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 第213章 官僚所谓的“自然选择”(万字合章)

第213章 官僚所谓的“自然选择”(万字合章)

  第213章 官僚所谓的“自然选择”(万字合章) (第1/2页)
  
  挂断了第一次通讯,马克让林予安等待他的消息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次经过观察口,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眼外面那个越来越虚弱的小家伙。
  
  这一个小时,是他参加挑战以来最漫长、最煎熬的一个小时。
  
  终于,卫星电话再次响起,刺耳的铃声划破了庇护所内的死寂,是马克主动打了过来。
  
  “马克。”林予安的声音有些沙哑。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混杂着电流声的沉重叹息,马克的语气比之前更加疲惫。
  
  “安,我有个坏消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消息。”
  
  “我联系了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的一位主管,甚至动用了我的一些媒体高层关系。”
  
  “找到了萨斯喀彻温大学的一位北极熊研究专家,试图从学术角度给他们施压。”
  
  ”但结论……很操蛋。”
  
  马克的声音里透着深深的无力,“林,这件事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
  
  “他们的官方回复,几乎是从标准作业手册里抄下来的。该幼崽的独立生存几率,根据统计数据,低于5%”
  
  “其所处位置过于偏远,任何直升机救援行动都面临极高的天气风险和成本。”
  
  “根据加拿大《物种风险法案》的精神,我们应避免对野生动物的自然选择过程进行非必要的干预。”
  
  “自然选择?”林予安怒火中烧。
  
  “它不是在和同类竞争中被淘汰,也不是因为先天不足,它只是被母亲遗弃了!这算什么自然选择?”
  
  “我就是这么跟他们说的!”马克的音量也大了起来,充满了挫败感。
  
  “而且你猜怎么着?我退了一步,我说‘好,既然你们的人力有风险、有困难,那授权给我们呢?’”
  
  “我们有紧急备用直升机,我们可以自己承担所有费用和风险,只需要他们开一张临时的许可,一张该死的纸!”
  
  “结果呢?他们直接拒绝了。”马克的语气里充满了嘲讽。
  
  “他们说,授权给非官方的、尤其是外国的商业媒体机构来处理受保护物种,这在程序上是不可能的,会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
  
  “我问他们,如果这只熊出现在丘吉尔镇的街道上,你们救不救?他们当然会救!”
  
  “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狗屁原则问题,真正的原因是政治和公关!”
  
  “他们害怕失败的负面影响,一旦他们决定救援,直升机飞过去,加拿大的媒体都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
  
  “如果幼崽在他们手里死了,新闻标题会是什么?”
  
  “‘加拿大官方救援不力,全球直播下北极熊幼崽惨死’,这对他们的国家形象和旅游业,都将是巨大的公关灾难。”
  
  “所以,让它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自然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零风险、零成本、甚至在报告里都无需提及的选择。”
  
  马克继续道:“还有更恶心的,他们对我们节目组充满了戒心,那个官员几乎是在暗示我,这是不是我们为了收视率策划的剧本。”
  
  “在他眼里,我们是一个唯利是图、不可控的美国媒体。担心这是我们挖好的坑,等着他们跳进去,最后陷入被动的舆论漩涡。”
  
  “所以,他们选择用最保守、最官僚的方式来处理——就是什么都不做。”
  
  林予安听完,彻底沉默了,原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抉择,没想到这背后却是一张由政治、媒体、国际关系和官僚主义织成的冰冷大网。
  
  而那只小熊,就是这张网中最无辜,最脆弱的牺牲品。
  
  “所以,”林予安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就因为他们那套肮脏的政治算计和懦夫般的胆小怕事,它就必须得死?”
  
  电话那头传来马克长长的、沉重的叹息,这一次,是纯粹的属于一个普通人的叹息。
  
  他沉默了足足十几秒,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当他再次开口时,语气完全变了。
  
  马克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总制作人,而更像一个在酒吧里和朋友说真心话的普通人。
  
  “林,我们换个话题。聊聊设备吧。”马克的语气突然变得很平静。
  
  “你也知道,在北极圈的边缘,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锂电池的化学活性会大幅降低。”
  
  “摄像机的电池馈电、续航时间锐减,甚至直接宕机,都是我们技术团队每天都在处理的常规问题,不是吗?”
  
