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蜀科” (第2/2页)
审配方才还在心中对袁绍有些微词,觉得袁绍为了袁氏,对国家,对百姓,未免太过冷漠。
可这会轮到自己,审配自己也不敢说自己能够自始至终的一心为公。
若是袁谭胜利,袁尚失去位置,自己以及之前许多支持袁尚的河北士人都会被袁谭打压。
从私心来说,审配应当阻止袁谭胜利。
可袁谭若是真的失败,袁谭固然会受到反噬而亡,但是整个河北却要面对一个所向披靡的刘邈!
到时候,怕是连北赵的社稷都保存不住!
极其罕见的。
就连被世人评价为“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节”的审配此时都有些迷茫:“世上多事,究竟孰是?孰非?”
——————
成都。
刘邈同样也收到袁谭封锁关隘,停止贸易一事。
“咱们这个大舅哥唉~倒当真是一点都不安生。”
身旁的庞统倒是无所谓道:“这不都是早就能够预料到的事情吗?陛下难道没想过会有这样一天?”
刘邈当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道理很简单。
袁谭追求的,可不是走私贸易的那些钱财,人家追求的,那是袁绍屁股底下的北赵天子之位!
袁谭封锁关隘,不过早晚的事!只不过刘邈以为袁谭多少会贪心一些,等到汉赵全面决战的前夕再做这样的事情,但显然,袁谭还是没有坚持到那个时候。
“袁谭啊,朕终究还是高估了他。”
刘邈能够猜到袁谭为何提前几个月就做这样的事情。
无非是遭受不住良心的谴责呗!
早一日封锁关隘、断绝贸易,就能让袁谭心中早一日好受一些。
如果是让刘邈来做这事,大抵是找准机会,直接来一波大的,从买家、卖家那里两头啃上一口,吃的满嘴流油!再去封锁关隘!
这种明明已经做到一半,然后却忽然提上裤子掩耳盗铃的事情,实在是太有世家子弟那股道貌岸然的味道了!
“袁谭封锁关隘,说明他应当是得到了什么风声。”
“其实也不用他如此。如今差不多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袁绍在今年秋收之后就要南下……若是袁绍稳妥一些,说不定会拖到冬天再与我军作战,借助中原寒冷的天气以削弱我军战力。”
刘邈虽然不知道袁绍的具体布置,但左右还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既然如此,朕也该回去了。”
但现在,蜀地同样还有许多事务没有完成。
尤其是均田、三长这样根本制度的改变,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基层官吏作为行政力量……即便刘邈在蜀地的这段日子已经破格提拔了许多寒门和庶族的官吏,但针对整个蜀地那庞大的疆域以及繁多的人口而言,其实依旧是杯水车薪。
“看来朕得提前开始做了。”
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如今大汉的官吏选拔体系还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的缘故。
察举制度如今已经跟不上如今大汉的发展速度,和大汉如今的国情出现了制度错配。
以前察举,是依靠孝道,是依靠经学。
但现在察举,各地官吏明显都偏向于才学。
可究竟怎样是有才,怎样是无才,却全凭当地长官的个人喜好。
在草台班子阶段,这自然是可行的。
但总归,还是要有一个制度将其标准化、规则化。
刘邈今日叫来庞统等人的原因也在于此。
“朕打算,在蜀地举办一场科举。”
“姑且,算是给大汉开个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