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

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

  第三百一十章 大宋 (第1/2页)
  
  …
  
  燕云十六州自五代时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后,便成了宋朝历代皇帝心头挥之不去的执念。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初,便将收复燕云地区提上日程。他深知刚经历战乱的中原需要休养生息,不愿意贸然动武,于是设立“封桩库”,打算用积攒的钱财向契丹赎回燕云地区——若契丹同意,便用这些钱来买回燕云地区;若不同意,便用这些钱来发展军队,强行收复。
  
  可惜的是,赵匡胤尚未实现这一计划便突然离世,“封桩库”的构想也随之搁置。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对收复燕云地区的态度更为激进。他认为契丹占据燕云地区是中原王朝的耻辱,且燕云地区若被契丹掌控,中原将无险可守。
  
  于是,在灭北汉后,赵光义不顾军队疲惫,立即挥师北伐,直逼幽州。
  
  起初,宋军进展顺利,一度包围幽州,但契丹援军迅速赶到,在高粱河大败宋军,赵光义中箭仓皇逃窜,第一次北伐以惨败告终。
  
  此后,赵光义仍不死心,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北伐,却因指挥不当、各路军队配合失调,再次被契丹击败,名将杨业也在此战中被俘牺牲。
  
  两次北伐的惨败让宋朝元气大伤,赵光义不得不放弃武力收复燕云地区的想法,转而采取防御策略。
  
  到了宋真宗赵恒在位时,契丹大举南侵,直逼澶州,宋朝朝野震动。
  
  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赵恒亲赴前线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退了契丹的进攻。
  
  随后,宋辽双方签订《澶渊之盟》,约定宋朝每年向辽朝缴纳“岁币”,辽朝则承认宋朝的正统地位,双方罢兵休战。
  
  《澶渊之盟》虽换来了宋辽近百年的和平,但也意味着宋朝暂时放弃了收复燕云的诉求,以金钱换取苟安。
  
  此后,宋仁宗赵祯和宋英宗赵曙,尤其是前者,被官僚士绅集团架空,没有了先祖那般挥斥方遒、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他们在位期间,宋朝与辽朝的关系相对稳定,虽偶有摩擦,但大规模战争并未爆发。
  
  到了宋神宗赵顼时期,他支持王安石变法,试图通过富国强兵为收复燕云地区做准备,却因变法引发的内部矛盾和对外战争的失利而未能如愿,最终只能留下一句:收复燕云者王。
  
  再到了宋哲宗赵煦时期,宋朝虽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取得一些胜利,但面对强大的辽朝,仍无力改变燕云地区被占的局面。
  
  宋朝的历代皇帝之所以对燕云地区如此执着,核心原因在于:从战略上看,燕云地区多山地,是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失去燕云,北方骑兵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中原腹地;从经济上看,燕云地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是重要的财富和兵源产地;从象征意义上看,燕云自古便是中原王朝的领土,被割让给契丹是奇耻大辱,收复燕云是宋朝皇帝证明自身正统性、彰显王朝实力的重要标志。
  
  也正是这些原因,让宋朝的历代皇帝始终将收复燕云视为己任,从赵匡胤的“封桩库”到赵光义的两次北伐,再到后世皇帝的隐忍与筹备,这份执念贯穿了宋朝前期的历史,成为影响宋辽关系乃至宋朝国运的重要因素。
  
  直到赵俣登基,又经过了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宋王朝才终于彻底收复了燕云地区,完成了大一统,再也不会被人笑话是一个偏安一隅的残缺王朝了。
  
  如今的赵宋王朝,比历史上的大明后期只差云南和辽东,但多了一个河套,实际上已经相差不大了。
  
  以后赵俣终于可以称赵宋王朝为大宋了。
  
  事实上,这也一直是赵俣的执念。因为没能收复燕云地区,他始终不愿意称呼赵宋王朝为“大宋”,因为他觉得赵宋王朝不配“大宋”这个称呼。
  
  收到张觉率领手下的三万多人马离开平州,出了榆关,北上进入辽西走廊,虎贲军接管了平滦营三州的所有堡寨以及榆关、辽西走廊等关隘重地,并且宋江和吴用已经开始按照大宋事先制定好的军事计划布置“关宁锦防线”后,赵俣和大宋的大臣全都很兴奋。
  
  赵俣此次御驾亲征,最不放心的人就是赵佶,没有人能威胁到赵俣的皇位,更没有人能威胁到大宋的安全,所以,赵俣便将赵佶带了出来。
  
  为以防万一,赵俣甚至将赵佶唯一的儿子赵桓都给带了出来。
  
  当初,在辽金之间的战局还不明朗,甚至是辽国还占了巨大的优势的时候,赵俣就断定了,辽金两国中,胜利的一方肯定是金国。
  
  赵俣还以此为由,夺走了赵佶的状元之位。
  
  老实说,那时赵佶是很不服气的,他觉得赵俣实在太武断了,女真人只不过是一群极度落后的野人,他们怎么可能打败强盛一时的大辽帝国呢?
  
  要知道,大辽可是曾经让北宋王朝闻之色变的强大存在!其铁骑如风,横扫北疆,使得中原王朝在其阴影下颤栗不已。
  
  然而,事实却证实了赵俣的远见卓识。
  
  女真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崛起,不仅击败了辽国,还一路势如破竹,几乎要将辽国的版图整个吞噬。
  
  这真是赵佶始料未及的。
  
  由这个结果再看当初,赵佶才知道他错的有多离谱。
  
  如果是他赵佶来当大宋的皇帝,那么他肯定会选择联金灭辽,用以收复燕云地区。
  
  那样的话,辽国一定会灭亡,大宋就要跟金国成为邻居了,双方之间不会再有缓冲地带,而且,金国吞并了完整的辽国,一定会变得空前的强大。
  
  再看金国崛起以后,烧杀抢掠、剜坟掘墓的所作所为,明显就是一群毫无人性的野兽,贪婪狡诈,若与之相邻,大宋恐将永无宁日。
  
  想到这些,赵佶不禁后怕,暗自庆幸自己并非那个需要做出决断之人。
  
  赵佶看向坐在龙椅上的赵俣,心中五味杂陈。他这个弟弟,深谋远虑,每一次决策都似乎能洞察未来,将大宋引向更为稳固的道路,可以说是,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
  
  就像这次,赵俣不仅充分利用了辽金战争收复了燕云地区,还将在大宋与金国之间建立一道屏障,尤为关键的是,只要大宋操作的好,未来辽金两国就将一直相互消耗下去,而大宋则将坐收渔翁之利,绝对可以说,里子面子好处全都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