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80章:永和不和

第580章:永和不和

  第580章:永和不和 (第2/2页)
  
  哪有从民间找人的?
  
  如果真的让民间女子生下下一任皇帝,那他们的富贵又拿什么来保障?
  
  因此,
  
  当皇帝后宫传出喜讯,那有身孕的人也的确是民女后,
  
  梁妠的兄弟梁冀直接忍不住进宫,暗示她为家族考虑做点什么。
  
  梁妠听懂了之后,极为恼怒的驱赶了他。
  
  她的父亲梁商听说了儿子做的蠢事,也抄起棍子将之狠揍了一顿,几乎要被气晕过去。
  
  梁冀被打的起不了身,哀声连连。
  
  梁商想要继续打他,却被其他人拉开。
  
  另一个梁不疑趁机上前,背起屁股开花的兄长跑路。
  
  老父亲便只能捂着胸口,脸色苍白看着两个儿子远去的背影,悲伤的说道:
  
  “梁氏迟早要毁在梁冀这个小子手中啊!”
  
  “天子的家事,他竟然也敢插手,还不与家里人商量……真是个孽障!”
  
  梁氏的兴盛,
  
  来源于梁贵人生下的和帝。
  
  而在此之前,
  
  梁氏已经因为和帝的出生,受到了皇室争权的波及。
  
  善妒霸道的窦皇后,不仅逼杀了梁贵人,还将梁氏一路流放到了交趾那边。
  
  梁商出生在家族流放的路上,还在交趾生活了几年。
  
  他因此知道,
  
  皇家的事务,不是一般人可以插手的。
  
  他们家能够得到和帝的亲近,成为眼下地位显赫的外戚,已经是受到祖先的福泽庇佑了。
  
  再贪图更多,只会物极必反,让家族走上毁灭的道路。
  
  “你们今天不让我打死梁冀这个混账,来日受他牵连,至于丧命,也不要怪我!”
  
  说罢,
  
  身体本就不好,也着实上了年纪的梁商,直接晕了过去,醒来后便听到医者说他中风偏瘫了的消息。
  
  就在皇帝长女出生前的不久,
  
  梁商已经去世。
  
  皇帝还派人过去吊唁过这位一直谨守本分的长者。
  
  “陛下身体康健,又正值青壮之年,必然会子嗣昌盛的!”
  
  回到眼下,
  
  见皇帝一直闷闷不乐,曹腾只能开口安慰他。
  
  皇帝随意的应了一声,继续看起了奏疏,没有再纠结这个沉重话题。
  
  而之后的一段日子,
  
  他也没空再去抱怨自己的“无能”了。
  
  因为宋国的使者,再次来到了中原,并对皇帝提出了新的要求。
  
  “宋国邀请中原的学者,前往西海与新夏、泰西等地之人,交流格物之学……”
  
  “大司空,此事你怎么看?”
  
  朝堂之上,
  
  皇帝将宋国的国书发放给三公和六曹尚书,让他们议论这件事情,并着重点名了当世的格物大家、大汉的大司空、水利大师、研发了活字印刷术以及地动仪的张衡。
  
  张衡没有当即作答,只接过复录的国书,细细观看了起来。
  
  其上内容,
  
  是宋国皇帝广邀诸夏同族,以及罗马这个被秦、汉相继赠送“有类于我”的半个亲族,前往西海,汇聚于安都城中,效仿当年秦、夏、汉三国共编典籍,并统一度量衡的先例,将格物之学真正的确立起来——
  
  中原的汉朝,
  
  格物之学虽有王景、王充、张衡相继传承,
  
  但终究多依赖于个人的力量,
  
  学宫中培养的弟子,碍于长久的独尊儒术,碍于那些已经凭借经学,获得了太多利益的“先富者”,迟迟无法形成一个类似儒、墨那样,有力团结、传承有序的学派。
  
  但西海不同。
  
  西海水土多有贫瘠之处,偏偏疆域广阔,又位于丝路重要地带,
  
  因此其国对于提高交流效率的办法,向来是十分重视的。
  
  这使得西秦之时,西海在数算、天文、匠造等等方面,都有超出其他地区的迹象。
  
  加上秦国没有独尊儒术,
  
  被赶出中原,换家西海后,也对“独尊法家”进行了反思,
  
  是以思想开放,不拘一格,只求经世济用就好。
  
  在西秦覆灭之前,
  
  西海便涌现出众多,承载了相关知识的书册。
  
  还因为邻近的泰西罗马,治下征服的原有族群,也多用较为抽象的符号文字,
  
  所以西秦的学者在吸收了其中精华之后,还创造了具有十足“夷风”,但着实好用好记的特殊数字,进一步便利了西海学者在数算、匠造上的研究。
  
  虽然动乱之时,让这样的研究被迫中断,
  
  但宋国建立后,开国的太祖武皇帝赵裕又帮助其重新延续了起来。
  
  用这位的话来说,
  
  包含数算、天文等等实用之物的格物学,不仅有利于治国益民,还能够帮助西海取得“天命”。
  
  毕竟天命也是源于人心的东西,
  
  跟谶纬一样看不见摸不着,
  
  很多时候,只要说服了别人,获得了认可,就可以宣称自己拥有了“天命”。
  
  总的来说,跟辩经没什么差别。
  
  不过,
  
  在辩论儒家经典这件事上,
  
  西海学者肯定比不上吃这碗饭二百多年的中原同行,
  
  也略逊于承平多年,能潜心钻研其中奥妙的新夏亲友,
  
  所以……
  
  “就让他们辩他们的,我们辩我们的!”
  
  “不跟他们说儒家的玩意,用实打实的格物跟他们摆阵仗,攻击他们的薄弱处!”
  
  宋太祖当时,只挥着手,对自己麾下的一众智囊文臣、谋士学者说道。
  
  “西帝问鼎之心不死,果真是嬴秦之后。”
  
  看罢,张衡直接下了定论。
  
  虽然“问鼎”的是楚国,但最终覆灭了周室的,还是秦国。
  
  这两家还世代联姻,并排坐“我蛮夷也”的桌子,因此不必过于较真。
  
  张衡忽然想起南边的越国。
  
  那才叫真的“秦楚结晶”。
  
  皇帝心里也跟着想起,
  
  明帝时期那位上蹿下跳,光谋反就计划了几次的广陵王刘荆。
  
  只能说强强联合,
  
  串出来宋国赵氏,着实给汉家带来了烦恼。
  
  “不如先与之辩论比较一番。”
  
  “试探西海在这方面的能力。”
  
  大汉从和帝时,有了扶持格物之学的倾向。
  
  邓太后之时,设立学宫,有了相应的教育体系。
  
  及至当今天子,
  
  更通过考试选拔,促其更加发展。
  
  哪怕规模在短暂的数十年间,未曾壮大为显赫学派,
  
  但集合其中精华,倒也不怕宋国这次带过来的几位学者。
  
  张衡可还活着呢!
  
  “那就依卿所奏!”
  
  皇帝挥了挥手,同意了张衡的话。
  
  他还揉了下自己的眉心,觉得大汉的外患又多了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