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一百零三章 渐渐变好

第一百零三章 渐渐变好

  第一百零三章 渐渐变好 (第2/2页)
  
  周氏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孩子们身上确实有些捉襟见肘的旧衣,终于点了点头:“成,给你们几个大的扯些耐磨的细麻布,几个小的…扯些便宜些的棉布就好。”
  
  她顿了顿,看向柳青,“给小丫扯块颜色鲜亮点的,小姑娘家,总穿灰扑扑的不好看。”
  
  柳青正小口啃着笋,脑海里想着炸鸡腿的味道,感觉周氏看自己,连忙说:“谢谢娘。”
  
  除了吃穿用度,工坊里也悄悄添了东西。二哥和三哥合力打制了几个更趁手的模具;照明用的油灯,也多添了一盏,晚上做活时,光线亮堂了许多。
  
  母亲周氏还默许柳桐用卖货余下的一点零钱,去旧书摊淘换了几本旧的匠作图谱和启蒙读物。柳桐如获至宝,不仅自己看,得空时还会念给柳青和七弟听。
  
  虽然进项依旧不算丰厚,但至少日常嚼用有了保障,还能略有盈余。而这份盈余,立刻让全家人想到了远在京城的父亲柳承宗。
  
  “爹在信里虽不说,但京城花费大,人情往来更是少不了…咱们得想办法给爹捎些钱去。”晚饭后,大哥柳松召集弟弟妹妹,郑重地提起这件事。
  
  “可是…怎么捎呢?”五哥柳桐面露难色,“咱们这点钱,找专门的镖局,怕是连脚力钱都不够。托付给不相熟的人,又怕路上有闪失…”
  
  这确实是个难题。
  
  这个时代远程寄送银钱可以通过官府的驿站,但那基本为公务服务,普通百姓难以动用;也可以雇佣镖局,安全系数高,但费用昂贵,非柳家所能承受;剩下的就是托付给往返两地的商队或可靠的同乡熟人了,这是民间最常用的方式,但可靠性完全取决于受托人的信誉。
  
  母亲周氏沉吟片刻,道:“我前几日去镇上买线,听布庄的王婆说,她娘家侄子过几日要押一批货去北边,好像会路过京城附近…或许可以问问?”
  
  这似乎是个希望,但将辛苦攒下的钱交给一个并不相熟的人,风险不言而喻。
  
  柳青插话道:“娘,大哥,我们不能只托人带铜钱,又重又扎眼。能不能…换成一小块银子?或者,把咱们家编的一些小东西,比如二哥编的那个最漂亮的香囊,还有大哥做的那个带花纹的书函,一起捎给爹?爹在京城,万一需要送个小礼什么的,咱们的东西又精巧又不值大钱,或许比直接送钱还便宜?”
  
  她的话让家人眼前一亮!
  
  对啊!直接带大量铜钱确实不便且危险。换成小块碎银,体积小,价值高,容易隐藏。
  
  再带上几件能代表自家手艺的精品,一来可以让父亲看看家里的进步;二来若真需要打点些小吏,这精巧又不算贵重的小物件,或许比直接给钱更得体!
  
  “小丫说得对!”三哥柳榆最先反应过来,“我明日就去镇上,找相熟的钱铺,把咱们攒的铜钱换成一小锭银子。再挑几件最好的小玩意一起捎去!”
  
  大哥柳松也点头赞同:“还是小妹心思细。就这么办!娘,您看托王婆侄子这事…”
  
  周氏想了想,道:“王婆是多年的老街坊,她侄子我也隐约听说过,是个老实本分的后生。我明日带些鸡蛋去仔细问问,若路线和时间都稳妥,再许他些脚力钱,立个字据,应当可行。”
  
  第二天,周氏带着礼物去找了王婆,仔细打探了她侄子的情况。得知对方确实常跑北边,十天后出发,路线会经过京城附近的通州,人也可靠,这才稍稍放心。双方说定,付少许脚力钱,立下简单字据,注明到地后需有柳承宗亲笔回执为证。
  
  另一边,柳榆柳桐将家中所有盈余的铜钱仔细清点,换成了一锭约莫二两重的小银锞子。
  
  然后一家人精挑细选了几件作品。
  
  一个是二哥柳桂精心编织艾草香囊,上面带有暗香浮纹;一个是柳青提出设计思路,兄妹几人合作完成的书套,编织细密可收纳信笺;还有一个用上好紫皮柳条编的,结实又轻便的小茶叶罐。
  
  周氏又赶制了一套新的粗布内衣,连同银子和几件小玩意,一起用油布仔细包好,外面再裹上几层旧布,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行李包裹。
  
  十日后,王婆的侄子如约到来。周氏和柳松千恩万谢,将包裹和写有柳承宗在造办处地址的信交给他,又反复叮嘱。那后生也是个实在人,拍着胸脯保证一定送到。
  
  望着受托人远去的背影,柳家人在院门口站了许久。
  
  那小小的包裹,承载着全家人的思念、牵挂和沉甸甸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