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东西两地的死亡 (第2/2页)
哪有发展不曲折,哪有时代不阵痛,哪有探索不艰难?
只要继承位置的,仍旧是王莽的后代,
那他的名声绝对能得到保障。
他还是那个为世人称赞、仰慕的“在世周公”。
甚至他在元城划出来的,那个用于保卫祖坟,放任黄河南流的圈,也会成为后人口中“孝”的代表。
“哼!”
王政君挣扎着,发出了一声轻轻的鼻音。
这声音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王莽无法再伪装出先前的从容姿态。
他跳着脚对姑母说,“你真把自己当汉室忠良了?”
“不能维护汉室最后的尊严,就不能下去见你的丈夫,还有你丈夫的列祖列宗?”
“你是王氏女!”
“是我们王氏夺走了刘氏的权柄!”
“现在摆出这副模样,下去你就有颜面见汉室列祖列宗了?”
“就算你在我登基那一年,直接拒食而死、自缢而死……史书上也会写的,是你让我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是你把玉玺扔到了我怀里!”
“你享受了这么多年新室的供奉,现在摆出一副清高的样子给谁看?”
“你觉得元帝会原谅你吗!”
王政君没有回应。
因为在王莽崩溃之初,这个老人就已经咽气了。
王莽给姑母举办了一场宏大的葬礼,以此向长安的人,彰显自己的孝义。
“原来是大汉孝元皇后的葬礼啊……”
而在宽阔的长安街道上,一位刚刚进京求学的年轻人,倚靠于角落之中,看着被许多人围绕、骏马豪车装拉着的灵柩,发出了轻轻的感叹。
“生前身后都能享受这样的荣耀,真是让我羡慕。”
旁边人听到他的话语,便挥打着手纠正道,“不是大汉的孝元皇后。”
“是新室的文母太皇太后!”
“你是外地来的,不知道长安的规矩,以后可不要胡乱说错话,给自己惹来麻烦!”
皇帝王莽是个重视名分的人,
他既然登基为帝,便不允许别人称汉不称新。
为此,
他还专门安排了人手,负责去帮那些思想停留在过去,生长在汉成哀之世的人,纠正言语上的失误。
不少人就因随口一句“大汉”,被抓到了牢狱里面,至今没有放出。
“知道了知道了!”
年轻人当即应下,弯腰拱手的向对方表达感激。
对方喜爱他的有礼,于是询问他,“我你来长安是做什么的?”
“是来太学读书的。”
“从哪里来?”
“从南阳郡的蔡阳县来的。”
对方便咋舌道,“南阳?那距离长安可不是很近啊!”
“我看你的打扮不是很华美,想来一定是读书很有成果,才能让家里长辈决心送你来长安太学。”
虽说太学这一设立于武帝时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在哀帝时便有了衰败的气象,至于眼下,更是成了许多权贵子弟混文凭的地方,
但天底下终究只有一所“太学”,
太学里面的学子,也终究只有那么一些。
肉食者认为太学不好了,
可对平民百姓,乃至于中低级别的官吏来说,太学仍旧“冰清玉洁”,是个令其向往的好地方,也是个不掏多多的钱财,没办法将家族子弟塞进去的地方。
何况穷家富路,
地方上闹着凶残的黄巾贼,
能在这样的混乱中,将孩子一路平安的送到长安,可以想见花费有多大。
年轻人谦虚的笑道,“我并不精通经义,只是长辈疼爱罢了。”
回想起自己打算进京求学时,叔父那皱了许久的眉头,还有最终从其卧房中拿出来的,积蓄了多年财富的扑满,年轻人便忍不住又发出一声叹息。
他想:
自己一定要在长安混出个名堂来,不然如何对得起叔父的养育之恩?
而且兄长乐善好施,喜欢结交江湖上行走的侠义之士,有效仿汉太祖的志向,
自己无论如何,也应当以楚元王为榜样,为兄长的事业,提供一些助力。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
年轻人又眺望了一阵“新室太皇太后”的葬礼车队,直到那高高举起的引魂幡、边走边撒的白纸钱也跟着远去,没入视野尽头,他才收回目光,转身向太学走去。
“南阳学子刘秀,前来报到!”
……
与此同时,
远在罗马,超长待机到七十七岁的奥古斯都,也迎来了自己一生的终结。
他带着仅剩的生机,看着面前的继承者,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很好。”
“你们应当在我的死亡中庆祝神圣家族的延续,而不是为我的离去流泪悲伤。”
他的两名外孙擦着眼角点头,随后走近外祖的床榻,各自拉住他的一只手,为奥古斯都送上最后的祝福。
而在床榻的对面,
同样苍老的太平道大贤良师赵申,正手持着九节杖,准备为奥古斯都念诵接引度魂的经文。
这是奥古斯都自己的要求。
他对诸夏的好奇和求知,一直延续到了自己即将死亡的时刻。
在听说在罗马各行省传道多年的赵申重返罗马城,打算从这边乘船返回秦国的时候,奥古斯都聊发少年狂,召见他问道:
“我就快死了,又听说道教有些神奇的能力,希望你可以为我做一做。”
赵申就说,“这怕是会让我跟万神殿里的祭祀打起来。”
奥古斯都则笑道,“这有什么问题?说得好像你传道之时,打得少了一样。”
西秦太平道有着过于充沛的武德,甚至各方传道之人,还推崇私斗,认为通过物理上让人闭嘴的手段,可以得到辩经的胜利。
而赵申能当这么多年的大贤良师,在这方面自然不会有所缺失。
近十年间,
他去过日耳曼尼亚那边,去过卢西塔尼亚那边,
并发扬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等精神,让那些不通人性的蛮夷,有了直立行走的迹象。
这样的消息传到奥古斯都耳朵里,让这位统治罗马的君主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也是奥古斯都突发奇想,要在自己死后,除却由奥伽斯的使者施以接引鬼魂至于冥界的仪式外,让太平道再来一遍的原因。
反正他心里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是没什么相信的。
只是满足一下自己临死前的恶趣味罢了。
赵申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下来,吩咐弟子约瑟做好应战的准备,然后带着徒孙椰酥来到了奥古斯都的宫殿中。
当其他人落泪之时,
赵申就让椰酥手捧着经书,佩戴着玉石,捏着一柱点燃的香,预备着为奥古斯都送行。
“为什么是我呢?”
少年人椰酥摆着很能唬人的姿势,悄悄的询问自己的师公。
奥古斯都这么高贵的人,
应该由大贤良师亲自出手超度啊!
但赵申告诉他,“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仪轨了,你比我经验丰富,当勉励之!”
开玩笑,
西秦大贤良师武艺高强,向来不跟人啰嗦。
如今业务生疏了,哪能拿到奥古斯都面前献丑呢?
还是让徒孙服其劳吧!
“哦!”
椰酥表示了解,然后深吸一口气,无视旁边罗马祭祀不屑的目光,做好了准备。