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准备在省台打电视广告,建立品牌形象 (第1/2页)
周一早上,把施秋宁送回学校,许承安便坐上了回沧城的火车。
哈师大还有大半个月才放假,这段时间厂子和集散中心都忙,还得和施秋晴上夜大,他可等不了那么久。
赵建平得留在省会继续接货出货,也没那么快回去,平子已经很熟悉业务,自个能搞得定,不需要自己了。
至于平子念的夜大班,只能请假一段时间了,没有办法。
但是夜大要毕业简单得很,赵建平要混张毕业证是没问题的。
下了火车,坐班车回到集散中心已是午后,梁文峰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着眼睛。
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了,难得休息上一会。
许承安和赵建平都去了省会,这边自然就只能靠他掌控大局了。
每天都有大量的干耳运送过来,然后又转运到火车站,集散中心刚启用没多久,下面的人对于业务还不是很熟悉,梁文峰放心不下,几乎什么事都得亲自指挥,可把他累得够呛。
但是累归累,心里是很高兴的,要知道这段时间集散中心可是日进斗金的节奏啊,所以梁文峰干劲拉满。
听得脚步声,梁文峰睁开眼睛,见到许承安便来了精神:“兄弟,回来了啊,咋不让我去火车站接你?”
许承安笑笑:“这段时间你也忙着,接个啥啊,我在火车站门口坐个班车回来也很方便。”
集散中心就在和沧城接壤的去火车站的路边,下车就到了。
每天都有钱汇回来,梁文峰知道许承安两人在省会出货很顺利,不过还是问了下那边的事。
两人在办公室里边喝茶边聊着,得知许承安整了两辆小轿车的指标,梁文峰不由得喜出外望。
“黄埔小轿车,还整了两辆?”
“嗯,两辆!”
许承安微笑着点头,喝了口茶,又道:“没意外的话,小轿车很快就能放开卖了!”
梁文峰错愕:“你的意思是有钱就行,不需要指标?”
“对,应该就是这一年半年之内的事!”
许承安口气肯定。
83年的时候,桑塔纳刚在国内尝试着手工组装生产,当年总共生产了600辆,计划内售价才三万七,因为受到物资部门的限制,不是说价格厂家想定多高都行。
然而,后来流水线量产,成本降低之后,86年厂家计划外的定价却是提高到了八万,而且一车难求,很多被炒到了十七八万甚至二十万。
结合这次和罗光旭的会面,以及从合资老祖的定价也能看出,厂家从86年开始就能放开卖和自由定价,不再受到物资部门的严格管控了。
至于那个网络上流传的版本,原本德方专家定价8万,中方代表觉得太低了,主动抬到十六万,经销商又加几万啥的,国人坑国人啥的,许承安只能说纯属无良自媒体放屁!
桑塔纳被炒到天价归根结底就是市场经济影响的结果,改开又国内突然出现了大批的有钱人,而小轿车却是稀缺玩意,供不应求,有市无价,很多人手持钞票却买不到,价格能不高吗。
简而言之,就是物以稀为贵。
计划经济时代能管控价格,市场经济放飞了,就由市场需求来,这是正常的现象,桑塔纳不贵才怪。
实际上不只桑塔纳,黄埔小轿车放开购买后计划外的售价同样提了很多,只是没有桑塔纳那么夸张罢了,毕竟桑塔纳有德方汽车技术加持,更受有钱的消费者青睐。
许承安又道:“不过,我们能通过指标买回来,这两辆小轿车能省下不少钱,放开卖后绝对贵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