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上桌吃席(6) (第2/2页)
  
  大家都不是傻子,司马昭明面上那一套说辞,都是些场面话。
  
  就是逼迫他们这些洛阳的官僚大员们伏低做小,支持他登基称帝的。
  
  这么大一个坑,谁主动跳进去谁就要先服软,谁先服软谁就要被拿捏。
  
  如果被拿捏了,那么家族利益就得不到保证了。好不容易等到开国大典要上桌吃席了,这时候服软,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所以事情就被卡在这里了。
  
  石守信还能沉得住气,但司马昭显然是定力不够,已经有点慌了。
  
  他连忙将石守信喊到晋王府里问询,试图寻找对策。
  
  几天不见,司马昭再也不复几天前的兴奋和踌躇满志,现在脸上愁云惨淡,就差没有哭出来。
  
  刚一见面,他就一脸急切开口询问道:“还有十来日便是秋分了,你抓了那么多人,却连一条蛇都没有引出来,这可如何是好?”
  
  司马昭问询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
  
  “殿下,正因为某些人看懂了您想要什么,他们并不想就范,所以才拖着不行动呀。
  
  如今这局面,乃是一切尽在掌握,为什么要慌乱呢?”
  
  石守信慢悠悠的回答道。
  
  在他看来,轻易服软必有毒计。
  
  目前没有动静,反倒是大家都想坐下来谈的信号,这时候沉不住气那就前功尽弃了。
  
  听到这话,司马昭心中稍安。他沉吟片刻,叹了口气反问道:“难道就这样等着?”
  
  “非也,今日让朝廷下旨,将这些人流放辽东便是了,明日便动身。
  
  殿下可以派人去通知这些人的家眷,让他们准备一些御寒的衣物,明日送行时交给这些人。”
  
  石守信微笑说道,将早就写好的信,递给对方。
  
  不是不能当面说,而是以书面的形式呈上来,显得成竹在胸,而不是整天混日子。
  
  将信看完,司马昭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依你之见,是今日把风声放出去,明日将这些人押送到孟津渡口,让他们和家人告别,把声势搞大一点。
  
  然后继续再抓一批人,是这样么?”
  
  司马昭追问道,面色已经不似刚才那般焦急。
  
  石守信点点头,这一招看似平淡,实则透露出一个重大信息:司马昭即便是今年不登基,也不会轻易妥协。如果大家都不劝进的话,那么司马昭也不介意对洛阳城内不听话的政治势力动动刀子。
  
  “这么多人流放,总要找个合适的理由吧?”
  
  司马昭微微皱眉询问道,这一波动静太大了。
  
  “理由就是酝酿谋反啊,难道他们有没有谋反,朝廷还要跟别人解释吗?”
  
  石守信反问道。
  
  “其他人且不说,王恺是孤的妻弟,难道他也谋反吗?”
  
  司马昭被石守信给气笑了。
  
  然而,石守信却是正色说道:
  
  “若是殿下登基称帝,那王恺是外戚自然没有谋反。可如今是曹魏的天下,曹奂才是天子。
  
  对于曹家人来说,王恺他是个忠臣么?他要是个忠臣的话,那应该站在曹氏这边才对呀!”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直接浇到司马昭头上!
  
  临近改朝换代,司马昭的思维已经是把自己当做皇帝了。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他现在还不是皇帝,而且对于曹魏来说,他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贼!
  
  现在是曹奂下圣旨将这些肥羊流放,他们与司马家的关系越亲近,就越是证明他们是反贼的亲信,被流放不是很正常么?
  
  “殿下,新朝雅政,大赦天下呀!”
  
  石守信提醒了一句。
  
  司马昭这才缓缓点头。
  
  “新一批要抓的,就是这些人,对么?”
  
  司马昭将手里的信扬了扬询问道,这封信中附上了下一批要抓捕的人。
  
  “确实如此,明日流放之人启程后,下官便会动手。
  
  双管齐下,相信有眼色的人会明白殿下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样都不服软,那殿下就要担心一下,他们是不是真的对您忠诚了。”
  
  石守信一边劝说,一边在里头夹带私货。
  
  不过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司马昭做了这么多戏,谁家要是还觉得自己劳苦功高,要多拿多要,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言之有理,就这么办吧,孤会让天子下圣旨的。”
  
  司马昭点点头道。
  
  ……
  
  山雨欲来风满楼。
  
  洛阳城内那些心思深沉的老狐狸们,对朝廷的风向变化最是敏锐不过。
  
  流放的风声刚刚传出,当天入夜后,卫琇就来司隶台找石守信了,说是贾充相邀,在李氏家中密谈。
  
  贾充拜托前妻李氏出面联络,李氏又委托寄宿在她那边的卫琇去找人。等石守信坐着马车来到李氏家中的时候,贾充已经等了很久。
  
  桌案上摆着的酒菜,也都凉透了。
  
  让贾充等候多时,这个面子可谓是给足,甚至是让石守信有点“受宠若惊”。
  
  李氏退出厢房后,贾充给石守信倒了一杯酒,笑眯眯的问道:“裕娘你见过了吗?”
  
  “未曾,整天都在办正经事,没有时间来这里见面。”
  
  石守信公事公办说道。
  
  “那现在见一见,也不错嘛。”
  
  贾充意味深长的建议道。
  
  石守信却是抬起手,直接婉拒道:“石某好色,见到美人就管不住下半身。若是现在见裕娘,必定会当着贾公的面跟她行房,想来不太雅观,还是改天再见也不迟。”
  
  石守信最讨厌那些节外生枝的事情,他口口声声说“好色”,说见到美人走不动路,实际上拒绝起来比谁都干脆。
  
  贾充收起脸上轻佻的微笑,对石守信正色问道:“贾混明日要流放辽东,可有此事?”
  
  “有的,铁板钉钉。”
  
  石守信点点头,很是大方的承认了。
  
  “你今日得罪这么多人,将来怎么办?”
  
  贾充再问,似乎是跟目前的事情毫无关系。
  
  “石某今日的地位,是我一刀一刀玩命砍出来的。
  
  被抓的这些人里头,除了石乔外,谁又真的给过我助力?对我有恩情?
  
  要办事就会得罪人,要想不得罪人,那还不如回家种田去。”
  
  石守信看向贾充问道。
  
  “看来你已经想明白了啊,那贾某就不问了。
  
  今夜你可以在这里留宿。”
  
  说完,贾充起身就要走,他已经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了,再说就是多余的废话,没必要说出来。
  
  然而石守信却走得更快,像是怕中美人计一般,率先出了厢房。
  
  他看到不远处某个灯笼旁边,有个年轻又窈窕的女子在偷看自己,隔着有点远看不清面容如何。
  
  于是石守信只是对她点了点头,便不再去看。
  
  这位女子肯定是贾裕,只是他此刻并不方便上前去打招呼。
  
  石守信与贾充一同出了李氏的宅院,门口要分别的时候,贾充拍了拍石守信的胳膊说道:“以后啊,你来洛阳走亲访友或者述职都无所谓,但尽量别回洛阳做官了。你在洛阳官场是混不下去的。”
  
  说完,转身便走,贾充没有丝毫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