  “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你的设备因为极端低温,导致丢失了一些素材……从节目组的角度来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技术问题。”
  
  马克的声音压得更低,林予安瞬间明白了马克的言外之意。
  
  马克继续用那种平静但充满暗示的语气说道:“还有,我会在我这边,尽我所能地去想别的办法。”
  
  “比如,联系一些非政府组织,像‘国际北极熊组织’之类的,但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需要时间。但我会尽快。”
  
  “林。”马克的语气恢复了一丝制作人的威严,但这威严之下,却隐藏着无法言说的关切。
  
  “我必须对整个节目组还有赞助商负责。不能冒着违反加拿大野法律的风险,给你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你明白吗?是任何。”
  
  “节目组的直升机,不可能给你送来一节备用电池或者一块鹿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非你按下紧急退赛按钮,或者你赢得了挑战,否则那架飞机只会出现在天上,作为航拍镜头的一部分。”
  
  “作为节目制作人,我必须为整个团队、为其他参赛选手、为公司的法律和财务负责。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立场。”
  
  电话挂断了。
  
  林予安静静地站着,马克的每一句话都在他脑中回响。
  
  他笑了笑,官方的冷漠,马克的默许,像两块沉重的砝码,彻底压垮了他心中那条关于“规则”的防线。
  
  不再有任何犹豫,他转过身,走向了庇护所内的几个固定摄像头。
  
  他伸出手,在镜头前停留了片刻,然后仿佛是确认了它们已经是“馈电的状态”了。
  
  这个决定,将让他独自面对所有的风险,但也让他,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底线。
  
  林予安缓缓推开了庇护所里,那扇由他亲手打造的木门。
  
  “吱嘎——”
  
  一股夹杂着冰晶的极地寒风猛地灌了进来,瞬间驱散了壁炉带来的暖意,也吹散了他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
  
  他向前走了几步,靴子踩在门外的积雪上,发出“咯吱”的轻响,站定在了那个小生命的世界里。
  
  没有了观察口的阻隔,他与它之间只剩下几米冰冷的空气。
  
  那只小熊立刻警觉地看了过来,身体本能地一缩,林予安终于彻底看清了它的眼神。
  
  那是一双黑曜石般纯净的眼睛,本该倒映着世界上所有的新奇与活泼。
  
  但此刻,里面却空无一物,只有一种被生命本身所累垮的、几乎要熄灭的疲惫。
  
  它看着林予安,那复杂的眼神里,混杂着对巨大生物的本能畏惧。
  
  但畏惧之下,眼神里还藏着一丝微弱到令人心碎的、对可能带来温暖和食物的……希望。
  
  林予安太懂这种眼神了。
  
  那是在黑暗与冰冷的绝望边缘,耗尽所有力气,只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眼神。
  
  眼前的这只小熊,就像是镜子里当年那个无助的自己,同样被抛弃在冰冷的世界里挣扎,同样在等待一个不知是否会降临的奇迹。
  
  “去他妈的公约,去他妈的官僚主义!”
  
  “去他妈的‘自然选择’和‘危险先例’!”
  
  既然官方放弃了它,规则束缚了它,那他就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它争取一个机会。
  
  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一切完整地记录下来。
  
  心念微动,他从只有自己知道的空间中,取出了那台黑色的GoPro运动相机。
  
  他熟练地将相机固定在胸前的挂带上,卡扣发出“咔哒”一声清脆的声响,仿佛一个仪式的开端。
  
  他仔细调整好角度,确保能以最直接的第一视角,记录下他接下来的所有操作。在检查了电池满格的标志后,按下了录制按钮。
  
  一声微不可闻的“滴”声后,他胸口处,镜头旁那个小小的红点,开始在灰白色的天光下规律地闪烁。
  
  从这一刻起,这个镜头将不再是节目组置身事外的观察者,而是以他的第一视角,成为这场救援最直接、最无可辩驳的见证者。
  
  这台相机,将是他唯一的黑匣子,他需要向未来的某些人——无论是马克、法律机构,还是全世界的观众——证明。”
  
