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赵剃头 (第2/2页)
不管是老头还是女娃给人的整体感觉都有些过于“浮夸”。
双腿双手肿,脸也肿。
整个身形比实际体重虚了一倍不止的样子。
这种身形赵安前世只在溺水者身上看过。
“你们是?”
陌生人的闯入让老头下意识将手中的剪刀对准了赵安,同时将孙女死死护在身后。
女娃也叫吓住,浮肿的手指死死抠着炕席,指甲缝里渗出的血混着泥土结成痂。
眼神之中满是恐惧。
几天前,与她一起长大的女伴小花被两个饿疯了的疯子抢走了。
家人找到小花时,只有蛆虫不断涌出的一堆烂骨头。
“老人家莫害怕,我们是官府的人。”
赵安示意百里云龙不要去夺老头手中的剪刀,并让人取来一份干粮放在桌上。
“官府的人?”
老头初时不为所动,但看到赵安命人放在桌上的食物后,浑浊的眼睛有了一丝光芒。
“你们都出去,我与老人家谈一谈。”
摆手让保镖们退下后,赵安从桌上拿起食物轻步走到老头面前,也不嫌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将食物递给老头。
没说话,只是微微叹了口气。
老头犹豫了一下放下手中剪刀,将赵安递来的食物拿给身后的孙女。
饿的都快没力气的女娃接过食物就大口咬了起来,赵安见状忙叫外面送一壶水来,并对老头道:“孩子饿了很长时间,不能吃的太快,也不能吃的太饱,要不然容易撑着。”
活了几十年的老头对此也有经验,点了点头,低声嘱咐孙女慢点吃,继而好奇看向赵安:“不知大人到我们这来做什么?”
赵安让老头也吃点东西,待老头吃后方道:“老人家,你们饿成这个样子,官府没给你们赈灾粮么?”
“赈灾粮?”
老头摇了摇头,说旱灾发生后到现在官府就没有给过他们粮食,百姓自家存粮吃光后就吃秕谷,当这些已算不得食物的果腹之物也吃光咽尽时,就以草根树皮、野菜野果野草等填充干瘪的肚皮。
“.不瞒大人,周围凡能吃的东西都叫咱们挖了,我们村子有不少人饿的连毒野菜都吃,结果腹泻肠漏鼻喷黑血,活活毒死了好多人.年轻一些的都出去逃荒了,也就我们这些走不了长路的留在家里等死。”
老头说着颤颤巍巍的从炕角摸出一只瓦罐,继而从罐中又摸出两颗白色泥丸拿给赵安。
赵安接过好奇道:“老人家,这是什么东西?”
老头说这就是县里发的赈灾粮。
“赈灾粮?”
赵安愣住,捏了其中一颗,闻了又闻,确认这就是白泥,里面可能还有些野菜成份。
“县里说这泥丸子吃一颗能顶一斤小米,给每家每户发了十颗,除了这个啥也没有。”
说完,老头将水壶递给孙女,轻轻拍打其后背,看得出,老头是很疼孙女的。
亦或,孙女可能是他在世上的唯一亲人。
赵安见了有些难过,将两颗泥丸扔进罐中,疑惑道:“这东西你们咽得下?”
老头头也不回道:“咽不下,所以县里让我们用水和着吃。”
“你们吃了?”
赵安眉头紧皱。
“有人吃了,我们没吃,这东西吃多了人会被活活胀死的。”
老头将罐子倾斜,里面果然是十颗泥丸。
赵安沉默片刻后,叹道:“除了这泥丸,县里一点粮食没给你们?就眼睁睁看着你们百姓饿死?”
老头摇了摇头道:“那倒不是,县里说我们在家实在活不下去可以到县里设的赈灾营。”
赵安不解,既然县里设有赈灾营,哪怕一天只给一碗粥总比在家没吃的等死好吧,为何老人家不去的。
老头一个人还好,说死就死了,可毕竟还有个七八岁大的孙女。
不为自己想,也当为孙女想吧。
可能是看出赵安的困惑,老头迟疑了下还是低声道:“不瞒大人,那赈灾营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像我这种老头子他们就不收,我这孙女他们倒是收的。”
“噢?”
赵安看向躲在老人身后的女娃,心中没来由一“咯噔”,目中闪过一道精光:“老人家的意思是说那赈灾营是卖人的地方?”
老头微微点头,叹了口气:“我这孙女过去的话要么拿一两银子,要么拿二十斤小米,这样我这孙女能活,老头我也能活,可我往后就再也见不着我这苦命的孙女了。”
赵安没说话,他看得出,可能再过一两天老头有可能就会把孙女带到赈灾营卖了,不是老头自己想活,而是他舍不得孙女跟其一起饿死。
卖儿卖女是悲剧,但对走投无路的灾民而言,却也是他们让孩子活下去的唯一办法。
如果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这种买卖,赵安无话可说,但那赈灾营是定远县官方组织的救济营,结果却变成了卖儿卖女的市场,这就要看看定远知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次日天未亮,赵安就领着人走了,临走时给老人留了几斤干粮,省着些吃当能熬上十天。
届时,赵安主导的大规模赈灾应该已经铺开。
上马车后,赵安却没有再如往常一样不时掀起车帘查看,也没有再要求继续查看附近受灾情况,而是让百里云龙通知队伍直接前往定远县城。
途中,也始终沉默不言。
百里云龙以为赵安是替百姓难过,便劝慰道:“少君,灾情如此严重不是您的错,您不必过于自责,您为灾民做的事大伙都看在眼中,没人会怪您的。”
“我不是难过,也不是自责,我只是在想一件事。”
赵安轻轻直了直身子,沉声道:“都说乱世要用重典,我看这治大灾也得用重典,看来我这个豆腐青天得多一个名头了。”
百里云龙怔住:“什么名头?”
“赵剃头。”
赵安掀起车帘,远处依旧是光秃秃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