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张皇后 (第1/2页)
朱由校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这秀女们是住在储秀宫?”
“陛下或有些许记岔了。“刘若愚小心翼翼的解释道,“储秀宫乃至其他东西六宫,乃是正式册封的后妃居所。如今参选的秀女们,为便于集中教习与管理,皆暂居于撷芳殿等配殿处。”
见皇帝面露疑惑,刘若愚又详细解释道:“撷芳殿及其附近殿阁,院落规整且数量充足,正好可以安置这三百名秀女。每间厢房住四到六人,由女官统一管理饮食起居与礼仪教习;若是住在储秀宫,不仅难以容纳,亦与礼制不合。”
朱由校这才了然,心道后世那些以清代为背景的影视剧,果然误导不浅。
行至撷芳殿区域,刚踏入院门,朱由校便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宽敞洁净的庭院内,数十名身着统一浅粉色宫装的秀女,正在女官们严谨的指导下习练宫廷礼仪。
她们皆梳着象征未嫁少女的双丫髻,面容稚嫩,眉宇间还残留着几分离家的忐忑与新环境带来的拘谨。
毕竟朱由校自己也年仅十六,按制参选的秀女多在十四五岁之间,正是古人所谓的豆蔻年华。一双双明眸清澈如水,恰似受惊的小兔,带着纯真与不安。
皇帝驾临的消息不胫而走,秀女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一群内侍簇拥着一位身着常服、气度不凡的少年,其身份不言自明。
这些少女虽然年纪尚小,可并不愚钝,她们只是嫩可不是傻,自然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毕竟,既入宫参选,谁不盼望着能有朝一日飞上枝头?有几个胆量稍大的,忍不住悄悄抬起眼帘,偷觑这位年轻的帝王,脸颊随之泛起羞涩的红晕;
更有那等格外腼腆的,一时间手足无措,连双手都不知该如何安放,只得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手指紧张地绞着衣带。
朱由校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联想到后世某些观点对古代选秀制度的批判,认为此举禁锢了女子的自由,将她们困于深宫。
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实在可笑——在这个封建时代,即便嫁入寻常百姓家,女子又何尝能够随心所欲?后世物质丰裕的时代,不也有人戏言“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么?
更何况是皇宫选妃,一旦中选,便是真正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对于个人与家族而言,乃是无上的荣宠与机遇。
“陛下万福金安!”秀女们在女官的示意下,齐声问安,声音如出谷黄莺,清脆悦耳,行动间虽略带生涩,却已初具规整的礼仪风范。
很快,朱由校便被这群热情的少女们礼貌地围在了中央。尽管她们都恪守着教导,不敢有丝毫逾越之举,但那一道道汇聚而来的、混合着好奇、仰慕与期盼的灼热目光,仍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感到有些难以招架。
“这要是放在后世,简直就是顶流偶像的粉丝见面会啊。”朱由校暗自腹诽。他目光快速扫过全场,忽然间,视线定格在了一个立于廊下角落的少女身上。
与周遭那些或兴奋、或紧张、或刻意展示自己的秀女截然不同,这位少女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偶然生于幽谷的兰花,恬淡自然。
她肌肤白皙细腻,宛若上好的羊脂玉,一头青丝乌黑亮泽,如同墨染。最难得的是她周身散发出的那种从容静谧的气度,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尘。
“刘大伴,”朱由校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问道,“那位腰间悬着‘河南·贰拾叁’号牌的秀女,是何来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