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刀光淬炼锋芒情谊照亮江湖 (第1/2页)
谭管家低笑应下,软剑如灵蛇般滑出剑鞘,晨光在剑身上流淌出细碎的银芒。这一次,他的剑势如春风拂柳,看似轻柔却暗含太极推手的巧劲,每一次挥剑都在唐家姐妹的刀势间隙中游走,宛如在编织一张引导之网。云逸负手而立,目光如炬,时而轻点唐秋芸足尖位置:"步幅过宽,重心偏移!"时而握住唐秋雪持刀的手腕,调整角度:"刀势需随腰力转动,而非单凭臂力。"
庭院里,银杏叶与刀光剑影共舞。唐秋芸的短刀带起呼呼风声,却因步法凌乱屡屡被谭管家的剑势压制;唐秋雪则渐渐领悟到"以意驭刀"的妙处,刀影与琴音在心中隐隐共鸣。当正午的阳光穿过廊檐,在青石板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格子时,唐秋芸忽然撇着嘴指着云逸手中的木刀:"小师弟的刀都快成锯齿了!再打下去,怕是要拿竹枝当兵器啦!"
云逸低头,只见木质刀身布满深浅不一的刀痕,刀柄处甚至裂出一道三寸长的缝。他忽然朗声大笑:"也好,是时候让破云刀见见世面了。"话音未落,腰间刀鞘轻响,破云刀如游龙出渊,刀身出鞘的刹那,竟有龙吟般的清越鸣响,刀光映得众人眼前一片雪亮,连远处梨树上的露珠都簌簌而落。
唐秋雪瞳孔骤缩——那刀光中竟蕴含着山岳般的威压,刀刃边缘流转的幽蓝光芒,与风先生书房中那幅《破云图》上的笔意分毫不差。她忽然想起祖父说过,破云刀需认主三次,第一次见血,第二次断金,第三次......便是在真正的江湖风波中,斩破人心迷雾。
"看好了,这是破云刀诀第四层的真正威力。"云逸手腕轻抖,刀光化作漫天云锦,看似柔和的刀势中暗藏十三道杀招。谭管家见状,软剑骤然提速,使出"暴雨梨花"剑式,银芒如雨点般砸向云逸面门。却见少年不闪不避,破云刀划出半圆,竟将所有剑招尽数列于刀光之外,如同一堵无形的墙。
"这是......"唐秋芸看得目瞪口呆。
"刀势领域。"唐秋雪轻声道,指尖不自觉地抚上琴弦,"当刀意足够强盛时,便可形成气场,将敌人的攻击隔绝在外。"她望向云逸被刀光照亮的侧脸,忽然想起昨夜梦见的场景:漫天风雪中,少年持刀而立,刀光所至,冰雪皆融。
银杏叶落在破云刀面上,竟被刀刃的气劲震得粉碎。云逸望着手中的刀,忽然明白师父为何总说"刀是死物,人是活物"——这把刀的锋芒,从来不是来自材质与招式,而是来自持刀者心中的信念。他转头,看见唐家姐妹眼中闪烁的火花,忽然想起恒峪山脉的雪狼,想起它们在绝境中依然明亮的眼睛。
"该你们了。"云逸收刀入鞘,笑容中带着几分狡黠,"现在用真刀试试,我只用三分力。"
唐秋芸抢先拔剑,却因激动而握剑不稳。云逸轻叹一声,忽然欺身而上,指尖如电,点在她手腕"阳溪穴"上。少女惊呼着后退,却被自己的裙摆绊倒,跌进唐秋雪怀里。两人抱作一团,发饰上的银铃碎成几片,滚落在青石板上。
"江湖中没有怜香惜玉。"云逸伸手将她们扶起,却在触到唐秋芸手腕时,悄悄输入一丝真气帮她疏通脉络,"秋芸师妹的'踏雪无痕'步法,需注意落脚时足尖先着地,方能如猫科动物般轻盈。"他又转向唐秋雪,目光落在她被风吹乱的发丝上,"师姐的刀势已入化境,但需记住——琴音可杀人,亦可救人,关键在一念之间。"
谭管家在廊下饮尽最后一口酒,望着庭院中纠缠的身影,忽然想起风无咎年轻时的模样。那时的刀宗传人也是这般,在演武场指点后辈,刀光中藏着严厉,眼底却含着期许。他摸了摸腰间的酒壶,壶身上"义"字刻痕被岁月磨得发亮——有些东西,果然是代代相传,从未改变。
当唐秋雪终于能在云游步中藏住三记杀招时,暮色已染遍天际。唐秋芸揉着酸痛的腰肢,忽然指着云逸的破云刀:"小师弟,你的刀能斩断银杏叶吗?"
云逸轻笑,刀光一闪而过。一片飘落的银杏叶在空中骤然停住,竟被切成十七片大小均等的细叶,如金色的雪花般缓缓坠落。唐秋雪拾起其中一片,叶面上的叶脉竟完整无缺,切口处平滑如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