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88章 至不至于?

第288章 至不至于?

  第288章 至不至于? (第1/2页)
  
  御守宣的历史,能追溯到公元八百年左右,但这一本不是。
  
  看纸质、氧化程度,后一半乐谱应该在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大致公元一千年到一千一百年左右。
  
  那时的中国,正好是北宋时期。
  
  所谓一页宋书一两金,这句话放在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同样适用。何况还是御纸,御墨。
  
  打个比方:宋代宫廷抄本!
  
  仔细找了找,没有伏见宫家的收藏印,但扉页上有一方盾形印,长这样:
  
  抚过已然发暗的印记,林思成的手指微微一顿:怪不得这本书近一千年的历史,却能保存的这么好?
  
  不但是宫廷抄本,还是皇家藏本。
  
  起初,吕呈龙并没有在意,只是随意的扫了两眼。林思成已经翻过了扉页,他怔了一下:“小林,翻过来看一下,就前面那页!”
  
  林思成顿了一下,又翻了回去。
  
  吕呈龙眯着眼睛,仔细的瞅。
  
  他虽然主攻的是瓷器研究,但不代表他不懂金石,不懂篆刻:这方盾形印,是甲骨文的“仓”。
  
  架构工整,线条纤直,刻的极好。
  
  再仔细回忆,不记得在故宫中见过类似的钤印。熟知的史料中也没有什么印象。但怪得是,吕呈龙越看越熟悉。
  
  肯定在哪里见过,而且印象不浅。
  
  而这本古籍,又是日文……
  
  突然,吕所长的脑海中闪过了一道光:这是日本正仓院的收藏印?
  
  他猛的抬起头,刚要说什么,又反应过来:一胖一瘦两个古玩老板还在旁边站着呢。
  
  转着念头,他给林思成使了个眼色。
  
  林思成微微点头。
  
  所谓的正仓院,即专为日本天皇、皇室收藏保存宝物、文物的机构。如果只算存在时间,历史比故宫还要悠久。
  
  内藏的珍品,比故宫还多。
  
  一成来自于唐代并之后从中国陆续传入日本的精品文物,一成来自于经中国流入日本的西方文物。还有一成,来自于日本各时代根据中华文物制造的仿品。
  
  剩下的七成,则来自于侵华战争。
  
  据统计:八年间,日军从故宫、从天坛、避暑山庄,从沈阳故宫、从各地大寺大庙、大藏家手中抢走的文物,有七百六十多万件。
  
  而故宫现存一百六十八万件,台北故宫七十万,合起差不多两百四十万件,还不到三分之一。
  
  而且抢走的全是国宝级的精品:唐代的螺钿槽琵琶、唐代的螺钿紫檀阮咸、宋代孤本、善本,以及无数的玉、竹、木、料、金银器并字画。
  
  这还没算直接拉到兵工厂,熔炼后造成子弹的铜器。
  
  林思成早就想过,等在京城站稳脚跟,去一趟日本。
  
  收藏在博物馆的他没办法,但流落在日本民间的足有三四百万件,运气再差,只下功夫,肯定能找回来几件。
  
  暗暗转念,他翻过扉页。
  
  乍一看:全是日文。
  
  其实不是,这是中国的工尺谱,唐代时与汉字一起传入日本。大概到北宋时期,日本以汉字为基础,又以工尺谱中的音符为读音,创造日文。
  
  所以林思成才说,日文并不难学。
  
  大致翻了翻,林思成下意的皱了皱眉头:好多乐器?
  
  钟、磬、筝、笛、箎、笙,排箫、琵琶、阮咸、箜篌、筚篥、羯鼓、钹、忽雷……唐代的主流乐器,几乎都有应用。
  
  再读曲谱,节奏时而明亮轻快,时而舒缓,并非庆典与祭祀之类的典乐,更像是燕乐。
  
  而且场面极大,光是乐器手,至少在五十位以上,肯定是燕乐大曲。
  
  既有歌,有乐,也有舞。
  
  再深入推测一下:应该不是宋曲,宋代雅乐注重规范化,更偏向于雅化、精致。既便是大型宫廷宴会,乐师少有超过二十人的。
  
  再者曲风也不对,唐曲包容、大方,偏向于抒情。宋曲严谨、规范,更注重于叙事。这一本,明显更偏向于前者。
  
  继续往下翻,直到卷尾,看到“惊鸿”两个汉字,林思成稍顿了顿,仔细的回忆。
  
  随即,瞳孔禁不住的一缩:惊鸿舞?
  
