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322章 斩业非斩人,三藏识错请悟空

第322章 斩业非斩人,三藏识错请悟空

  第322章 斩业非斩人,三藏识错请悟空 (第1/2页)
  
  “超度他们到极乐世界——去吧!”
  
  话音落下,猪八戒和沙悟净各举宝兵,毫不犹豫的斩向众匪徒。
  
  一蓬蓬鲜血自此飞溅,泼洒在墙壁之上,划出道道血痕。
  
  是时,有僧人念经声响起,其声颤颤巍巍,面有泪痕,很不平静。
  
  ······
  
  却说隐雾山中,到处都是刀光棍影。
  
  乃是二郎真君和孙悟空在演练武艺。
  
  两人皆是武艺登峰造极之辈,如今交起手来,只因“武艺”来论,三界难有人能言必胜两人,故此番比斗,端是精彩。
  
  这些时日两人于山中遇,最初时,孙悟空还不愿与杨戬相见,因当年被杨戬所降伏,心中有羞意。
  
  可一场酒下来,便开始互相称兄道弟。
  
  孙悟空称杨戬为兄长,杨戬称孙悟空为贤弟,二人与曹空一同相谈,共食山中灵果,饮曹空所酿灵酒。
  
  曹空所酿之酒,能醉神仙,直让二人高呼“这酒有力气”。
  
  于是,杨戬和孙悟空皆得一场大醉,又因觉对方颇合己身胃口,乃同一层次之人,故话也多些。
  
  这个说自己得‘贤邻赠宝’,那个说曾灌口擒龙,这个说自己大闹地府,那个说曾担山赶日,这个说自己大闹天宫,那个说曾劈山伐天。
  
  两人谈性越发的盛,以至于难以在言语上压过对方,于是趁着酒兴,相较武艺。
  
  曹空亦喜见此事,欲从中窥得武艺真谛,便于山中,开辟清净地,任由二人施为。
  
  且见少年都美清源公,万劫不灭齐天圣,两人乍相逢,各人趁酒兴,抡刀如操凤,舞棍如控龙,一个变化飞腾妙难言,一个刚强至阳威力强,一来一往动辄间,武道妙义自此现。
  
  曹空于旁看着,如痴如醉,见二人相斗两日有余,却仍是胜负难分。
  
  这两日的功夫,让他从中见到武艺的又一层次,轻重刚柔,须弥芥子,一动一静,当真玄妙。
  
  他正思忖要不要去制止二人,毕竟孙悟空力无竭尽之说,而杨戬亦非善于之辈,虽无竭尽之力,却也是善战久战之人。
  
  真要打下去,十余年都未必能结束。
  
  正是时,观世音菩萨降祥云于隐雾山。
  
  原本和杨戬正卖弄武艺的孙悟空浑身忽的一颤,似做贼心虚,竟纵身一跃,变作一蜜蜂飞走,向南而去,只留下句。
  
  “二郎兄长,此番比试姑且做罢,老孙我有事在身,先行离去。”
  
  于此同时,曹空亦收到传音:‘多来兄长山中,未曾献礼,兄长且待菩萨走后,我来给兄长一惊喜。’
  
  观世音菩萨见孙悟空飞走,心有怪异之感,不过也不多想,权当是这猴儿受了委屈,不欲见她,被她劝回。
  
  曹空和杨戬共迎观世音菩萨,曹空笑道:“不知菩萨所来为何事。”
  
  观世音菩萨道:
  
  “乃为西行之事,唐三藏与悟空之事,我尽数知晓,如今悟空已降伏二心,也该回去,望真君能相劝一二。”
  
  曹空笑道:“今之三藏,不比昔时金蝉子,我恐悟空回去之后,仍遭苛刻。”
  
  观世音菩萨道:“我已点化唐三藏,他已有悔心,真君大可放心。”
  
  说着,观世音菩萨一指点出,一光景显出,正是于室内念经哭泣的唐三藏。
  
  观世音菩萨道:“唐三藏过执于佛之表像,而不识佛之真谛,我故顺势行点化之为,其已有悔过心。”
  
  原来,无论匪徒亦是女子一家,俱是观世音菩萨所化,为行点化,解其“痴执”。
  
  曹空思忖道:“不知是否为一时之觉悟,不如这般,令其来请悟空,说来亦是取经路上有一难。”
  
  观世音菩萨闻言觉之有理,她笑道:“阿弥陀佛,真君顺势而为,有大智慧,令贫僧赞叹。”
  
  曹空连道:“不敢不敢,取经路即修行路,唐三藏若能正心,参破迷障,亦是好事。”
  
  “既如此,事不宜迟,我当去为唐三藏解心结,唐三藏虽有不是,可向来诚于佛门戒律,如今遇此两难之事,我恐其念头不豁达,当思点化之举。”
  
  曹空颔首,又见光景之中,唐三藏面容复杂,胸膛起伏剧烈,知确如观世音菩萨所言。
  
  他道:“菩萨此去,不若替我向唐三藏带一番话。”
  
  “真君请讲。”
  
  曹空沉吟片刻,悠悠道: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观世音菩萨轻念此言,而后面容欣喜,觉此言道尽佛理,堪破佛门戒律表相,道尽真谛。
  
  观世音菩萨越品面容越喜,可半响之后,竟是幽幽一叹,看着曹空,眸有遗憾。
  
  她觉,若曹空乃佛门子弟,未来佛门诸佛之中,未必不能多出一尊比肩未来佛的佛陀。
  
  当然,这个念头很快打住了。
  
  曹空道:“菩萨为何有此叹。”
  
  观世音菩萨摇头道:
  
  “无事,心有感叹,一时不察,竟流于表面,真君,贫僧先行去寻取经人了。”
  
  曹空笑而应是。
  
  ······
  
  西行路上,院落之中,唐三藏将那一户人家,男女老少五口尽数埋于地下,立一墓碑,其上写无名氏三字。
  
  又将众匪徒也埋了,未曾立碑。
  
  唐三藏于坟前哭道:“菩萨宽恕贫僧吧,我不杀他们,他们就要杀害好人。”
  
  正是时,空中有佛音响彻。
  
  “唐三藏,你并未做错,何谈宽恕一说。”
  
  唐三藏骤然抬头,见观世音菩萨于空中坐莲台。
  
  一旁的猪八戒和沙悟净亦忙行大礼。
  
  唐三藏这才反应过来,行礼而道:
  
  “菩萨,弟子犯了佛门戒律,此不是错吗?”
  
  观世音菩萨道:
  
  “你拘泥于佛门戒律表象,不知佛门之真谛,故有此问,当知,蛇蝎缠身应还招,我佛慈悲亦惩恶。”
  
  “弟子仍不解。”
  
  观世音菩萨再道:“救劫真君亦知此间事,有一语,托我赠你。”
  
  “何语。”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菩萨轻吐此言,可落入唐三藏耳中,却觉每一字都有万钧之重,于他心湖,砸出狂澜万丈。
  
  唐三藏喃喃自语,灵台之中,有一点佛光,忽明忽暗。
  
  不知过了多久,一点佛光大绽,将他心头阴霾一扫而空,心灵剔透无垢。
  
  只见他如醉方醒,似猛初觉,先拜西方,颂救劫真君神名,再拜观世音菩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