  “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一个被同情心冲昏头脑的莽夫的无知伤害,而是基于科学和善意的、有计划的救援。”
  
  做完这一切,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只小熊,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雪井冰箱旁,在马克承诺的“转机”到来之前,他必须让这个小家伙活下去。
  
  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抓住那块沉重的压顶石板,猛地将其费力地挪开。
  
  就在他揭开下方木板盖子的瞬间,一股浓郁冰冷的鱼腥味,从塑料桶里直接散发了出来,迅速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
  
  原本趴在雪坑里一动不动,如同一块普通白色岩石的小北极熊,那小小的黑色的鼻子突然猛烈地抽动了几下。
  
  它的耳朵也微微转动,捕捉着这股气味,那源于食物的气味,激活了它那即将熄灭的求生的本能!
  
  它挣扎着,用两条虚弱的前腿撑起上半身,脑袋无力地抬起,茫然地四处嗅探。
  
  当它最终锁定气味的来源,林予安和他身边的那个雪井时,它的身体爆发出了一股令人心疼的微弱力量。
  
  它踉踉跄跄地朝着林予安的方向走了几步,那步伐与其说是行走,不如说是一连串控制不住的跌撞。
  
  它的后腿显得格外无力,每走一步,身体都会向一侧歪倒,需要用前爪在雪地里使劲扒拉一下才能稳住身形。
  
  喉咙里发出一阵阵急切而微弱的“哼哼”声,那声音嘶哑而细小,充满了对食物的极度渴望,又夹杂着因虚弱而无法大声的可怜。
  
  林予安的心被这副景象狠狠地揪了一下。
  
  他从桶里拿出了三条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红点鲑,没有直接扔过去,而是缓缓地后退了几步,将鱼放在了庇护所的门口。
  
  这是他最后的试探,也是对小北极熊状况的最终诊断。
  
  小熊闻着那更近更浓郁的味道,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光亮。它犹豫了一下,本能的畏惧让它不敢轻易靠近那个高大的人影。
  
  但腹中那灼烧般的饥饿感最终战胜了一切,它一瘸一拐地几乎是拖着后腿挪到了门口,用鼻子在那几条冻鱼上使劲地嗅了嗅。
  
  然后叼起其中一条,就开始用它那还没长齐的粉嫩的乳牙,费力地啃食起来。
  
  林予安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胸前的GoPro忠实地记录下这令人心碎的一幕。
  
  他听到了那细微而清晰的、牙齿刮擦着冰冻鱼皮的声音,“咯吱……咯吱……”,那声音里充满了徒劳与无力。
  
  小熊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小小的脑袋甩来甩去,试图从鱼身上撕下一块肉来,但那条鱼对它来说,就像一根无法撼动的铁棍。
  
  啃了半天,除了在鱼身上留下一排浅浅的、几乎看不见的牙印,和一些自己的口水外,一无所获。
  
  它似乎有些急躁和困惑,停下了动作,抬起头,用那双纯净又无助的眼睛望着林予安。
  
  那眼神仿佛在问:“为什么?为什么食物就在嘴边,我却吃不到?”
  
