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近况 (第2/2页)
纪秦娥放下东西,请带来的随从帮忙看着,随秦香莲驾着马车往镇里去,一路上把开纸坊的事情都告诉纪秦娥。
四周的风景在倒退,纪秦娥听得津津有味,待秦香莲讲完,纪秦娥也开始说些她们在江南的事情:“本大家都要回来看你们的,是太忙,实在抽不开身,我们那也开了个纺织学院,各家牵头,织宋和骙骙都出去当老师了,她们俩配合得最好,心有灵犀,织得也快花样又多,远近闻名。”
又讲起小麦绝收碰上泉州兴建市舶司,江南各地春季都开始了种起了棉花,规模空前盛大,以布易米。
在秦家庄待了这么几年,陈老娘也是种棉花的一把好手,现都成了棉花种植专家,就是有不知道的,问她的人多了,她取东家之长补西家之短,也能琢磨出来,更是越来越专业。
秦香莲追问起何氏与陈跛子,纪秦娥见她确实不避讳这个,才又说起了俩人的近况。
何氏在江南没有孩子带,纺织用不着她,又不下地种田,初来乍到,江南饮食不惯,天天帮着琢磨些吃喝之事,日日家里香味往外头飘,吸引了一波不请自来的食客,现已在江南开了家小小食肆。
纪秦娥捏了捏自己的脸:“去的时候水土不服,都瘦了,江南菜不合我们家的胃口,还是阿姑手艺好,大家现在不仅长回来,还胖多了。”
秦香莲笑起来,美得纪秦娥挪不开眼,夸她一通越长越好看,才说起陈跛子。
陈跛子那是天生做工匠的,纪秦娥家来送粮的船有一艘撞上浮冰,歪了方向又撞上礁石受了损,那可不是龙舟,是能航海的大船,可陈跛子拿眼一看就知道如何修。
船工还担心回不去,回去也不好交代,愁眉苦脸的,结果修完的船却比从前还好用,回去的路上都成了头船,林氏听说陈跛子有这本事,爱才心切,三顾茅庐请陈跛子去林氏造船工坊。
陈跛子不愿意去,林氏软磨硬泡也只答应看图纸指点一二,就这么一日日看图纸,一日日改,陈跛子的一颗心就跟着飞了,家里谁都有自己的事业,他也按捺不住,到底拿了包袱奔林氏去。
现在,林氏造船工坊,都叫陈跛子一句陈总工,就连跟着他的姜岸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人尊重。
秦香莲问:“金阿姊呢?”
俩孩子也接到了,麻溜爬上马车凑过来问:“三个宝哥哥呢?”
俩孩子如今金童玉女般,眼眸明亮俱是灵性,走路都自有一派风范,纪秦娥一个个细看半天才回答。
金氏重操旧业,在河湖上捕鱼为业,供货给何氏的食肆店,至于那仨宝,纪秦娥不禁叹了口气,说懂事也不懂事,说不懂事竟也是懂事的。
此事说来话长,纪秦娥又提出要去张氏纸坊看看,秦香莲便先不回家,带着纪秦娥和孩子们往纸坊去。
这会儿,庆霞与庆夕该也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