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慢慢来 (第1/2页)
“老厂长,当年永济邀请你和谈总工,是在哪里发现的白瓷?”
“黄河岸边的大铁牛知道吧?就在那一块,当年修大堤挖出来的。”
“多不多?”
“多,好几座,应该是金代的家族墓。但等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抢的抢,偷的偷,毁的毁,就剩了几座坑和几堆废瓷……”
老人一阵唏嘘,指了指林思成面前的两块瓷片,“基本都是这一种,淡青瓷和细白瓷……”
照这么说,永济民间,会不会有收藏完整器的人?
即便没整器,残瓷总有几件吧?
林思成暗暗思忖,站了起来:“老厂长,今天要谢谢您!”
说着,他点点头,赵二手疾眼快的提出几只礼盒。
两盒人参,燕窝夏草各一盒,临出酒店的时候买的,好不好不知道,价钱绝对不便宜。
老人摆摆手:“问几句话而已,带什么东西?”
“麻烦您老这么久,应该的!”
推辞了一番,放下礼盒,其它都没拿,林思成只拿了那两块瓷片。
一行人告辞,老人让儿子把他们送出了门。
过了一会,中年人去而复返,老人透过窗户,看着远去的车灯。
“县里打电话的时候,怎么说的?”
“说是从西京来的,拿的是西北大学的函,好像在找什么古瓷窑遗址!”
西北大学,搞瓷器研究的?
但说实话,古代山西就没出过什么名瓷,这伙人为什么不去河北,不去景德镇?
老人没搞懂,只是摇了一下头:“难!”
……
确实难。
没来找老厂长之前,王齐志和赵修能就觉得已经很难了。找过之后,更是难上加难。
但感觉林思成,信心好像挺足?
庄子敬还在,不太好问,两人暗暗猜忖,时不时的对个眼神。
没喝酒,就吃了顿便饭,送走了庄子敬,三人又回到餐厅。
看两人欲言又止,林思成笑了笑:“老师,我准备明天去一下永济,估计能找到点样本,说不定还能碰到完整器。”
两人愣了愣。
不是不能找,别说永济,陪林思成去非洲,他俩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但感觉有些急。
昨天到了河津,今天到的乡宁,明天又要去永济……等于除了吃饭睡觉,不是在赶路,就是在赶路的路上。
他俩无所谓,反正也帮不上什么忙,车里能睡,回酒店更是倒头就能睡。
但林思成不行。
要梳理思路,要做计划,等样本找到的再多一些,估计还要连轴转:白天化验,晚上验证数据。
就像昨天说的,大不了就等三个月,没必要这么辛苦……
两人对视了一眼,王齐志刚要说什么,林思成从裤兜里一掏。
四块瓷片,各装在一支标本袋里。放到桌子上,林思成指了指刻花的那两块:“新工艺!”
“啥?”
“嗯,大致就是没有在任何历史文献中有过记载,没有出土过任何同类型的器物,各文保、研究机构在之前没有过任何相关的发现……”
林思成稍顿了一下:“现在基本可以肯定,这东西就是在运城烧的,这两片虽然是明瓷,但即便在明代,也完全能达到贡瓷的程度。
说明运城本地,应该有过全体系的陶瓷窑口,且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所以,没必要一定要把窑扯找出来。只要样本足够,能把工艺特点研究明白,能证明出自运城就可以!”
王齐志和赵修能彻底怔住,盯着那两块刻花瓷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