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宋文豪 > 第206章《过赤壁古战场记》【求月票!】

第206章《过赤壁古战场记》【求月票!】

  第206章《过赤壁古战场记》【求月票!】 (第1/2页)
  
  舱内一时寂静,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裂的细微动静不时响起。
  
  “子固兄此诗,气韵沉雄,思虑深远,已是极难得的上乘之作,在下自忖于诗道一途,才力恐难及此境。”
  
  他坦诚地看向曾巩,并无丝毫矫饰。
  
  “然则,今日亲历乌林故垒,凭吊千古烽烟,心中块垒如鲠在喉,万千思绪翻涌难平。诗之体量,也难尽抒此思此感。”
  
  陆北顾微微一顿,迎着众人的目光说道:“是以,在下斗胆,写一篇散文,或可一吐胸臆,不知诸君可容我试笔?”
  
  对于陆北顾这番话,众人心思各不相同。
  
  吕惠卿只感觉轻松了不少,毕竟他方才作诗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但同题材、内容的诗作,他比曾巩所作的质量明显差得远。
  
  此刻他见陆北顾也主动言明作诗不如曾巩,无形中就减轻了他的心理压力,而再听闻陆北顾竟主动要挑战难度更高的散文,惊讶之余更添几分看客心态。
  
  吕惠卿的面上浮起鼓励的笑容:“哦?贤弟欲以散文抒怀?此乃雅事!长夜漫漫,正宜观览妙文。”
  
  王韶眉头微扬,但并未说什么,只是对陆北顾的坦诚和选择颇为意外,不过散文若能说透道理,剖析古今,未必不如诗之华彩。
  
  崔文璟则说道:“文章本天然而成,兴之所至,不拘一格方是妙境。”
  
  曾巩听了陆北顾之言,眼中欣赏之色更浓,他为人谦和,从不以己之长傲人,陆北顾的坦诚并未引来他的轻视,反而更加期待这篇散文。
  
  毕竟,作为散文大家,曾巩深知一篇好的散文,立意、结构、气韵、辞章缺一不可,其难度绝不下于一首好诗,甚至犹有过之。
  
  陆北顾愿意尝试,本身就值得鼓励。
  
  舱内气氛悄然变化,适才争相咏诗的激昂余韵沉淀下来,众人屏息凝神地期待着陆北顾的散文作品。
  
  陆北顾在木箱上铺开纸张,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块从乌林丘顶拾起的黝黑石头上。
  
  石面粗糙,那几道疑似灼烧的暗痕在昏黄的灯光下若隐若现。
  
  他提起笔,墨在砚中润开,如同此刻他心中翻腾的思绪,亟待倾泻。
  
  随后,思考完毕的陆北顾,提笔写下这篇散文,一气呵成。
  
  “《过赤壁古战场记》
  
  丙申之秋,余偕诸友同舸,泊于乌林。
  
  时维霜降,长风萧肃。南望赤壁,断崖如赭。但见浊浪排空,大江东注,乃知此即周郎破曹之故垒也。
  
  子纯抚岸礁而叹曰:‘昔者孟德提百万之众,旌旗蔽日,舳舻千里,其势若欲吞吴越而倾东南!然孙刘以火攻之策,一夕灰飞烟灭。彼时樯橹摧折,金铁交鸣,士卒呼号,江水尽赤者数日,腥风弥月不散。’
  
  子固拊膺,北指愀然曰:‘岂独汉末哉?元嘉草草,宋主效骠姚故事,轻躁北征。然拓跋南下,饮马瓜步。江北父老,扶携惊走,田园丘墟,哭声动野。’
  
  余闻之默然,俯拾江滩,得一断戟,铁色沉黯如凝血,锋刃半销于沙砾。摩挲其锈,寒气侵骨,恍见烽烟蔽月,战鼓裂云,金戈铁马奔突于前。
  
  噫吁嚱!彼苍者天,生民何辜?兵戈一起,遑论曹刘之胜负、元嘉之成败耶?其填沟壑、委泥沙者,非黔首黎庶之血肉而何?
  
  英豪功业,史册煌煌,而江畔曝骨之卒,野哭流离之民,姓名湮灭,谁复记之?徒令后人临此浩渺,慕其风流而忘其疮痍,岂不悲夫?
  
  归舟夜中,随波上下。星河垂野,山川寂寥。
  
  余欲寝,然惊涛砰訇,拍舷若万马夜嘶,推枕竟不成寐。遂披衣起坐,属文以志斯感。”
  
  墨迹未干的纸张铺在木箱上,昏黄的灯光将这篇《过赤壁古战场记》映照得字字分明。
  
  众人围拢过来,目光灼灼,逐字逐句地默读着。
  
  与宋代其他散文一样,陆北顾的这篇散文,同样运用了一些文学创作技巧,对现实经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构、重塑。
  
  比如曾巩并没有谈及“元嘉北伐”,陆北顾在高丘上捡到的也不是断戟而是石头,同样,陆北顾也并非是睡不着才起来写下这篇文章记录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