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63章 真正高明的国家博弈,是花钱流别人的血

第363章 真正高明的国家博弈,是花钱流别人的血

  第363章 真正高明的国家博弈,是花钱流别人的血 (第2/2页)
  
  “太尉是说……”
  
  “雍闿贼喊捉贼!”
  
  司马懿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
  
  “这是三年来益州郡的田亩册。”
  
  “雍氏本有田千顷,蜀锦兴殖后,其田反增三千顷。”
  
  “而夷人失地,皆入雍氏囊中矣。”
  
  彭羕在旁侧冷笑:
  
  “太尉莫非是要为蛮夷开脱?”
  
  “非也。”
  
  司马懿目光如刀,“雍闿此人,先王在时便评其‘豺声狼顾,必为后患’。”
  
  “如今借蜀锦之事煽动夷乱,实为割据自立。”
  
  曹丕猛地站起,案上茶盏翻倒,褐色的茶水在竹简上洇开一片。
  
  “好个雍闿!”
  
  他咬牙切齿,“先王尸骨未寒,他怎敢……”
  
  话到一半突然咳嗽起来,侍从连忙奉上蜜水。
  
  司马懿近前低语:
  
  “大王,此事虽怒,却只是疥癣之疾。”
  
  国家新丧,若大动干戈,恐齐国乘虚而入。”
  
  曹丕吞下蜜水,面色阴晴不定。
  
  他何尝不知魏国处境——
  
  北方羌人摇摆不定,关中马超虎视眈眈。
  
  交州诸葛亮也逐渐掌权,渐为心腹大患。
  
  可王权的威严……
  
  “传令!点兵,本王要亲征……”
  
  “大王且慢!”
  
  司马懿突然提高声调,再次劝谏:
  
  “雍闿此举,正为诱我出兵!”
  
  “以便搅乱南中局势,他却于中取利。”
  
  “不如如此这般……”
  
  司马懿快步上前,在曹丕耳边低语片刻。
  
  只见曹丕眉头渐舒,最终冷哼一声归座。
  
  次日朝会,曹丕颁布诏令:
  
  “益州夷乱,皆因官吏苛暴。”
  
  “着罢免益州郡守以下官吏十八人,以正昂为益州太守,即日赴任安抚。”
  
  “另拨钱五十万,赎还被掳夷人。”
  
  秦宓等人目瞪口呆。
  
  大王这是打算赦免当地夷人吗?
  
  “大王!”
  
  彭恙劝谏道,“如此示弱,只恐被齐人、吴人耻笑。”
  
  曹丕冷冷打断:
  
  “彭卿如此主战,不如随正昂同去?”
  
  彭羕顿时语塞,不能言语。
  
  退朝后,司马懿独留宫中。
  
  曹丕已换下朝服,正在偏殿习字,笔下“忍”字力透纸背。
  
  他忍了一辈子,才忍到如今登上魏王大位。
  
  没想到居然还要继续忍下去。
  
  “仲达,你确定此计可行?”
  
  曹丕头也不抬,“满朝都在说本王怯懦。”
  
  司马懿微微一笑:
  
  “昔年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事。”
  
  “雍闿不过跳梁小丑,何须劳师动众?”
  
  “今国家经大丧,未可轻动。”
  
  司马懿也是有政治手腕的。
  
  他虽然压迫南中夷人,但采取的分化战术,一直使夷人很难形成大规模力量来反击成都朝廷。
  
  如今夷人有组织、有力量的反叛,显然是背后有人引导教唆。
  
  如果组织大军去征讨,将会极大的耗费国力。
  
  作为一个政治家,司马懿肯定不希望曹丕这样做。
  
  他努力发展蜀锦产业,本就是为国家积累灭汉资本的。
  
  能节省部分力量,就节省部分力量。
  
  正昂领命,在抵达益州郡后,立即着手处理汉夷矛盾。
  
  他先是下令释放被强征为奴的夷人。
  
  又宣布赦免孟岩等参与火烧蜀锦的夷人首领。
  
  并承诺重新划定汉夷土地界限,禁止汉人豪强侵占夷人祖地。
  
  孟岩等人原本已做好拼死抵抗朝廷大军的准备,却没想到成都方面不仅没有派兵镇压,反而主动让步。
  
  夷人部落议论纷纷,有人怀疑这是朝廷的缓兵之计。
  
  但孟岩思索再三,最终决定接受安抚。
  
  “既然朝廷不追究,我们也没必要再闹下去。”
  
  孟岩对族人说道,“汉人愿意退让,我们便各退一步,好好过日子。”
  
  于是,益州郡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
  
  曹丕是一个很小心眼的人,但司马懿告诉他,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等我们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后,有的是机会收拾这些夷人。
  
  所以曹丕才会选择暂时将此事翻篇。
  
  随着益州郡的局势越来越稳定,雍闿心急如焚。
  
  在府邸内来回踱步,面色阴沉。
  
  他原本计划借夷人之手挑起叛乱,迫使曹丕出兵镇压。
  
  自己再以“保境安民”的名义号召南中大族反抗魏国,割据自立。
  
  可没想到,朝廷竟派了个正昂来安抚夷人,轻轻松松化解了这场危机。
  
  “可恶!”雍闿一拳砸在案几上,“司马懿这老狐狸,竟不上钩!”
  
