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与玄奘讨论神话中的真相 (第1/2页)
“玄奘法师,你回答不上来吗?
要不要,朕来告诉你?”李承乾问。
“阿弥陀佛,请陛下指点!”玄奘眼神暗淡道。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
天道者,天地万物,秩序井然。
比如说,狼吃羊,羊吃草,你能说狼有错吗?
若是你可怜羊,把狼给杀绝了,那么羊就会泛滥,草就会被吃光。
不能因为你觉得狼伤人,所以你就先把狼定义成恶的一方。
这就是天道,也可以称之为食物链。
地道者,厚德载物,无所不包。
不管是我们人,还是天生的万物,大地都会包容。
不管你是把大地刨个坑,还是随意挪动,大地都不会反抗。
同样,大地想要动,谁也阻止不了。
人道者,人人如龙,改天换地。
没有见过黑暗,世人如何知道什么叫光明?
没有尝试过冷的感觉,谁又能知道热是什么感觉?
因此,人道百花齐放,有对比才能碰撞出无限精彩。
就好比法师眼前那盘肉,有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及,也有无数的人闻之欲呕。
佛教也好,道教也好,匪徒也好,盲流也好,只是一种职业,一种状态。
每一种职业,都想要发扬光大。
可任何职业,一旦成为独尊,就会如同天道之下的羊和狼一样。
少了谁,另一方泛滥的后果,就是全部毁于一旦。
理想要让我们发扬光大,你可知道佛门发扬光大的后果?
那个鉴法和尚,真什么都没有对你说吗?”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
玄奘双手合十,微微低下头去,嘴里喃喃自语,师傅在感悟什么东西。
李承乾也没有再说话,看这和尚能不能真正领悟了。
他准备留下对方,佛门本身已经根深蒂固,打是打不掉的,因为它在人的心中。
既然如此,不如推出一个好的代表来,引领未来的佛门,改正他们的思想。
玄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对方西去求经,并且还归来了。
从历史上看,他应该带回了五百多部经书。
同时,他在那边那么多年,也学懂了梵文,在历史上回来之后就开始修经书,一直修到去世都没有断。
可以这样说,未来的佛门经书解释权,就在玄奘的身上。
杀他一个和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不如让对方明白,什么才是天地大道。
让他把各种经书,还有各种传说,改成真正符合中原大地特色的。
真正的去导人向善,又不走入极端。
这也算是从精神层面,为大唐的平稳发展添砖加瓦。
某种意义上来说,华夏文明从来都是包容,可以容得下一切。
但也是极为排他的,只因为在华夏文明的眼中,四方皆蛮夷。
要想华夏繁荣昌盛,要想大唐繁荣昌盛,百花齐放是应该的,但是内核必须要加以控制。
若是对方能够做到,李承乾又不是容不下这么个和尚。
对于皇帝来说,从来就没有好和坏,只有能不能用,合不合用。
这个可以称之为大局观,长远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