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26章 有些眼熟

第226章 有些眼熟

  第226章 有些眼熟 (第2/2页)
  
  他边走边介绍:“这位老厂长姓王,算是位传奇人物:五十年代县里成立西坡陶瓷厂,他原先是和泥的小工,连字都不识几个。之后硬是靠着自学,先转到塑胚车间,又转到窑厂,之后又成了技术员、设计员,设计组组长……”
  
  “七十年代中,陶瓷厂成立紫砂车间,他任车间主任。三年后,紫砂车间搬入县城,单独成立紫砂厂,他担任第一任厂长……当时的西坡紫砂厂是华北地区开办最早的紫砂厂,没有经验可循,只能走出去学习。之后受县里委派,老厂长带着技术骨干远赴宜兴……
  
  但别说学技术,他们连宜兴紫砂厂的大门都进不去。老厂长不甘心,住在工厂边上天天琢磨。后来他想办法,跟着送原料的车混了进去,找到厂里的生产科长后,然后又悄悄跟到家里。
  
  烧水、拖地、接小孩,做饭,照顾老人,家里有什么活,他帮着干什么,硬是磨了一个多月,最后算是得偿所愿,进了紫砂工艺厂的大门。之后当学徒学了半年,他拐回来了三位宜兴厂的工艺师……”
  
  起初,几人还认真的听,听到最后,差点把腰闪折:搞半天,这位老厂长去的时候就没安好心,就是冲着拐人去的。
  
  人家宜兴厂不让他进,还真没拦错。
  
  “哦,对了,其中一位还是宜兴紫砂技术培训部的总辅导,叫谈干儒,来了后担任西坡紫砂厂的总工……老厂长跟着他,硬是学成了省工艺大师和鉴定家……”
  
  一说谈干儒,林思成有了印象:这位算得上北方的紫砂名家,最为有名的是松段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紫砂器,瓷器的鉴赏造诣也很高,故宫请他做过紫砂器的鉴赏交流,前世的时候,林思成还在故宫看到过他的鉴赏笔记。
  
  可惜,逝世的早,八六年就没了。
  
  唏嘘间,几人进了院子,听到动静,从门里迎出来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
  
  “是河津的庄老板介绍的吧!”
  
  “对对对!”庄子敬忙迎了上去,“那是我爸!”
  
  “好,里面请!”
  
  中年人掀开门帘,几人进了客厅。
  
  挺宽敞,也挺亮堂,还烧着电暖气,暖烘烘的。
  
  沙发上坐着位老人,眉发雪白,约摸八十左右。眼睛很亮,精神头也挺好。
  
  他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林思成稍稍示意,赵修能快走两步,把老人按了回去。
  
  “老厂长你快坐着,别起来了!”
  
  老人笑了笑,又坐了回去。
  
  又出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姐,应该是老人的儿媳,挨个泡了茶。
  
  上了岁数,确实不好多打扰,林思成开门见山,拿出了几块瓷片。
  
  “老厂长,请你帮忙看一下,这个有没有印象。”
  
  “蒲州(今运城)青瓷?”
  
  老人眯了眯眼睛,“像是明以前的……元,金,还是宋?”
  
  林思成笑了笑:“应该是宋!”
  
  “确实有点像,看这个釉色,就咱们这儿有,应该是西坡古窑里烧出来的!”
  
  林思成点点头,指了指那片白瓷:“老厂长,你再看看这个。”
  
  老人拿到手里,瞅了一眼,又“咦”的一声:“也是宋瓷?”
  
  “应该是!”
  
  “就是蒲州宋白瓷!”
  
  老人扶了扶老花镜,“谈工还在时,永济挖出来几座金代的墓,请我们去看了看。当时就有几件这样的细白瓷,看器形和烧造工艺,应该是北宋到金代左右……当时谈工说,十有八九,就在西坡烧的……”
  
  林思成精神一振:“老厂长,如果找窑址,还能不能找的到?”
  
  “难!起先开矿,之后建厂,不管宋元明清,只要是碍事的全部推掉。所以既便有,也埋在矿和厂子下面,不可能停工让你慢慢找,慢慢挖!”
  
  “宋朝的反正是别想了,估计连个瓷渣儿都没剩下。不过还好,后来扩建紫砂厂,西坡挖出了两座明代的瓷坑,我和老谈拣好的留了几件,你要用的上,就拿走!”
  
  说着,老人指了指儿子:“把我刚说的那几件拿出来!”
  
  估计早就准备好的,男人进了里屋,托出来一只托盘。
  
  大小四五件,全是残器:一件缺了一半底的白釉净瓶,一件还没来得及烧的梅瓶素胎,并一只有三道冲线的白釉碗。
  
  剩下那一件连枝纹双耳尊则是拼凑起来的:下半部分的白瓷片压根和上半部分就不是一件器物。
  
  仔细再看,除了那只碗以外,都烧的一般。胎粗不说,还厚,釉也施的不行。
  
  比如那只净瓶,上半部凑和,下半部不但流釉,还爆了釉,手摸上去,疙疙瘩瘩。
  
  碗还行,印花缠枝牡丹纹,但胎塑的不好,不对称。
  
  不过有一点,胎质和他拿来的两片瓷片如出一辄,基本可以断定,这几件用的都是同样的瓷土。
  
  反倒是最后那两片碎瓷片,让林思成眼前一亮:白地剔花?
  
  剔花瓷器他见过不少,河北的磁州窑多的是。但大都是素白胎上施其它颜色的化妆土,比如红土、褐土、黑土。
  
  然后按照图案,剔除化妆土,露出底下的素胎白纹。
  
  但这两片,却是先在素胎上剔花,然后在纹线中填黑彩?
  
  那这应该叫什么,白地剔花黑彩瓷?
  
  林思成一脸稀奇,看了好久。
  
  然后,他又递给赵修能:“赵师兄,这种,你见过没有?”
  
  赵修能直摇头。
  
  王齐志瞅了一眼,也摇头:“我也没见过!”
  
  老人“呵呵呵”的笑:“别说你们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包括老谈也没见过……”
  
  他稍一顿,分外笃定:“但肯定是咱们这儿烧的!”
  
  当然:一模一样的胎质,和林思成拿来的那几片别无二致。
  
  但奇怪的是,林思成总感觉,这两片瓷片有些眼熟。
  
  他很肯定,这种工艺技术没有在任何文献中出现过。但记忆中,好像在哪里见过同样类型的器物一样?
  
  林思成努力回忆,却了无头绪。然后,他把瓷片翻了过来。
  
  不薄,而且坑坑凹凹,像是从什么极厚的瓷器上剥下来的一样。
  
  咦,瓷枕?
  
  林思成怔愣的一下,眼底放光:自己在哪里见过瓷枕?
  
  哈哈……故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