  正昂的手段极为老练,不仅安抚了夷人,还暗中拉拢了益州郡的汉人豪族。
  
  无形的削弱着雍闿的影响力。
  
  如今,南中各族渐渐安定,雍闿的野心眼看就要落空。
  
  就在这时,一名仆人恭敬地奉上一个精致的食盒。
  
  “家主,这是新到的珍品,请您品尝。”
  
  雍闿不耐烦地掀开盖子,只见里面盛满了晶莹如雪的白糖。
  
  颗粒细腻,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光。
  
  他从未见过如此纯净的糖品,不由得一愣,捏起一小撮放入口中。
  
  “好甜!”他惊讶道,“这是何物?”
  
  仆人恭敬地回答:
  
  “此物名为‘霜糖’,据说是交州刺史诸葛亮所创。”
  
  “如今蜀地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商队开始往南中贩运。”
  
  诸葛亮……
  
  雍闿心念一动,眼中精光骤闪,立刻追问:
  
  “负责售卖此糖的人是谁?”
  
  仆人摇头道:
  
  “小人不知,只听说是个交州来的商人。”
  
  雍闿沉思片刻,突然冷笑一声,对左右说道:
  
  “去查!一定要找到这个卖糖的人!”
  
  左右人不解其意,纷纷问:
  
  “家主为何对一介商贾如此在意?”
  
  雍闿眯起眼睛,缓缓道:
  
  “能在短短时间内将糖品倾销至蜀地,甚至渗透到南中,此人绝非普通商贩。”
  
  “背后必有官府支持!”
  
  “那么支持他的官府,自然是发明此霜糖的诸葛亮了。”
  
  “而能得诸葛亮的委派,负责如此重要商贸的人,必是他的心腹!”
  
  他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找到他,我们就能和诸葛亮搭上线!”
  
  数日后,雍闿的手下终于找到了负责糖品贸易的交州使者——张紘。
  
  张紘,字子纲。
  
  现在诸葛亮麾下担任交州从事,专门负责商贸与外交。
  
  他奉诸葛亮之命,以商队为掩护,倾销糖品。
  
  此外,还专门提到,如果可以,就尽量暗中联络蜀地与南中的反魏势力。
  
  当雍闿的使者找到他时,张紘并未躲避,而是坦然接受了邀请。
  
  “雍氏乃南中大族,若能得其相助,对使君的大业大有裨益。”
  
  张紘心中盘算着,随即整理衣冠,前往雍府赴约。
  
  雍闿亲自在府门外迎接,笑容满面:
  
  “久闻张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张紘微微一笑,拱手道:
  
  “雍公客气了,在下不过一介商贾,何敢当此厚待?”
  
  雍闿大笑:
  
  “先生何必自谦?能得诸葛使君委以重任,岂是寻常人物?”
  
  由于诸葛亮有着治交州的赫赫政绩,所以他的名声也渐渐传播开来。
  
  身在蜀南的雍闿自然也是略闻一二。
  
  随后,雍闿邀张紘入府。
  
  府邸内,烛火摇曳。
  
  张紘端坐席间,细细品味着南中特有的苦茶,神色淡然。
  
  雍闿则满面笑容,亲自为他斟满一杯蜜酒,道:
  
  “先生远道而来,某无以为敬。”
  
  “唯有薄酒一杯,聊表心意。”
  
  张紘微微一笑,举杯轻啜,道:
  
  “雍公盛情,紘感激不尽。”
  
  雍闿目光闪烁,试探问道:
  
  “听闻先生本是徐州名士,如何到了交州?”
  
  张紘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沉痛,缓缓道:
  
  “昔日曹操兵加徐州,屠戮百姓。”
  
  “紘不得已,举家南迁,背井离乡。”
  
  雍闿闻言,心中暗喜。
  
  又故作愤慨,拍案道:
  
  “曹贼残暴,天下共愤!”
  
  “先生与曹氏,可谓是血海深仇!”
  
  张紘点头,叹息道:
  
  “正是。”
  
  雍闿大喜,连忙道:
  
  “实不相瞒,某祖上乃汉朝什邡侯雍齿。”
  
  “世受汉恩,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曹丕早晚篡汉,某又岂能助曹贼篡逆?”
  
  “故闿早有报效汉室之心,只恨力有不逮耳!”
  
  张紘心中冷笑,雍闿此人野心勃勃,分明是想借汉室之名割据自立。
  
  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佯作感动之状,拱手道:
  
  “雍公忠义,令人钦佩!”
  
  雍闿见张紘信以为真,心中暗喜,便继续道:
  
  “某本想借夷人之手,挑起益州之乱,再举兵响应汉室。”
  
  “奈何司马懿老奸巨猾,竟派正昂安抚夷人,使某计划落空。”
  
  张紘淡淡一笑,道:
  
  “夷人虽勇,却无谋略,如何斗得过司马懿?”
  
