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鬼鼠巷深,蛇影初现 (第1/2页)
金陵城的喧嚣与繁华,如同汹涌的海浪,瞬间将冷鹰吞没。
高耸的城墙,川流不息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商铺,空气中混杂着香料、食物、汗水和车马扬尘的复杂气息……这一切,与崖底的死寂、栖霞镇的破败截然不同,形成巨大的冲击。五年与世隔绝,骤然置身于这鼎沸的人间烟火,冷鹰非但没有感到亲切,反而生出一种冰冷的疏离感,仿佛一个来自幽冥的旁观者。
他依旧一身墨色斗篷,兜帽低垂,背负着用粗布重新仔细包裹的孤鸿剑,腰悬骨木孤鹰剑。墨羽收敛了翼展,安静地落在他特制的肩甲上,锐利的目光在熙攘人流中快速扫视,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将一切可疑的注视、潜在的威胁标记于心。它的存在,让周围拥挤的人群下意识地避开一段距离。
按照瘸腿老汉提供的线索和孤鸿客地图的指引,冷鹰没有在繁华的主街停留,而是如同融入水流的墨滴,悄无声息地拐进了错综复杂、如同迷宫般的狭窄巷道。
繁华的表象之下,是金陵城庞大而肮脏的根系。污水横流的石板路,低矮破败的棚户,空气中弥漫着腐朽和廉价脂粉的味道。越往里走,光线愈发昏暗,行人的眼神也愈发警惕和麻木。
终于,他在一条几乎被两侧倾斜的破屋夹得仅容两人侧身而过的死胡同尽头,找到了一扇毫不起眼、布满油污的黑漆木门。门板上没有任何招牌,只有一个模糊得几乎看不清的、用劣质颜料画上去的——老鼠头图案。
鬼鼠巷入口。
冷鹰按照老汉告知的暗号节奏,三长两短,叩响了门板。
门无声地开了一条缝,一只浑浊、布满血丝的眼睛在门缝后警惕地打量着。目光扫过冷鹰兜帽下的阴影,落在他肩头神骏的墨羽和背后包裹的剑形轮廓上,停顿了片刻。
“买鼠药,要最毒的。”冷鹰的声音低沉沙哑,毫无波澜。
门后的眼睛眯了眯,一个同样沙哑的声音回道:“毒鼠伤家,不如买猫。”
暗号对上了。
黑漆木门无声地敞开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冷鹰闪身而入,门在身后迅速关上,隔绝了外面微弱的光线和嘈杂。
门内是一条向下延伸、仅靠壁上几盏昏暗油灯照明的狭窄石阶通道。空气阴冷潮湿,带着浓重的霉味和陈年污垢的气息。脚步声在寂静的通道中回荡,更显压抑。
走了约莫数十级台阶,眼前豁然开朗,却又陷入一种更加诡异的光影之中。
一个巨大的、半天然半人工开凿的地下空间出现在眼前。穹顶高悬,怪石嶙峋,滴落着冰冷的水珠。空间被粗糙的石柱和简易木板隔成无数个大小不一的“摊位”或“隔间”。光线主要来自悬挂在石柱上、冒着黑烟的松脂火把和摊位前摇曳的油灯,将无数晃动的人影投射在凹凸不平的石壁上,如同群魔乱舞。
这里就是鬼鼠巷,金陵城地下情报与黑货交易的核心地带之一。
人流比想象中多,但异常安静。交谈声都压得极低,如同鬼魅窃语。兜帽、面具、斗篷是这里的标配,每个人都极力隐藏着自己的真实面目。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古怪的气味:劣质烟草、草药、金属锈蚀、血腥、甚至还有淡淡的、令人作呕的尸臭(来自某些贩卖特殊“材料”的摊位)。
冷鹰的“鹰之瞳”在昏暗的光线下全力运转,不动声色地扫视着:
***摊位:**有的摆着各种真假难辨的古董、兵器、药材(不乏剧毒之物);有的挂着泛黄的悬赏令;有的摊主只是沉默地坐着,面前放着一块写着模糊字迹的木牌(如“知北事”、“晓南闻”、“寻人启暗”)。
***人群:**气息驳杂。有眼神狡黠的情报贩子,有浑身煞气的亡命徒,有衣着华贵却遮遮掩掩的富商,甚至能看到一两个穿着便服、但腰杆笔直、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疑似天威府暗探!
***交易:**大多无声进行。手指在袖中比划,纸条在阴影中传递,钱货交割快如闪电,随即双方迅速隐入人群。
墨羽似乎也感受到了这里压抑诡谲的气氛,身体微微绷紧,锐利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影。
冷鹰的目标很明确:找到能提供关于“天狼盟”、“黑风寨”以及“幽冥”线索的情报贩子。他没有盲目乱逛,而是走到一个相对僻静、靠着冰冷石柱的角落阴影里,如同一块没有生命的岩石般伫立。他在观察,也在等待。
时间一点点流逝。地下空间里光影摇曳,鬼影幢幢。
终于,一个目标进入了他的视线。那是一个蜷缩在角落小马扎上的干瘦老头,面前铺着一块脏得看不出本色的破布,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晓江湖旧闻,通南北消息”。老头闭着眼,仿佛睡着了,但冷鹰敏锐地捕捉到他偶尔掀开一条缝隙的眼皮下,那如同毒蛇般迅速扫视四周的精光。而且,这老头的摊位位置,恰好能观察到鬼鼠巷几个主要入口和几个关键人物的动向。
是个老鬼鼠。
冷鹰如同幽灵般移动到老头摊位前,没有开口,只是将一块在栖霞镇黑风寨独眼龙身上搜出的、刻着狼头的粗糙铁牌(外围信物),以及一小锭在独眼龙身上找到的、成色不错的银子,轻轻放在老头面前的破布上。
老头眼皮都没抬,仿佛没看见。
冷鹰又加了一片品相上乘的风干熊胆片(裂山熊出品),放在银锭旁边。这是硬通货。
老头的眼皮终于掀开了一条缝,浑浊的目光扫过铁牌和熊胆片,最后落在冷鹰被兜帽阴影笼罩的脸上,沙哑地开口,声音如同砂纸摩擦:“问路?问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