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证物不眠 (第1/2页)
三天后,省物证中心,地下三层恒温库。
冷气沿着金属架的边缘凝结成细微的水珠,又迅速被循环系统抽干,空气里弥漫着档案纸与消毒剂混合的、近乎于永恒的冰冷气息。
这里是物证的坟墓,所有喧嚣过的罪恶都在此归于沉寂。
宋昭站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档案柜前,白色的物证手套让他平日里指节分明的双手显得有些笨拙。
队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点,“壬戌案”的全部物证将在这里完成最后的文书手续,然后被押运至最高检的档案库,永久封存。
这意味着,这个吞噬了无数人精力和生命的案子,将在官方层面,画上一个**。
一个看似完美,却布满裂痕的**。
“A区核对完毕。”
“B区无误。”
队员的报告声在空旷的库房里激起单调的回响。
林晚负责文书核验,她坐在一张临时搬来的金属桌后,面前堆着山一样高的卷宗。
她的动作飞快而精准,指尖划过每一份物证标签,与清单上的条目一一对应。
突然,她的动作停顿了半秒。
那是一个不起眼的证物袋,里面装着一枚黑色的U盘,标签上只印着一个简单的编号:“D08”。
在堆积如山的物证里,它普通得像一粒沙。
但林晚的瞳孔却微微收缩,她记得这个格式,这个毫无特征、却最能隐藏数据的军用级加密格式,与陆沉藏匿在服务器夹层里的那些原始数据,一模一样。
而这份物证的来源栏,一片空白。
她不动声色地将U-盘压在手下的一叠文件里,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程野。
他正背对着她,检查着一个被烧得只剩框架的服务器机箱。
林晚低下头,迅速从自己的电脑包里取出一个伪装成充电宝的硬盘拷贝器,线路在桌下无声连接。
进度条在屏幕一角悄然爬升,像一条屏住呼吸的毒蛇。
拷贝完成的瞬间,她拔下U盘,将其放回原位,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无人察觉。
她走到宋昭身边,将拷贝器塞进他外套的口袋,压低声音,只用气音说:“D08,来源不明,数据格式和陆沉的一致。我做了备份。”
宋昭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当晚,宋昭的工作室里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发出幽冷的光。
他破译了那份加密数据,弹出的不是文档,也不是图片,而是一段影像。
视频画面在抖动,拍摄地点似乎是一间临时搭建的解剖室,背景里能听到高压水枪清洗地面的声音。
镜头对准了解剖台,上面躺着一个人,盖着白布,但从裸露的手臂和依稀可辨的制服残片来看,是专案组的一名成员。
一个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男人正俯身操作,他的动作冷静而熟练,仿佛在处理一件没有生命的器物。
宋昭的心跳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
视频的录制时间戳显示,距离火灾发生,刚刚过去两个小时。
那时,官方通报所有伤员都已送医抢救。
可画面里,这个本该在ICU的人,却躺在这里。
镜头缓缓推近,男人用镊子拨开那人颈部的皮肤组织,一道清晰的环状压痕暴露在强光下。
那不是烟尘或火焰能造成的伤痕,而是某种细索勒压后留下的皮下出血和组织挫伤。
男人用探针仔细测量着压痕的深度、宽度,甚至在旁边的记录本上飞快地写着什么。
宋昭的呼吸骤然停止。
那道环状压痕的形态、勒压的角度、造成肌肉撕裂的方式……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十五年前,在他父亲冰冷的尸体上,法医指给他看的就是一模一样的痕迹。
那是凶手独特的、如同签名一般的杀人手法。
视频的最后,操作台一角的金属铭牌在晃动中一闪而过,上面蚀刻的文字清晰无比——主检:周正声。
电脑前的宋昭如坠冰窟。
他终于明白了。
周正声不仅仅是篡改了尸检报告,他甚至在火灾后,利用一个还未真正脑死亡的专案组成员,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死亡预演”。
他在活体上测试自己伪造窒息假象的技术,以确保它能骗过所有人,确保那份完美的报告天衣无缝。
这已不再是伪证,这是谋杀。至少,也是谋杀未遂。
这份足以让周正声的罪名再加一条死刑的铁证,却在递交上去后,石沉大海。
第三天,他接到了上级的电话,语气温和但坚决:“宋昭,这个证据的影响面太大,牵扯到的人和事,会引起整个系统的舆论震荡。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建议不予追诉。”
“稳定?”宋昭几乎是捏碎了手机,“用一个活人的命去换稳定?”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只留下一句:“这是组织的决定。”
当天下午,陈砚找到了他,脸色凝重地递给他一支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