  林予安没有立刻上前,而是对着胸前的GoPro诉说:“它的捕食能力为零,它的乳牙根本无法破开冻鱼,下颚力量也严重不足。”
  
  “这证明它还完全处于哺乳期,根本不具备处理固体食物的能力。现在给它蛋白质毫无意义,还可能加速它的死亡。”
  
  他的目光锁定在小熊不受控制颤抖的身体上。
  
  “它一直在发抖,这种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身体在通过肌肉的不自主收缩,试图产生热量来维持核心体温。”
  
  “这是一种极度危险的信号,说明它自身的能量储备已经基本耗尽,产热的速度已经跟不上热量流失的速度了。”
  
  “它现在每在室外多待一秒,它的生命就在倒数,单纯的食物,就算它能吃下去,也无法立刻转化为热量来对抗低温症。”
  
  “现在救它的优先级,已经不是‘喂食’,而是‘复温’。”
  
  “救援方案必须分两步走,现在必须立刻将它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进行被动复温,阻止核心体温继续下降。”
  
  “然后在它的体温开始稳定后,为它提供高热量、高脂肪的流质食物,补充能量。”
  
  这番冷静的分析,仿佛在证明他不是一个被同情心冲昏头脑的普通人,而是一个正在制定抢救方案的医生。
  
  看着小北极熊水汪汪的眼神,这彻底击溃了林予安心中那道由“不能接触规则”筑成的最后防线。
  
  不再迟疑,慢慢地、极其轻柔地,迈步上前。这一次,小熊只是虚弱地看着他,连后退的力气都没有了。
  
  它的身体在寒风中不受控制地颤抖着,那身洁白的绒毛也因为沾染了雪水和污渍而显得有些凌乱,紧紧地贴在它瘦弱的骨架上。
  
  林予安蹲下身,伸出手,轻轻地将小熊的身体抱在怀里,当他的手掌触碰到小熊的身体时,一股冰冷感瞬间传来,让他心中一惊。
  
  这已经不是北极熊该有的体温,这是生命正在快速流逝的信号!这印证了他刚才所有的判断,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他没有再耽搁一秒,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只有十几斤重的小家伙,像捧着一件最珍贵的瓷器一样,抱进了温暖的庇护所。
  
  将它放在壁炉旁自己的睡袋上,温暖的火光立刻笼罩了它小小的身体,庇护所内干燥温暖的空气,将它身上那股刺骨的寒意缓缓驱散。
  
  或许是突然接触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安全感,小家伙紧绷的身体奇迹般地放松了下来,喉咙里发出了一声满足的,带着奶音的哼哼。
  
  它甚至笨拙地伸了伸后腿,将自己更深地埋进柔软的睡袋里。
  
  GoPro镜头那个小小的红点,正在完整的记录下了这跨越物种的温柔的一幕。
  
  林予安跪坐在睡袋旁,伸出手,只是想帮它调整一下姿势,让它离火焰更近一点。
  
  但就在他的手掌靠近时,小熊却下意识地,将它毛茸茸的小脸,轻轻地、试探性地蹭了蹭他温暖干燥的手掌。
  
  动作很轻,带着一点点迟疑,仿佛是在确认这个巨大的生物没有恶意。
  
  那柔软的绒毛和掌心皮肤接触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触感,像一道暖流,瞬间击中了林予安内心最深处的地方。
  
  林予安能感觉到它皮肤下细微的骨骼轮廓,和那几乎感觉不到的微弱的体温。
  
  他笑了笑,动作变得更加轻柔,用手指挠了挠小家伙的下巴。
  
  小熊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甚至翻过身,露出了自己毫无防备的毛茸茸的肚皮。
  
  林予安轻声对这个似乎能听懂话的小家伙说:“欢迎来到我家。在他们来之前,你得先撑下去。”
  
  他知道,当务之急是让它的体温回升,并为它制作一份它能够消化吸收的食物。
  
  单纯的温暖只能延缓死亡,只有能量,才能逆转这个过程。
  
  “对于一个两个月大的北极熊幼崽来说,它的主食只有一个,脂肪含量超过30%的母乳。”
  
  林予安对着胸前GoPro的镜头,声音低沉而稳定,开始记录自己的操作思路。
  
  这既是向未来可能的听众做出的专业解释,也是为自己挑战规则与法律的孤注一掷行为,立下的一份无可辩驳的证词。
  
  “直接喂它肉,只会害了它,它的消化系统,特别是分解蛋白质的酶系统还未发育完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