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82班师(3K,求首订)

082班师(3K,求首订)

  082班师(3K,求首订) (第1/2页)
  
  谢瞻是向谢晦主动请缨来的关中,就是想亲眼看一看这位传闻中的桂阳公。
  
  几天的相处下来,别的暂且不提,刘义真待人接物的水平确实没得说。
  
  谢瞻深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如沐春风。
  
  同时,自进入潼关后,一路走来,刘义真在关中的崇高威信,也让谢瞻为之咋舌。
  
  各地的百姓都在议论他的丰功伟绩,守卫关口险隘的军士们提起他,也无不肃然起敬。
  
  谢瞻虽然是兄长,且谢晦也很敬重他,但谢晦自诩才高,对谢瞻说的话并不当一回事。
  
  如今刘义真承诺以后会和谢瞻一起规劝谢晦,谢瞻为之大喜。
  
  他现在已经是刘义真的坚定支持者了,因为谢瞻清楚,世子刘义符暗弱,根本压不住谢晦,谢晦早晚闯下弥天大祸。
  
  但刘义真不同,刘裕能够驾驭谢晦,刘义真同样可以。
  
  谢瞻于是向刘义真辞行,他辛苦奔波这一趟,公事、私事都办妥了,也该回去了。
  
  临行前,刘义真嘱咐谢瞻:“还请转告太尉,最迟六月,我必出长安,而后走武关,入汉水,汇入长江,顺江而下,再由晋陵北上。”
  
  护卫他南下的将士们,家眷大多都在晋陵,而且走这条路线,也比由洛阳东出要更安全。
  
  刘裕虽然收复了中原,但中原很乱,盗匪横行,不过这都是次要的,刘义真主要担心会有魏军南下截杀他。
  
  如果所料不错,那个时间点,北魏应该会在河北布置重兵,以防河北鲜卑人暴动。
  
  刘义真当初引诱赫连璝渡河截杀自己,是迫于无奈的做法,如今形势不同了,不需要他再去冒险,刘义真自然要惜命。
  
  至于他明知道北魏的这项国策,仍然决定扶持胡夏,则是担心胡夏过度虚弱,也有可能致使北魏临时改变策略,暂缓推行这项国策,改以攻取朔方为先。
  
  时间来到四月下旬,河东太守朱超石让人星夜兼程地送来消息,确认了北魏发布诏令,迁徙河北鲜卑人往代郡。
  
  朱超石孤悬于河东,除了镇守蒲坂外,也需要他收集北魏的情报,这也正是他的职责所在。
  
  刘义真知道北魏因为此事,大概率会消停一两年,因为他们把不满的河北鲜卑人迁到代郡,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动用京畿军团出征。
  
  否则,京畿军团一旦出动,而在代郡的河北鲜卑人趁机暴动,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如果北魏整合了这群河北鲜卑人,同样会壮大他们京畿军团的实力,原时空中,拓跋焘南征北战,这些河北鲜卑人的功劳可不小。
  
  但是刘义真不怕与北魏拼发展,他在南方的时候,也不会什么都不做。
  
  如今既然朔方已经安全了,刘义真也没必要继续留在安定郡,终于可以班师返回长安。
  
  他留下了王康与八千安定将士,杜骥也被留在了这里,他还需要带着窦明、班峻等人负责均田。
  
  刘义真是真的舍得给杜骥派活。
  
  然而,杜骥毫无怨言,身上的担子越重,他也越发对未来满怀憧憬。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
  
  王康、杜骥送刘义真出城。
  
  刘义真先是叮嘱王康务必保境安民。
  
  又对杜骥道:“待朝廷政令送来,度世便可着手分田,务必先军士,后隐户,等到分完田地,即刻南下,倘若我已不在关中,可往彭城寻我。”
  
  刘义真可以让杜骥在安定均田,但不能让他负责关中腹地的均田事宜,这并非不信任杜骥,而是在保护他。
  
  因为宰辅就不能是孤臣,必须要有自己的派系、拥趸,一个没有基本盘的宰辅,很难有所作为,甚至会沦为泥塑相公,纸糊宰辅,成为皇帝与群臣间的传话筒。
  
  空有宰相之名,却无相应的权势。
  
  杜骥的基本盘在关中,他是刘义真钦点的关中士人领袖,刘义真当然不会让他们打擂台。
  
  如今不断安排杜骥做事,既是锻炼,也是为了给他刷政绩,等到将来青云直上的时候,才能堵住南方士人的悠悠众口。
  
  杜骥明白,刘义真让自己暂时离开关中,是希望未来朝廷在渭南、渭北均田,甚至清查田亩、隐户的时候,自己能够置身事外。
  
  虽然杜骥一直在辛勤奔波,但刘义真也确实是在替他铺路,不由动容道:“下吏肝脑涂地,亦不能回报府主恩德。”
  
  刘义真笑了笑,又安抚了杜骥几句,见王镇恶、王基等人已与王康挥泪道别,于是一声令下,三万余将士随他班师,沿着泾水南下。
  
  七日后,大军行抵新兴郡。
  
  马晟此前没有与班峻、窦明等人一般,跟随刘义真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