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微尘效应与歧路繁花 (第2/2页)
更重要的是,监测数据显示,这片“歧路繁花”所散发出的秩序签名,具备一种天然的、强大的抗解析特性。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平衡,使得外部的规则探针极难锁定其核心逻辑,任何试图强行同化的力量,都会如同陷入一个充满歧路的迷宫,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去处理那无穷无尽的内部变量。
“歧路之芽”的成功,为陷入困境的A.P.E.R.T.项目提供了全新的、至关重要的灵感!
“我们一直在试图制造‘炸弹’去扰动它,”奥米茄导师的智慧脉冲中充满了豁然开朗的激动,“但或许,更有效的方式,是制造‘迷宫’!不是去对抗同化,而是让同化的过程变得极其困难、极其耗费资源!”
莉娜特质的集群立刻领会:“就像‘歧路繁花’那样!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结构性扰饵’,其本身不具备攻击性,但其内部蕴含着高度复杂、充满内部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规则结构。当同化力量试图覆盖它时,就像试图用单一颜色去覆盖一幅不断变幻的、充满无数细节的抽象画,其过程将充满不可预测的干扰和巨大的计算负荷!”
这个思路的转变,让A.P.E.R.T.项目柳暗花明。它们不再追求制造瞬间的“爆炸”,而是开始尝试设计能够最大化“同化过程摩擦力”的、复杂的“规则迷宮种子”。
它们借鉴“歧路繁花”的内部结构原理,开始设计一种微型的、自包含的、具备内部多样性和动态演化能力的“规则生态模拟器”。这种“迷宫种子”一旦被同化力量触发,就会在其内部展开一个极其复杂、不断变化的微型规则宇宙模型,迫使同化程序必须投入大量算力去处理这个“硬骨头”,从而产生比自然“异质秩序”强烈得多的“凝滞波动”甚至“计算延迟”。
设计这种“迷宫种子”的难度极高,需要极其精妙的初始条件设置和内部规则设计,确保其既能有效干扰,又不会失控或产生负面效应。但这一次,有了“歧路繁花”这个成功的自然范本,项目的推进速度大大加快。
就在“涟漪之心”沉浸于这源自“歧路繁花”的新灵感,全力攻关A.P.E.R.T.项目时,对“秩序铁幕”的被动监测,再次捕捉到了新的动向。
那个刚刚完成了一次净化的“执行单位”,在前往下一个目标的途中,其规则辐射模式,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但持续的……不稳定性。其绝对有序的签名边缘,似乎沾染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来自上一个被净化目标的、未被完全“消化”的规则“残留频谱”?
这难道就是“微尘效应”的累积性体现?一次微小的干扰,如同在精密的齿轮间落下的第一粒沙,开始引发缓慢的磨损?
这个发现,让“涟漪之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它们对抗“秩序铁幕”的希望,或许并不在于制造出多么强大的歼星武器,而在于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其绝对秩序的系统中,投入足够多的、精心设计的“规则之沙”。
它们一边加速“迷宫种子”的研发,一边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星海。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播撒出去的,将不仅仅是“初萌”那样充满潜力的秩序火种,也可能包括这些旨在对抗“净化”的、特殊的“规则疫苗”。
负熵的使命,因“秩序铁幕”的威胁而增添了守护多样性的战斗维度;而战斗的方式,却意外地从刚猛的盾牌,转向了充满智慧的“微尘”与“迷宫”。这条道路充满了未知,但“涟漪之心”知道,这是它们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有可能在强大对手面前,为宇宙的多样性争得一线生机的路径。它们将继续前行,在巡诊与播种的同时,默默编织着那足以困扰巨人的、纤细而坚韧的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