  李隆基: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这是唐玄宗早期,李隆基专为宠妃梅妃创作的舞曲。
  
  之后,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敬献地方名曲,即甘肃张掖佛教音乐《婆罗门曲》。李隆基与《惊鸿舞》合创改编,为杨太真作霓裳羽衣舞。
  
  这部舞曲,是历史上公认的盛唐乐舞的巅峰之作,又被视为王朝倾覆的靡靡之音。
  
  只是中晚唐时期,就有三十多位诗人,作六十多首诗词叙述霓裳羽衣舞。其中,数白居易写的最多,整整十八首。
  
  但原曲和原谱在安史之乱时就佚失了。
  
  直到一几年,有关部门根据唐代墓葬舞俑、壁画、敦煌壁画中发现的部分舞姿和唐代遗存下来的几部大曲曲谱,然后结合史料和诗歌描写,意想性的进行了复原再创作。
  
  比如重庆电视台的《俪人行》,河南电视台的《唐宫夜宴》,陕西歌舞团的《大唐乐舞》,都属这一种。
  
  所以,压根没人想到过世上竟然还保留有原谱,估计日本人自己也没想到,更没有发现。不然早就应该有相关机构研究,并同步发布新闻。
  
  包括林思成,两辈子了从来没听说过日本有惊鸿舞遗本。
  
  他更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能一睹真容?
  
  文物之所以贵,原因就在于历史所赋予的文化价值:证史、正史、补史。以及见证文明发展、传承文化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
  
  像这样的东西,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既便沉稳如林思成,心脏依旧止不住的跳了两下。
  
  他耐着性子,合上了乐谱,而后随手往桌子上一放。
  
  店老板心里一咯噔:一件都没看上?
  
  委实是林思成表现的过于淡定,又过于随意。每一本都是信手一拿,然后信手一翻。
  
  偶尔的时候,会看看上面的印戳,但日本的戳,中国人能认识的有几个?
  
  反正店老板拿到省城,请教了不少内行,没一个人能说出门道。
  
  胖老板也有些泄气,心想白跑了一趟,今天这介绍费是别想了。
  
  两人正暗暗叹着气,林思成点了点桌子:“老板,开个价!”
  
  咦?
  
  两人精神一振,胖老板挤了挤眼睛,意思是让他放心要价。
  
  店老板却有些犹豫:别看这小伙子年轻,十有八九是个内行。不过胖子眼力不行,没看出来罢了。
  
  下刀是别想了,但也不能太低。
  
  他想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
  
  不说话,让我猜是吧?
  
  行。
  
  林思成笑了笑:“三百?”
  
  店老板翻了个白眼,三百,他连收这几件东西的车费都不够。
  
  “当然是三万!”
  
  三万当然不贵,只是第二本《越殿乐》,并扉页上的那方《伏见宫》的钤印,差不多就值三十万。
  
  但林思成摇了摇头:“太高!”
  
  店老板装作为难的样子,咬了咬牙:“两万八,再不能低了!”
  
  林思成依旧摇头,但他没功夫和胖老板磨牙,让他一点一点的挤牙膏:“八千,行就行,不行我们就走。”
  
  店老板怔了怔:果然,内行。
  
  干这一行,除了有眼力,你还得会察颜观色。而他观察了半天,丝毫看不出这小伙对这几本书是期盼多一点,还是迷茫多一点。
  
  但怪的是,出手却贼豪爽,贼大方?
  
  再看桌上:几本书的纸倒是挺老,但通篇日文,鬼知道写了些子啥?
  
  给一般的客人,瞄一眼就走,连价都不问。包括他当初收的时候,也是当那两件瓷器的搭头收回来的。
  
  所以,店老板有些拿不准,八千是赚了,还是走宝了?
  
  想了一阵,他还是决定卖。
  
  “八千就八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