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身份转换,和时间沉没成本 (第2/2页)
“这也给了犯罪分子因地制宜地去选择骗术的机会。”
南祝仁继续切换PPT。
【诈骗犯B:“还是不太行,这边没法取消,可能是因为您的账户太久没有金额的变动的和使用了。”
W:“那怎么办?”
诈骗犯B:“您试着操作一下,能把支付饱里面的钱提到自己的卡里面吗?操作小心一点,请一定要提到自己的卡里面,不然我这边说不清,很麻烦,万一说诈骗什么的……”
W:“可以。”
诈骗犯B:“稍等,我看看……我这边还是显示不行,甚至都没显示你的账户有什么变动。您点开[个人中心]界面,都有什么操作是可以用的,麻烦报一下?”
W:“余额转账,基金,花呗,借呗,余利宝……”
诈骗犯B:“刚刚转账试过了,还是没法激活你的账户配合我们这边的操作,其他的能试一下吗?”】
南祝仁切换幻灯片。
之后的逐字稿里面,能够看出来W老师越来越急躁,说话开始越来越冲,而诈骗犯B则用一种带着不耐烦、但是碍于职业要求不得不耐着性子的感觉继续和W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W先生依次完成了支付饱的基金开通,花呗开通,借呗开通并且借了5万元整,最后完成了余利宝的开通。”
南祝仁每切换一张幻灯片,便是W先生在诈骗犯的引导下完成了一个功能。
看似繁杂,其实关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借呗开通,并且获得了5万元的余额。
“这是犯罪分子第二个厉害的地方——耐心。”
南祝仁指着PPT的地方:“在大家以往看到的案例,通常都只有几百个字来描述;同时流程被简化,所以同学们可能对于诈骗的流程有些误会。”
“你们可能觉得诈骗分子会单刀直入,会迫不及待,整个过程可能在十几分钟乃至于几分钟内就会完成。他们会广撒网,会专门骗傻子,遇上稍微有点警惕的人他们就会立刻转换目标,不浪费时间。”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南祝仁把PPT返回,从诈骗犯开始确认W先生支付饱功能那页开始,一张一张逐字稿地回放。
“这个过程中,诈骗犯B引导受害人W先生尝试了支付饱的所有功能,这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
“而因为高度参与和高注意力集中,受害人W并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放弃,反而是愈发地急躁。”
“在一般的案件中,诈骗犯都会利用小额的转账作为一定的【沉没成本】,去引诱被害人进行最终的大额转账。”
南祝仁道:“但是这里,犯罪分子很聪明,也用了【沉没成本】加深受害人的卷入,但不是用钱作为成本,而是——【时间】。”
南祝仁点了点放映器:“直到现在,犯罪分子才尝试第一次让受害人W先生去进行【转账】的操作。”
“但也不是单刀直入地‘要钱’,而是继续伪装。”
幻灯片继续放映。
【诈骗犯B:“很抱歉,我们试试最后一个办法吧。我们试着用你转账的功能给我这里后台发送一个验证码。”
诈骗犯B:“你要在转账金额里面输入一个10位数的序号,在转账的账户里面输入一个2位数的账户。您肯定没有10位数这么多的余额,2位数的账户也根本不存在,我们只是需要通过这个功能发送一个后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