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舒尔茨的顿悟 (第2/2页)
其第一陈类c1(V)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绝对的上界姿态,冷酷而精确地钳制住了涡管湮灭时最狂暴、最不可预测的能量耗散!
拓扑的“骨”与复几何的“魂”,在陈类的数值上完成了终极统一。
当看完这篇论文,陶哲轩浑身大汗淋漓,有种炎热的夏天去室外打了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汗水湿透全身后回到空调屋里的爽快感。
不过很快,他又有些沮丧。
在陈辉这个成果面前,他的等式理论计划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他这辈子都很聪明,很喜欢寻找一些捷径,这让他轻松的做出让全世界99%的数学家都难望项背的成果。
比如这一次对人工智能在数学证明上的运用,又何尝不是一次捷径的探索。
但现在,他忽然有些迷茫。
他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
很多年前就有人跟他说过,他在浪费自己的天赋,如果他能够专注在某一个问题上,以他的天赋,他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但那时年轻气盛的他不以为然,这些年他也从没有后悔过,因为他已经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做出了惊人的成果,成功者是不会反思自己会不会错的。
我都成功了,你还说我错了?
但现在,看着眼前这篇论文,看着陈辉的名字,他忽然有些迟疑。
或许,如果当年自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会不会,自己也能跟现在的陈辉一样?
不过很快他就从迷茫中清醒过来。
他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早已不是当年的少年,早已没有回头路了。
苦笑一声,双手放在键盘上,回复国际数学联盟邮件,给出了自己的审稿意见。
他也很快恢复情绪,拿起手机,作为最喜欢玩社交平台的大数学家,他当即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动态——恭喜辉完成NS方程证明,完美的证明过程,叹为观止!
五十知天命。
到了他这个年纪,早已与自己和解,不会轻易陷入内耗。
【卧槽.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被解决了?!陈辉这是随手扔了个王炸啊!陶哲轩还亲自盖章认证,数学史要改写了!】
【研究了五年NS方程的我:这次可别再像2014年那样‘差一点’了……不过既然陶神说没问题,我先小激动一下!疯狂刷新arXiv】
【有意思,五角大楼刚解密UFO文件,就冒出个‘无名之辈’解决了NS方程?巧合?另外同行评审呢??】
【陈氏证明→抗量子区块链→速买$数学币!】
【应用数学家:‘这将改变工程学!’纯粹数学家:‘但够优雅吗?’陈辉:甩出300页满是PDE的PDF】
【克雷研究所没官宣之前,我的百万美元香槟绝不开封,还记得当年那个证明庞加莱猜想后消失的毛子吗?】
【楼上的别等了,陈神已经领过克雷研究所大奖了】
【一年领一次克雷研究所大奖,想想都刺激】
陶哲轩的动态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华夏虽然内外网隔离,依旧有不少搭梯子的网友在外面冲浪,跟西方网友对线一番后,果断将这个消息搬运到了国内。
这个消息还在国内发酵时,就已经在西方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舒尔茨刚刚完成实验走出实验室,就从学生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得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他嘴角微张,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他最近在高温超导上突飞猛进,继上次的突破后,他们已经再次发现了性能更好的,适合工业化的超导材料,接连的突破让他充满了斗志。
陈辉对NS方程的证明就像是当头棒喝,让沉浸在接连突破之中的他幡然醒悟。
材料预测模型的关键难点早已解决,后续的突破是早就注定了的,他们不过是在消化模型突破带来的红利罢了。
他这些天做的工作不过是数据的积累和模型调整,这样的工作,让他的学生来做就已经能完全胜任了,怪不得陈辉在发表论文之后就不再关注着方面的研究。
他却被一个个突破迷晕了眼睛,白白浪费大量时间。
“穆勒,接下来的实验和优化工作就交给你了。”
舒尔茨眼神恢复清明,看向自己这个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找我。”
他要去解决更加艰深的问题!
“哦,对了,把陈教授的论文打印一份给我。”
舒尔茨吩咐一句,快步往食堂走去,他还没吃午饭。
麻萨诸塞州剑桥市,
克雷研究所总部,柏顿克雷看着陶哲轩的推特,与旁边的妻子面面相觑。
几个月前他们才给陈辉办法了克雷研究所大奖,现在就又证明了另一道千禧年难题?
这是来搞批发来了?
“天才总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
柏顿妻子轻叹一声,“这个消息是国际数学联盟放出来的,想必不会有假。”
“再等等,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如果是一年前,得知这个消息,柏顿必定会第一时间发声,那时候的克雷研究所迫切的需要一个千禧年证明来提振士气。
但现在,他觉得还是让国际数学界的同行们再验证一番再说。
普林斯顿,费弗曼拿着打印出来的论文,他还没看,但已经有预感,陈辉真的完成了证明。
当年他在法国公学院宣读NS方程作为克雷研究所大奖难题时,也没想过能够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完整的证明。
那个华夏小子,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照这个趋势,剩下的几个千禧年难题,只要那个家伙愿意,解决它们恐怕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费弗曼不清楚,但他知道,这个家伙绝对是能够媲美高斯、欧拉般的绝世天才存在。
这样的人物,就应该来普林斯顿!
爱德华威腾已经看完陈辉的证明,他找不到破绽,甚至已经被陈辉的证明折服。
作为一位从历史学家半路转理论物理,最后拿到数学界皇冠菲尔兹奖的科研工作者,即便是在菲尔兹奖、诺贝尔奖扎堆的普林斯顿,威腾向来是自觉蔑视一切充满优越感的,但那个华夏小家伙,还是让他自愧不如。
两年时间,完成两个千禧年难题的证明,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威腾自己,也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