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光武之兴,陈渊之逝【6k】 (第1/2页)
陈渊的手微微一顿,继而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类似于.....啊,舒服了,终于来了!
他迅速的调整好了心态,并且超绝不经意的看着面前的棋局,随口说道:“哦,在殷商大陆还有一脉。”
陈渊笑着说道:“家太大了,自然而然就需要分家。”
“臣常听闻,民间黔首的家中,因为家大总是会出现些许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会逐渐的侵蚀这个家族,这个时候,支脉也好,嫡系也好,都不过是在这家中的一人而已。”
“想要避免两者之间的争斗,最好的办法便是分家了。”
他笑着看向刘秀:“当年,武德帝时期,忠海侯一脉为当时的武德帝探明殷商大陆,而后在前去的过程中,有不少陈氏的子弟同样是想要探索寻仙之路,因而跟了上去。”
“到了那里,忠海侯还与当地的黔首有了后嗣,有一部分的陈氏子弟因为疲惫、重病的缘故,所以留在了那个地方,于是那里也有了一脉陈氏的子弟。”
“至于西域等,便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陈渊将陈氏几脉详细的与刘秀讲了讲,而后感慨似的说道:“这便是家族大了的坏处啊!”
刘秀倒是笑了笑,轻声说道:“这又有什么坏处可言呢?”
“家族兴旺是一件好事啊!”
两人心照不宣的避开了这个话题,之后开始讲述着扫荡西域的事情,以及陈渊之后准备离开朝堂一段时间的事情。
这一次,刘秀没有再阻止,而后放心的让陈渊游历天下去了,甚至还给了他一枚金牌,这枚金牌代表着皇帝的身份。
类似于“如朕亲躬”的效果。
刘秀将金牌给予陈渊的时候,还调侃儿道:“朕知道,在大汉,或许这枚金牌还没有老师的名声好用,但左右也是朕的一片心意。”
“您便拿着吧!”
陈渊没有回复刘秀的前一句话,只是恭敬而又谦逊的说道:“陛下所赐,雷霆雨露,具是天恩,臣哪里敢推辞呢?”
“只有心中怀有感激之情接受了。”
.... ....
待到陈渊离开之后,刘秀才是坐回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他如今终于有几分明白了当年的先祖为何会不断的试探陈氏,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刘询”会发癫了。
他甚至有些理解刘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赞同刘询。
“哎.....”
陈氏的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
这一点,刘秀在进攻长安城之前,或者说坐上这个皇位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证实。
但那个时候的他对此了解的还不深刻。
如今,他坐上皇位之后....见陈氏,当真是如一粒蜉蝣见青天了。
是的。
哪怕是皇帝,在见到陈氏的庞大势力之后,也是慨然之间心惊胆战——而这还是陈氏在退居二线之后的势力,那原本的势力呢?
在武帝朝之前,陈氏还没有急流勇退时候的势力呢?
那会有多么的庞大?
这一点,刘秀在自己的心中暗暗的佩服起来了自己的老祖宗——那位武帝,武帝凭借一己之力,竟然能够制衡陈氏,甚至让陈氏起了急流勇退的心,他又该有多么的强悍呢?
至此,这位历史中的光武皇帝,彻底的以武帝为“偶像”模板了。
.... .....
光复二年,秋日。
些许秋风横扫落叶,在大汉开始休养生息了之后,刘秀却在悄然的准备着进攻——他要为之后的横扫西域做准备!
这个时候的他更加羡慕起来了武帝。
当然,也没有太羡慕。
他羡慕武帝什么呢?
自然是羡慕武帝想要打仗就可以打仗了。
为什么?
因为“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而钱财不够,自然也就可以难倒皇帝的。
皇帝没有钱怎么打仗?
光武皇帝本来想要学习当年的武帝,但是思来想去发现——武帝这家伙开挂,没法学。
他上有文帝景帝抠抠搜搜节省下来的钱财,那些钱财粮草堆积在仓库之中都要生锈发霉了,而下有卫青霍去病陈临安这大汉三雄、还有庆侯、条侯这两位老将。
说打仗就打仗了。
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而如今他呢?
要钱没钱,要人吗,倒算是有人,毕竟武帝有大汉三雄,他刘秀也有云台二十八将啊!
只是钱....当真不好搞。
于是只能够暂时放下征战四方的心思,安心的搞经济发展。
..... .......
光复五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陈氏中的那位年轻子弟,便是这一缕东风。
在经过了数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天下恢复了和平安定的生活,并且逐渐的富裕了起来,从根本上表述,就是皇帝有钱打仗了。
光复五年,未央宫中
陈余坐在未央宫中,坐在光武帝的对面,面容中带着恭敬与谦逊:“陛下,您过誉了,臣不过是些许微末不足道的本事,怎么能够越过他人,成为军队的将军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