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做大做强 (第2/2页)
“刘书记,省纪委的人,今天上午来我们厂里了。”蔡国强的声音压得很低。
“哦?他们找你了?”
“找了。”蔡国强说,“专门问了我们和你们乡签订的那份板蓝根收购合同的细节。”
“你怎么说的?”刘清明问。
“我……我当然是实话实说。”蔡国强叹了口气,“刘书记,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这份合同的金额超过一千万,采购量又远超我们厂的正常需求。省里的人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太正常了。”
“他们翻来覆去地问我,是不是收了什么好处,或者有什么私下的协议。这让我怎么回答?”
蔡国强的抱怨,在刘清明的预料之中。
换做任何人,都很难相信,一家企业会心甘情愿地签下一份对自己来说,明显“不合理”的协议,背后没有任何利益输送。
“蔡厂长,你不要有顾虑。”刘清明说,“你只需要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就行了。我们的合同,每一个字都经得起调查。”
“可问题是,真实情况说出来,他们也不信啊!”蔡国强有些激动,“刘书记,你能不能给我交个底,你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你们家是开药铺的?”
刘清明笑了。
“我家是卖手机的。”
电话那头的蔡国强明显愣住了。
“不过,我们乡,马上就要有自己的‘药铺’了。”刘清明接着说。
“什么意思?”
“我们乡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医药药材和医疗器械的销售资质。”
刘清明的话,像一颗炸弹,在蔡国强的脑子里轰然炸开。
“你们……你们乡要开药店?”蔡国强的声音都变了调。
“对。”刘清明肯定地回答,“而且不止是开药店那么简单。”
“蔡厂长,你听我说。”
刘清明把自己的构想,清晰地传递给了对方。
“我们云岭乡,有最适合板蓝根以及其他各种药材生长的土壤和气候,这是我们的原料优势。”
“你们云州制药厂,有成熟的生产线和技术,这是你们的生产优势。”
“我们把原料种出来,委托你们生产成成品药。我们拿到成品药,再通过我们自己的销售渠道卖出去。”
“从原材料种植,到成品生产,再到终端销售,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你想想,这中间能产生多大的价值?”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蔡国强在消化刘清明描绘的这幅蓝图。
一个贫困乡,居然有如此庞大的野心。
他们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原料供应商,而是要打通上下游,自己做庄家。
“刘书记……”过了许久,蔡国强才重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你的意思是,我们两家,未来还会有更深入的合作?”
“当然。”刘清明说,“这次的合同只是一个开始。等我们的销售资质批下来,我希望,能拿到你们云州制药厂所有成品药的区域销售代理权。”
“除了你们厂,我还会跟省内,甚至省外的其他药厂谈合作生产。”
“我们的目标,是把云岭乡打造成一个集优质药材种植、药品生产代工、以及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
蔡国强彻底被镇住了。
他原本以为,刘清明只是个胆子大、路子野的乡干部。
现在他才发觉,对方的格局和眼光,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我明白了,刘书记,我完全明白了!”蔡国强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跟工作组的人说了!”
“还有,关于销售代理的事情,我会立刻向厂党委汇报!我们马上起草一份正式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样,也能更好地应付……呃,配合工作组的调查。”
“不是应付。”刘清明纠正他,“是光明正大地,接受组织的检查。”
“对对对,是接受检查!”蔡国强连声应道。
挂了电话,刘清明靠在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
有了云州制药厂的官方背书,纪委那边的调查,应该很快就会有结论。
笼罩在云岭乡上空的疑云,即将散去。
他端起茶杯,准备喝口水润润喉咙。
可杯子刚到嘴边,口袋里的手机,又急促地响了起来。
是一个熟悉的省城号码。
省委大秘方慎行。
刘清明按下接听键。
“刘清明同志吗?我是方慎行。”
电话里传来的,方慎行沉稳的声音。
刘清明心里咯噔一下。
方慎行轻易不会直接给他打电话。
“方主任,您好。”
“你现在立刻来一趟省城。”方慎行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急切。
“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