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连残疾人都不放过?突破5000家门店!这酒店得开啊! (第1/2页)
第二天上午,拼呗养车在华东地区的107家门店正式营业。
所有拼呗超级Prime会员都可以领取一张价值49元的洗车服务兑换券,包含车身、轮胎轮毂、内饰除尘和玻璃清洗等基础服务。
对用户来说,既然不花钱,那当然要试试。
很快,就有人发现亰东Plus会员也能免单领一张。
实际上,这项服务看似免单,但拼呗和亰东都是真金白银在补贴。
毕竟两家公司虽因陈延森的资本纽带有着深度合作,但牵涉到各自的资方利益,账面上必须算得清清楚楚。
红色的开业条幅挂满门店外墙,身着统一橙色工装的员工站在门口引导车流,不少门店前都排起了长队。
有人来洗车,有人来做保养,还有人来换车胎或电瓶。
说白了,大家愿意第一时间跑来消费,全靠陈延森此前打下的好口碑。
做生意只要讲诚信,把员工和客户当人看,用户是可以感知到的。
……
……
沪城,川沙镇的一条小路上。
袁朗牵着女儿的手,拎着一盒烤鸭,缓缓往家走去。
三天前,他被查出胰腺癌。
医生说,他只剩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
攥着那张薄薄的检查单,他失魂落魄地走出医院。
他不怕死,可一想到患有小脑萎缩、智力只相当于八九岁孩子的女儿,顿时就满心绝望。
自己活着,还能勉强照顾她,可自己走了以后呢?
指望那些亲戚?
算了吧!
他心里很清楚,怕是自己一死,就有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要抢着来分房子。
把房子卖掉,钱留给女儿?
他不是没考虑过,可转念就放弃了。
找保姆,这太考验人性。
把女儿送进养护院?
可没了家人撑腰,谁知道护理人员会怎么对待她?
更何况,卖房子的钱,未必能覆盖女儿一辈子的生活费。
万一将来费用耗尽,养护院又会怎么处置她?
难道是扔出去吗?
昨晚,他在网上搜了一夜,找到的全是让人揪心的答案,最后只剩下绝望。
或许,先把女儿送走,自己再跟着去,才是最好的归宿。
两个小时前,他痛哭流涕地掐住了女儿的脖子。
直到女儿快要窒息时,脸上却还挂着灿烂的笑容。
那一幕像重锤砸在他心上,他猛地松开手。
“爸爸,我想吃烤鸭,你别哭啦,等囡囡吃饱了,我们再玩这个游戏好不好?”
袁琳琳天真无邪地看着他,完全没意识到刚才的危险,只当是爸爸和自己玩的小游戏。
袁朗擦了擦眼泪,带着女儿走出家门。
他想陪女儿再吃最后一顿饭,再看一看外面的天空、太阳,还有路边清澈的河道和依依垂柳,然后再带上女儿一起走。
在经过路口时,袁朗发现多了一家汽修店,但也没太在意。
可他刚想离开时,余光一扫,脚步立马停了下来。
洗车区里,有两名员工的模样和普通人不太一样。
一个没有左手,袖管整齐地挽到肘部,只用右手握着高压水枪,水流精准地冲刷着车身缝隙,另一只空荡荡的袖口随着动作轻轻摆动。
另一个眼距较宽,脸上带着些许先天的痕迹,却正蹲在地上,用抹布细细擦拭轮胎轮毂,连螺丝缝里的泥沙都没放过。
他们动作看似比常人慢半拍,但胜在足够专注、细心,实际效率反而高出一截,把车子擦洗得干干净净。
一辆沾满灰尘的SUV,在他们手里没一会儿,就变得焕然一新,连玻璃上的雨痕都被擦掉了。
袁琳琳见父亲停下脚步,没说话,只是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
看到两人在洗车,她只觉得新奇又好玩。
小孩子都喜欢玩水,她也不例外。
虽说她外表看着已有二十岁,智力却不超过十岁,依旧保留着纯粹的孩童天性。
“爸爸,他们好厉害呀!那个哥哥没有左手,也能洗得这么干净。”
袁琳琳指着两人说道。
这时,门店经理拿着两瓶矿泉水走了过去,递给两人说道:“歇五分钟再干。”
没有左手的小伙子笑着摇头:“没事经理,我不累,趁现在人多,多干点活。”
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他自然要拼尽全力去做事。
残疾人找工作本就艰难。
大部分肢体有残缺的人,往往只能待在家里。
一出门就要忍受路人异样的目光,找工作时也很少有人愿意录用。
尽管有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招收残疾人可享受抵税优惠,但真正愿意录用残疾人的公司寥寥无几。
说到底,企业成立的核心目的是盈利,而非开善堂做慈善。
他之前是拼呗商城的兼职云客服,每个月能赚三千元左右。
最近听说森联集团新开了汽修店,正在招聘洗车工,底薪3915元,除此之外还有奖金和绩效奖励。
更重要的是,大老板曾在内网商城明确表示,要招收一部分残障员工,且优先考虑森联员工的亲属。
他的运气不错,成功通过了面试。
当然,这也离不开他一年半的云客服工作经历。
要是没有这份积累,多半也拿不到这个机会。
要知道,华国的残疾人超过7000万,差不多每十五个人里就有一个。
岗位虽有不少,但陈延森早有交代,这类岗位要优先留给“自己人”。
眼距较宽的年轻人喝了口水,有些腼腆地说:“谢谢经理。”
他患有轻度脑瘫,父母都是森联集团的员工,父亲在橙子鞋业工作,母亲是橙子制衣的一线工人。
看到这里,袁朗心里一下子明白了。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残疾人,另一个八成和自家女儿一样,要么是小脑萎缩,要么是脑瘫。
他们说话的语气、身体的动作,都和外表的年龄不太相符,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单纯和笨拙。
“先生,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经理和员工聊完,转头看向一旁的袁朗父女。
他注意到,两人已经站在那儿十几分钟了。
“爸爸,我们也去洗车好不好?”
袁琳琳拉了拉父亲的衣角,语气带着孩童的期待。
经理见状,立刻反应过来,袁琳琳的智力可能有些特殊。
“您好,请问你们还招人吗?”
袁朗主动开口询问。
他心里打着主意:若是女儿能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成为森联集团的员工,或许等自己走了以后,她还能多一份保障。
这想法虽有些离谱,但陈延森对自家员工的好是出了名的,袁朗也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是你找工作,还是你女儿?”
经理试探着问。
“我女儿,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