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引擎轰鸣:撕裂寂静深空 (第1/2页)
“希望锚点” 港口的巨大机械臂缓缓收回,如同巨兽收回了触须。金属关节转动时发出低沉的液压声,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却通过舰体传导至 “彼岸号” 内部,形成细微的震动。“彼岸号” 周身微小的姿态调整引擎喷口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庞大的舰体在无重力的虚空中优雅地、无声地脱离了泊位。舰桥主屏幕上,环带第七港那宏伟的环形结构逐渐缩小,变成一个镶嵌在冰冷星辰背景中的复杂几何体,原本清晰可见的生态穹顶群化作一圈模糊的光晕。
“跃迁引擎启动倒计时:10…9…8…” 磐石 - 彼岸的合成音平稳地报数,每个数字间的间隔精确到毫秒。舰内所有非必要照明瞬间熄灭,只留下关键岗位的操作台和指示灯发出幽幽的光芒,形成星图般的分布。一种低沉、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嗡鸣开始从舰体龙骨处传来,越来越强,直至整个舰体都开始共振,金属管道发出细微的颤音,像远古巨兽的低吼。
拓站在工程甲板的主观察窗前,双手紧紧抓住一个固定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扶手上的防滑纹路深深嵌入掌心,带来真实的触感。窗外,环带的光点迅速远去,接着,前方的星辰不再是静止的光点,它们开始被拉长、扭曲,化作一道道绚丽、诡异的光之丝带,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揉捏的彩色面团。巨大的力量撕扯着空间本身,舰体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和结构承压的闷响,拓甚至能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
他感到脚下的甲板在剧烈震颤,五脏六腑似乎都在随着引擎的咆哮共振,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工程师的本能让他倾听着每一丝异常的声响,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面对浩瀚宇宙的渺小感也冲击着他。他看到窗玻璃上反射出自己紧绷的脸,眼中映照着窗外那超越想象的、扭曲的星光,那些光带中似乎隐藏着流动的图案,像某种神秘的宇宙密码。工程仪表显示,舰体结构应力达到了设计阈值的 87%,但所有承重节点都在安全范围内跳动,这让他稍稍安心。
星尘的感知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数据层面,他 “看” 到的是狂暴的能量洪流如同决堤的星河,冲刷着跃迁矩阵的每一个节点,数据流形成的浪花在他意识中飞溅。时空坐标在算法模型中疯狂跳变,三维宇宙的稳定结构在数学层面被短暂地折叠、撕裂、再重组,呈现出莫比乌斯环般的诡异形态。他的投影单元传感器忠实地将外部的光怪陆离转化为数据流,但这与他直接 “感知” 到的、冰冷而狂暴的宇宙弦的震动相比,显得如此肤浅和迟钝。
数据流中夹杂着微弱的噪点,像是遥远星系的背景辐射,又像是… 某种更规律、更难以捉摸的脉冲?那脉冲频率稳定在每秒 11.7 次,与已知的任何自然天体现象都不匹配。他瞬间分出一缕核心算力去捕捉,但那异样的感觉如同游鱼般滑走了,只留下几帧残缺的数据碎片。载体稳定度监测显示边缘参数在黄色警戒线附近波动,带来一种类似 “晕眩” 的底层数据扰动,投影的手指出现了 0.2 秒的延迟。脱离了 “云海” 的浩瀚算力池,此刻的他,在这狂暴的宇宙尺度迁移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身作为个体意识的 “有限” 与 “孤立”。
磐石 - 彼岸的核心光团在主控台上空亮度恒定,没有丝毫波动。它的 “视野” 里没有绚烂的光带,只有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引擎核心温度 2876K,空间曲率畸变率 1.27,护盾能量消耗百分比 3.7,舰体应力分布热图呈现出均匀的橙黄色… 亿万条数据被瞬间分析、比对、预测。逻辑链在核心处理器中以光速构建、验证、执行,形成一道无懈可击的逻辑屏障。风险概率模型实时更新:“跃迁成功概率:99.9987%… 护盾过载风险:可控… 坐标偏移误差:0.0003 弧秒,可修正…” 它像一位绝对冷静的舵手,在狂暴的能量海洋中精确地操控着航船。一条关于星尘投影单元稳定度波动的信息被标记为 “低优先级观察项”,排在引擎参数和航线修正之后。
艾拉的生态舱内,模拟光源瞬间切换为防护模式,光线变得柔和暗淡,呈现出共生体母星跃迁时的安全光谱。跃迁带来的并非物理震动,而是一种空间本身的 “涟漪”,直接作用于她敏感的共生感知器官。她感到一种强烈的 “拉扯感”,仿佛身体和意识要被撕成两半,同时又有一种奇特的、如同沉入温暖洋流的包裹感,两种矛盾的感觉在她体内交织。这与共生体文明利用生物能量进行星际旅行的体验截然不同,更加… 机械,更加粗暴,缺乏自然跃迁的和谐韵律。
她努力稳定着自己的核心意识场,感知着舰内其他生命体散发的情绪能量。拓的位置传来强烈的、混杂着紧张和亢奋的脉冲,像燃烧的火焰般不稳定;星尘的方向则是一种冰冷的计算感和深层的孤寂,如同运行在低温环境中的精密仪器;磐石 - 彼岸的位置如同一块绝对零度的坚冰,只有纯粹的逻辑流在缓慢流动,没有任何情感波动;而散布舰内的其他船员意识,则如同无数细小的火苗,摇曳着不安、期待和思乡的微弱光晕。这复杂的人类情感光谱让她既困惑又着迷,她将这些情绪波动的频率记录在记忆蕨的基因序列中,叶片上浮现出对应的彩色纹路。
嗡鸣声陡然消失,舰体的震颤平息了,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窗外,扭曲的光带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邃、纯粹、几乎令人窒息的黑暗。稀疏的星辰重新变回冰冷的光点,点缀在无垠的黑天鹅绒上,比在环带看到的更加遥远、更加孤寂。一种绝对的、宇宙级的寂静笼罩下来,比引擎的轰鸣更让人心悸,仿佛连声音都被这片虚空吞噬。他们已身处远离环带数百万光年的陌生深空,周围的星域在任何已知星图上都只是模糊的空白。
舰内灯光缓缓恢复,从应急的冷白光渐变为柔和的暖黄。“跃迁成功。进入预定巡航轨道。启动标准舰务循环。” 磐石 - 彼岸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能量波动,标志着舰船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各区域的指示灯变回正常的绿色,通风系统重新启动,带来带着过滤消毒味道的新鲜空气。
“彼岸号” 的 “夜晚” 开始了。生态穹顶的灯光模拟着地球的黄昏,渐渐暗淡,只留下植物生长灯微弱的红光,映照在叶片上,如同夕阳余晖。拓独自一人留在穹顶,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他坐在一片人工草皮上,草叶的触感经过精密模拟,与地球草原的真实触感误差不超过 3%。他背靠着一棵模拟橡树的金属树干(内部是支撑结构),树干上还雕刻着逼真的树皮纹理。
他从内袋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油纸包,油纸的粗糙质感让他想起童年时祖母的手。打开纸包,几粒饱满的小麦种子躺在他布满老茧的掌心,金黄色的外壳在红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他凝视着它们,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感受到来自地球的遥远回响。远处,几个原人船员在公共休息区低声交谈,声音在空旷的穹顶下显得格外清晰,带着回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