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两百万毛利,提小轿车 (第1/2页)
七月份,过了黑木耳的采收加工区,每天都热闹的集散中心渐渐冷清了下来,在出完最后一批货之后,赵建平也回来了。
这次哈市之行,平子在省会那边待了大半个月,也是不容易。
但是没办法,必须得个亲信过去,毕竟业务数额太大了。
回到中心的当天,三人就在办公室里把这段时间的账目算了出来。
“我们这次的春耳,毛利总共两百一十五万三千六百多块!”
当梁文峰念出这个数字时,赵建平给吓到了。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挣了两百多万!
就算是毛利,也是匪夷所思的,在这之前,他想都不敢想。
梁文峰继续道:“除掉税收工资运输等各方面的开支,我们的纯利大约能有毛利的一半,粗略估计纯利也有一百零几万。”
“今年还能收一波秋耳,秋耳产量没有春耳那么多,也就七成左右,按照七成算的话,两季的纯利能有一百八十万!”
“阿文,你这预算错了。”许承安笑着纠正:“今年六月,我去省会之前所有的耳农促成培训班才结束,有部分乡屯来不及种春耳,但是他们种秋耳是有足够时间的,所以秋耳今年秋耳的产量很可能会超过春耳。”
“对对对,应该这么算!”梁文峰一拍脑袋:“你瞧我咋没想到这点!加上这些新耳农的秋耳,没意外的话纯利就过两百万了!”
许承安补充:“今年种黑木耳的这些乡屯,下年进入盛收期,产量会达到巅峰,毛利很可能超过五百万,纯利也能突破两百五十万大关!”
这些只是交易集散中心的收入,自己加工厂还有收入呢,两边进账两百万稳稳的。
这条发财路已经完全铺好,就等着收钱了,收几年手头有了不少资金,去那个新地方也能随便玩。
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产品名气抬起来,把沧城打造成黑木耳之城。
这步反而是最容易的,不就做做广告嘛,有钱就行!
最多三年,就差不多了。
赵建平脑瓜子嗡嗡的,不知道怎么搭话才好。
许承安和梁文峰两人张嘴动不动就几百万的大生意,这话题感觉自己有点hOld不住。
平子怎么说是今年才在许承安扶持下成为股东的,还没有大老板的底蕴心态,不像梁文峰这样发家已经很多年。
就算今年还没到黑木耳收入巅峰期,纯利都能有一百八十万,我分红岂不是有十八万?
之前赵建平还以为集散中心每年最多只能挣个三几十万,自己分成能有三几万,还许承安垫付的十万块原始股至少得三年呢,没想到光是收个春耳就足够还清了。
平子抹了把汗,这个集散中心也太能挣钱了,简直就是能下金蛋的母鸡!
一波起飞的赵建平心情激动且兴奋。
跟着承安哥混就是爽歪歪!
这时办公室里的座机响起,许承安拿起话筒:“喂,您好,这里是沧城黑木耳集散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