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清妖 > 第42章 绰号“赵白条”

第42章 绰号“赵白条”

  第42章 绰号“赵白条” (第1/2页)
  
  滁州是安徽直隶州,知州比散州高一品,为正五品。
  
  乾隆二十五年以前,安徽布政使司衙门一直设在江宁,与江宁邻近的滁州得益于此,经济发展相较淮北地区要好的多。
  
  这次滁州也受了灾,灾情相比淮北等重灾区稍轻,赵安将之标为中灾区,又因滁州邻近江宁缘故,虽有不少滁州灾民到江宁逃荒,但整体灾情可控。
  
  赵安第一站就是在滁州检查救灾工作,沿途却是发现滁州境内的山都是光秃秃的,除了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可称绿意盎然,其它较低的山峰几乎都没什么树。
  
  绿化基本等于零。
  
  开始还纳闷为何如此,不都说古代生态好,山清水秀么。
  
  继而恍然大悟,因为这时代燃料主要来源是木材。
  
  柴米油盐酱醋,柴为何排第一位?
  
  无柴便无炊。
  
  百姓为了生火做饭,只能大肆砍伐树木,造成的结果就是古代不是什么山清水秀,而是一座又一座秃山,越是人口聚居区就越没有什么绿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提供了木材以外的燃料,由此才避免过度砍伐导致的系列问题。
  
  换言之,工业化不是对地球生态的污染破坏,而是对地球生态的保护。
  
  仅当下清朝四亿人口,一天要烧掉多少木材?
  
  赵安不禁想到马鞍山煤矿,若是能大力开发煤矿,让蜂窝煤走进千家万户,财源肯定是滚滚而来的。
  
  到了滁州城直接进的州衙,出示吏部相关文件手续后,知州严昆赶紧带着一众属员参见。
  
  这位严知州给赵安的第一感觉还不错,面相看着不刁滑,属于中庸之人。
  
  粮道暂署藩台一事目前只安徽省里知晓,地方官员对此大多不知,因此面对突然过来的赵安,严知州明显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大概是被赵安的年轻给惊到了,以致有那么几个呼吸功夫忘了行礼。
  
  “灾情要紧,诸位不必多礼。”
  
  赵安这边急于了解滁州情况,示意严昆等人不必行大礼,尔后开门见山问严昆是如何安排滁州地区救灾的。
  
  “回大人话,”
  
  回过神来的严昆赶紧答话,却是说了一大堆官话、套话,听的赵安眉头直皱,索性摊开问道:“滁州丁口有多少,目前逃荒的有多少,留在家中的有多少,你这个知州有无开仓放粮,又放了多少粮,省里有无给滁州拨付赈灾钱粮,这些钱粮你又是怎么用的”
  
  一系列问题下来,严昆有点懵,半响方道:“大人问的这些事,下官需到户房查一下才能回禀。”
  
  “你是滁州百姓的父母官,如今旱灾已经发生数月,这些事你怎么能不清楚?”
  
  赵安神情明显不悦,封建官僚虽然专业性无法跟后世官员比,但作为一个州的一把手,旱灾又发生数月,严昆却是连基本数据都说不出来,无疑失责的很。
  
  却也没法苛责,毕竟科举出来的官员九成都是如此,否则何以清朝要与师爷、小吏共天下呢。
  
  科举学的所谓圣贤之道,全是纸面大道理,没一个务实的,于社会进步可谓毫无帮助。
  
  乃至于一个知县没有刑名师爷帮忙,他连最基本的律令条例都引用不来,如此,如何断案判案。
  
  “下官,下官,”
  
  严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急的额头都渗汗了。
  
  见状,赵安无奈让其唤几个户房、工房的书吏来讲。
  
  相比不专业的知州大人,户房、工房的人明显专业的多,赵安问的这些事二房都给出了相关数据。
  
  从数据上来看,滁州的救灾工作干的还算不错,由于老天爷迟迟不下雨,所以庄稼这一块已经保不住,滁州目前救灾重心除了发放库粮供百姓糊口外,就是组织人手解决百姓(牲畜)喝水难问题。
  
  为此,严昆这个知州从库房取了二千两银子到江宁去请了几支专业打井队,不过受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当下也只能解决州城一带的百姓饮水难问题,州城以外广大乡村是有心无力的,只能靠村民们自救。
  
  因此,乡村实际受灾情况,知州衙门实际也是不清楚的。
  
  皇权不下乡的副作用。
  
  这一点,赵安予以理解,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大型工程器械,遇到旱灾、水灾这,地方官员只能集中力量保城市,乡村这一块是不放弃也得放弃,因为根本救不了。
  
  不过滁州目前面临着一个大困难,就是库粮已经见底,急需上面调拨粮食。
  
  否则不仅没法向受灾百姓提供活命粮,连经过滁州到外地逃荒灾民的一碗活命粥也没法再供下去。
  
  之前严昆已经向藩台衙门打过两次报告,藩司回说粮食目前要确保重灾区,要滁州再坚持坚持。
  
  怎么坚持?
  
  没有粮食发下来,滁州马上也要变成重灾区。
  
  严昆急的很,奈何报告上去就石沉大海,未想朝廷已经紧急更换藩台大人,而新任藩台大人就在眼前,自然就得诉苦,希望新任藩台大人能优先照顾滁州。
  
  “滁州紧邻江宁,你这个知州不要老想着省里调粮过来,你可以组织人手到江宁买粮嘛,实在不行让外地粮商过来卖粮。”
  
  在没有全面掌握安徽全省情况前,赵安不可能嘴一张就要藩司把粮食向滁州这个中灾区倾斜。
  
  粮食是有限的,若把原来应输往重灾区的粮食调一些到中灾区、轻灾区,引发的后果可是会死人的。
  
  对于灾情不那么严重的地区,苦一苦、再坚持坚持,有时并不完全是官方套话,而是迫于无奈和现实的答复。
  
  滁州这边和江宁紧邻,粮食再怎么紧张也不可能真如严昆所说那般严重。
  
  人怎么能被尿憋死呢。
  
  所以滁州应该发挥自身能动性,而不是一味的跟上面叫苦。
  
  严昆则一脸为难表示他这个知州根本没钱去江宁买粮,自打安徽闹灾以来,就有不少外地粮商聚集在滁州,可这些粮商一个个都黑了心,往常安徽粮价是一两二钱一石,这些粮商却以六两乃至七两一石价格售粮,莫说灾民没钱买,就是官府也买不起。
  
  “大人,这些个黑心粮商也太过份了,大灾之年却想着趁机敛财,照我看,不如派兵把他们都抓了,逼他们低价卖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