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清妖 > 第41章 百姓怪累的

第41章 百姓怪累的

  第41章 百姓怪累的 (第1/2页)
  
  前世赵安看仙侠,里面有半步元婴的说法,也就是实际修为未到元婴境界,实力却比金丹大圆满要强,比元婴稍弱那么一丢丢。
  
  这个半步元婴说法搁赵安身上最是恰当不过,简直就是量身打造的说法。
  
  如果说从二品是部级标配,那正三品就是厅级的最高配置。
  
  以厅级最高配代理部级一省之长,怎么着也得是候补委的级别。
  
  努努力就能去掉候补,再努努力进局(军机处)也不是不可能。
  
  再努力的话,大概率就是老太爷说话理太糙,朕不大爱听。
  
  虽然知道朱珪参不倒自己,但再一次原地飞升还是让赵安很激动。
  
  怎么说呢,感谢老太爷的厚爱,感谢每一个支持以及帮助的同事、领导们。
  
  当然,更要感谢广大百姓。
  
  因为正是广大百姓的拥护与爱戴才把赵豆腐抬进青天行列的。
  
  没有青天这个光环加成,他能短短数月就达成半步元婴的成就?
  
  放眼大清朝,还有比他更年轻的半步大佬么!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自个都代理一省之长了,小贷党肯定要跟着水涨船高。
  
  老丁那边江苏巡抚福崧有推荐安排,赵安不插手老丁今年也能高升,且赵安在江苏有巨大利益链条,因此希望老丁继续在江苏任职。
  
  前几天待参期间,他专门给福崧写了封信,除了漕帮建筑工程队进场施工一事,还轻描淡写提到老丁两句,说自己能有今日成就完全是这位县尊慧眼识珠。
  
  没有明言请巡抚大人如何照顾老丁,但福大人心中必定是有数的。
  
  不是他赵安的天才构思,福大人能获赏双眼花翎么。
  
  这份恩情,福大人能不回报?
  
  何况,赵安这边都暂署安徽布政了。
  
  “五福儿”的风在江宁刮得很猛,以绍兴朋友圈的传播速度,只怕这会福大人也收到风声了。
  
  再瞧巡抚摘参的结果是“五福儿”高升代布政,福崧肯定也迷糊。
  
  这一迷糊,老丁高升是板上钉钉的事。
  
  毕竟,无风不起浪,况这浪打的结结实实高。
  
  老宋这里因为级别较低,就算买官的话起步也不会太高,顶多一任知县,多半还是云贵川。
  
  老宋这人才华说不上有,但忠诚是绝对的,所以赵安有必要利用代理安徽藩台的机会拉老宋一把,尽可能的利用代理藩台这个身份在安徽境内解决老宋的工作安排。
  
  不用任何人提醒,赵安也清楚老太爷让自己代理安徽布政实际是在敲打朱珪,而朱珪又将自己视为眼中钉,因此他这个代理布政从现在开始就要表现出足够强硬姿势,让安徽官场形成泾渭分明的两股力量,而不是朱珪一个人说了算。
  
  想要形成这样的格局,赵安就必须物色多多的“狗腿子”,人多力量大,光靠他一个人可对付不了朱珪。
  
  再大的官,只要下面人不鸟他,莫说巡抚了,就是总督也得靠边站。
  
  赵安打算让老宋先当一个散州知州,过个两三年再帮其弄个实权知府。
  
  代理布政也是布政,布政使是有权力向朝廷举荐破格提拔某人任职的。
  
  从五品的散州知州不在吏部规定的四品红线范围内,即知州这个职务只要地方督抚、布政愿意举荐,吏部基本不会驳回。
  
  要是在江苏把一个八品教谕举荐为知州,难度相当大,清朝开国一百多年来除了现任四川总督李世杰是被当时的总督、巡抚联名从一个九品巡检破格举荐为五品知州,再无其它例子。
  
  因为,江苏那边富,每一个实权岗位都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没有强有力的后台背景是不可能坐火箭上来的。
  
  安徽则不同,穷的叮当响,吏部选官时候补之人都不愿意到安徽做官,更何况现在安徽灾情严重,简直就是架在干柴上的大锅,一有火苗就会沸腾。
  
  估计这会安徽不少官员都急着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所以,只要操作得当,赵安是可以帮老宋直接运作成知州的。
  
  处不处的直接看不上,得上厅的强度。
  
  如此,既满足了老宋的进步要求,又省下一笔吏部捐银,还能实现对安徽官场的渗透,赢麻了。
  
  麻烦在于老宋是扬州甘泉县的教谕,赵安是安徽的代理布政,一个是江苏小官,一个是安徽大官,制度上没办法直接把老宋从扬州调到安徽来。
  
  借调都没法借。
  
  赵安想了想直接吩咐老宋回去后就把教谕辞了,然后卷铺盖到他这个代藩台大人手下做事。
  
  在老宋惊喜目光下,直接拍板:“过来后我先任命为你藩司经历官,先帮我救灾,攒下功劳回头我好帮你往上报。”
  
  藩台衙门的经历司相当于藩台办公室主任,负责文书收发、档案管理及日常行政事务。
  
  换个说法就是藩台大秘。
  
  这个职务过往一般是由州判升任,干的好的话则能迁升知州、外府通判。
  
  只要“老领导”不倒,升知府、按察就是时间问题。
  
  老宋一个辞了教谕的举人能直接出任藩台大秘?
  
  能。
  
  赵安说能就能。
  
  大清各大衙门、地方衙门的属员是允许正印官自行招募的。
  
  前提是学历够。
  
  老宋是举人,这个学历可以任职六品官。
  
  不过属于横空出世,把原本位置上的那位给挤掉罢了。
  
  这也没什么好埋怨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没理由前任用的大秘现任要接着用的。
  
  除了经历司,藩台衙门常设科室还有着负责审计财政的照磨所,负责复核刑名案件的理问所,另外则是管理藩库的库大使。
  
  这些要害岗位赵安肯定要一一换上自己人,只不过他现在都没上任,而且安徽现在情况复杂,也不合适一上任就搞系统清洗,得慢慢来,动作不能太大。
  
  给老宋内定的知州是六安州,这个州很穷,却是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重要交通枢钮。
  
  还有三年多白莲教就要在湖北举旗,赵安先前就计划提前布局,现在有了代理藩台的身份再不布局更待何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