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班师(3K,求首订) (第2/2页)
而是带着渭北各族的部曲驻扎在新兴郡。
当天,马晟出城迎候,跟他一起的还有渭北各族的族长。
刘义真安抚了他们,也许是旅途劳顿的原因,刘义真将酒宴安排在了次日。
晚上,得了刘义真授意的臧质找到马晟喝酒。
马晟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但考虑到对方是刘义真的表兄,欣然答允。
酒过三巡,臧质提到了杜骥。
他似乎喝高了,醉醺醺地道:“马主簿,你可知你与杜别驾相比,差了什么吗?”
马晟一怔,苦笑道:“是我来得晚了。”
说实话,关中士人谁不羡慕杜骥,那才是刘义真真正的心腹文臣。
臧质摇摇头:“非也,当初府主缺兵少粮,是杜骥最先说服杜氏,开捐献之先河,他一心为府主考虑,府主又怎能不对他另眼相待。”
马晟品出味了,臧质今晚找他喝酒,但醉翁之意不在酒。
“杜别驾的义举,我亦深感敬佩,只是.”
不等马晟转折,臧质打断道:“钱粮、部曲都为宗族所有,唯有官职、爵位才是独属于你,言尽于此,主簿自己思量。”
说罢,起身告辞,离席而走。
留下马晟独坐,眉头时皱时舒。
臧质今日来找自己,肯定不是对方自作主张,背后有刘义真的授意,他说的话,也就是刘义真想告诉马晟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马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如臧质所言,只有官职、爵位才是自己的。
自己出卖宗族的利益,也是为了将来爬得更高,回报宗族。
马晟如此自我安慰。
想通了这一点,马晟便急着找族长商议。
他没有隐瞒整件事情,而是如实相告。
扶风马氏并非高门,西晋以来,就少有名声显赫的人物,直到唐朝出了三位宰相,扶风马氏才有了起色。
如今马晟当上了刘义真的主簿,是关中士人里,除了杜骥之外,地位最高的。
当然,王修、王镇恶、傅弘之等南渡之人不在其中。
马氏一门也把振兴宗族的希望寄托在了马晟的身上,如今族长得知了刘义真想要马晟效仿杜骥,他又怎会阻止。
在九品中正制下,扶风马氏全力支持马晟,等到马晟的官做得越大,马家子弟出仕的起点也才会更高。
这是一件相互成就的事情。
扶风马氏只是扶风郡的一个小士族,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族长独断专行,决定要全力支持马晟,宗族内部也不会因此生出怨言。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甚至不需要召开族议,马家族长就决定了要全力支持马晟。
扶风马氏与京兆杜氏情况不同,不论是谁统治关中都需要韦、杜、王等高门的支持,所以他们子弟的出仕起点本来就不会低。
才需要杜骥在族议上说服众人。
而马氏只是一个小士族,他们也有着更迫切地需求想要提高家族的郡望。
得到了族长捐献钱粮、部曲的承诺,次日一早,马晟主动放出风声,让众人知晓马家将会捐献钱粮、部曲一事。
他很清楚,刘义真不缺马氏的那点钱粮、部曲,之所以让臧质找到他,是希望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果不其然,扶风窦氏听到消息,当即就坐不住了。
以前人们提起扶风第一士族,无疑都会想到他们,但如果马氏崛起,压过了窦氏,往后太守征辟官员,马氏子弟也会位在窦氏子弟之上。
真要让这种情况发生了,生前,窦氏族长愧对族中子弟,死后,九泉之下,他也没有脸面再去见列祖列宗。
因为马氏的动作,窦氏被迫卷了起来。
当夜,刘义真在军营设宴,欢饮之际,马氏、窦氏先后表态,主动献上钱粮、部曲。
刘义真对此大加赞赏,而后看向了诸如北地傅氏、冯翊鱼氏等士族。
他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注视着。
此刻,这些士族的族长们不管愿不愿意,甘不甘心,也必须以实际行动表示对他的支持。
别人给了,你不给,你是对刘裕有意见,还是对刘义真有意见。
既然如此,将来在政治上被排挤,被打压时,也不要找人喊冤。
感谢张飞暴打关羽刘备献出的1000部曲,感谢明不详献出的500部曲,感谢小困sunny献出的200部曲,感谢国榷献出的100部曲。
感谢大家的订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