  “雍公若指望他们成事,未免太过天真。”
  
  雍闿皱眉,沉声问:
  
  “那依先生之见,某当如何?”
  
  张紘目光深邃,缓缓道:
  
  “夷人需要的,是一个英明之主。”
  
  “能统率他们,方能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雍闿一愣,随即指着自己,道:
  
  “先生是说……某?”
  
  张紘点头,道:“正是。”
  
  雍闿沉默片刻,叹息道:
  
  “某虽有此心,但时机未到啊。”
  
  张紘冷笑一声,道:
  
  “大丈夫行事,岂能优柔寡断?”
  
  “若雍公如此畏首畏尾,不如趁早归顺曹魏,安心做个良民!”
  
  雍闿被这一激,顿时面色涨红,拍案而起,道:
  
  “先生此言差矣!某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张紘淡然道:“那雍公还在等什么?”
  
  雍闿咬牙,沉思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低声道:
  
  “先生以为,某若起兵,胜算几何?”
  
  张紘微微一笑,道:
  
  “以雍公在益州郡的势力,杀太守、举反旗,易如反掌。”
  
  “夷人受魏官欺压已久,一旦雍公振臂一呼,必然应者云集。”
  
  “而南中地势险峻,魏军难以久持。”
  
  “雍公割据在此,响应汉室,岂非覆手之功乎?”
  
  雍闿听罢,眼中燃起野心的火焰,猛地握住张紘的手,激动道:
  
  “先生之言,真令某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某愿听从先生之计!”
  
  张紘含笑点头,道:
  
  “雍公忠义,朝廷必不相负。”
  
  “某会即刻修书给诸葛使君,请他支援雍公粮草军械。”
  
  “至于大义名分,此非诸葛使君能决。”
  
  “须待上奏朝廷后,才有分晓。”
  
  “不过雍公尽管放心,朝廷必会赐下诏命,以正雍公之名。”
  
  言外之意,张紘不仅会写信给诸葛亮让他支援雍闿钱粮。
  
  还会上奏洛阳朝廷,给雍闿一个名分。
  
  雍闿大喜,连连称谢。
  
  张紘又道:“在此期间,某会暂留此地,助雍公谋划。”
  
  雍闿闻言,更是喜出望外,当即拉着张紘的手,道:
  
  “先生真乃某之知己!从今往后,某与先生同食同寝,共谋大业!”
  
  如果说此前张紘还有挑唆的嫌疑。
  
  可当他愿意留下来帮助自己后,雍闿便打消了全部的疑虑。
  
  坚信张紘是真心实意要帮助自己“造反”,这真是喜从天降啊!
  
  自此,雍闿与张紘形影不离。
  
  出则同舆,食则同席,寝则同榻,俨然一对忘年之交。
  
  而暗地里,张紘已悄然遣心腹送信回交州,只待诸葛亮的回复。
  
  ……
  
  苍梧郡,这里夜晚湿热难耐。
  
  刺史府内烛火通明。
  
  诸葛亮手持羽扇,案前摊开张紘的密信,眉宇间不见丝毫倦意。
  
  “好一个雍闿。”
  
  他轻笑一声,羽扇在信笺上点了点,“倒是个会借势的。”
  
  侍立一旁的蒋琬忍不住道:
  
  “使君,此人狼子野心,不过是想借我大汉之名行割据之实罢了。”
  
  “公琰啊。”
  
  诸葛亮抬眸,扇尖轻抵下颌,“你可知南中地势?”
  
  蒋琬一怔,随即答道:
  
  “群山环绕,瘴气弥漫,汉军难入。”
  
  “不错。”
  
  诸葛亮起身走向悬挂的地图,“雍闿若反,曹魏必派兵镇压。”
  
  “南中险恶,魏军每多驻一日,便多耗一分国力。”
  
  羽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
  
  “司马懿费尽心机,在蜀地发展,增长国家实力。”
  
  “若南中成了他的一块流血不止的伤口,你说这于我国是有益还是有害?”
  
  蒋琬眼睛一亮,微一拱手,连道下官明白了。
  
  “本月交州白糖获利几何?”
  
  诸葛亮话锋一转问道。
  
  “约合三万斛粮饷。”
  
  诸葛亮颔首,羽扇轻点:
  
  “取两百石白糖赠给雍闿,再配甲胄百副、战马五十、生猪六十头。”
  
  见蒋琬面露疑惑,他解释道:
  
  “白糖可作军资贸易,生猪能解夷人肉食之需——”
  
  “要让南中各族知道,跟着雍闿有肉吃。”
  
  侍从领命而去。
  
  诸葛亮铺开绢帛,提笔蘸墨:
  
  “另需奏明陛下此事才行。”
  
  诸葛亮力劝刘备下诏支持雍闿在南中掀起反叛。
  
  真正高明的国家博弈,其实是花钱流别人的血。
  
  南中蛮人悍勇无匹,加上那里恶劣的气候。
  
  足够魏军喝一壶的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