的经典款式。龟背纹高端定制和其他高定品一样限额接单。设立排队系统,透明公示预计交付周期,不接受加急。
虽然引来一些非议和不解,但老客户都明白,“清河柳编”的“轴”和“硬气”是名不虚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